博文

同样是“三次拜访”,对于胜者而言,是礼贤下士“三顾茅庐”;对于败者来说,却成了“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利益驱动——没好处谁会跑你家三趟?“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简单说就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惜三次亲自上门拜访。放在传统文化语境下,这个故事被解读为刘备的虚怀若谷、礼贤下士,以及诸葛亮的“出山成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江南,一切都是温润的,水是温润的,空气是温润的,就连食物,也透着一种浸润人心的温润。这里的菜肴,总是以清淡取胜,不喜浓油赤酱,不争奇斗艳,只用最素雅的方式,唤醒食材本身的风味。而在这片鱼米之乡,莼菜汤,便是一道最能代表江南气韵的佳肴。它没有太多华丽的修饰,没有刻意的雕琢,它只是那样静静地盛放在碗里,透着一抹清澈的碧绿,泛着一丝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全球贸易体系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一直遵循着自由贸易和互惠互利的原则,但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旧有的贸易规则是否仍然适用,已成为争论的焦点。川普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考量:当今世界早已不同于过去,美国的贸易政策也必须随之调整,以确保真正的公平。在这一背景下,美国要求各国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责任,而非继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在现代社会,性别平等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从职场到家庭,从教育到政治,甚至连厕所的标识都在向“无性别化”发展。然而,在某些职业领域,性别用词仍然存在明显的偏差,比如卖淫行业——女性被称为“妓女”,男性则是五花八门的称呼,有“鸭子”“男公关”“牛郎”,而同性恋圈的性工作者被称为“同志”。这种混乱的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几个人争论:谁更歧视华人?有的说是白人,有的说是黑人,各有各的理。突然有人冒出一句:“歧视华人第一的肯定是华人,第二是谁我就不知道了”。争论戛然而止。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比起白人、黑人、拉美裔甚至外星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华人自己才是歧视华人的“主力军”。这种现象遍布全球,无论是旧金山唐人街,还是吉隆坡、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禁止高端芯片出口到中国,这一政策看似是一场技术封锁战,旨在限制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发展。然而,当我们深究这个政策背后的现实逻辑和执行效果,却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矛盾与漏洞。苹果设备和特斯拉汽车,包含许多美国“被禁”的高端芯片,尤其是来自英伟达、AMD和高通等企业的核心技术。这些产品中的高端芯片由美国公司设计,主要在台积电、三星等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2-10 00:06:17)

“最坏的假设”理论(Worst-caseAssumption)指的是在信息不透明、数据缺失或缺乏可信来源的情况下,观察者会倾向于假设最不利、最具威胁性或最糟糕的可能性。在民主社会,透明度被认为是权力制衡、信息自由流通和公众监督的重要保障。一旦某个国家、组织或个人,刻意隐藏信息或进行模糊处理,外界会认为其有不可告人的动机。换句话说,不透明本身,就是一种&l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在灯光昏暗的酒吧、电影院或幽静的夜晚,很多爱情故事悄然发生。人们是否曾思考过,为什么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我们会感到更加放松、更加愿意敞开心扉,甚至更容易被对方吸引?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黑暗效应(DarkEffect),它揭示了环境光线对情绪和人际关系的深远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光线对人类情绪的影响十分显著。在光线较亮的环境中,人们的情绪反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世间食物千千万,有些食之惊艳,有些食之寻常。可若论最能抚慰中国胃的家常菜,韭菜炒鸡蛋必定榜上有名。这道菜,色泽黄绿相间,香气浓郁四溢,吃上一口,鸡蛋嫩滑,韭菜微脆,汁水恰到好处,不干不湿,不生不老,一切都刚刚好。韭菜和鸡蛋,一个刚,一个柔,一个草本的野气盎然,一个禽蛋的绵软润泽,放在一起,竟是天作之合。这“刚刚好”,说到底,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5-02-07 22:46:33)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亡国”?如果亡了,亡了几次?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许多人认为,中国曾被蒙古人灭亡,被满清统治,这些都是“亡国”。但今天的主流历史观,却将元朝、清朝纳入正统,认为它们是“中华”的一部分。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亡国”。是指一个政权的消亡?还是指民族的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