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个人资料
博文

儒家的修行,不就是除掉心头的杂草,只留下能养生的稻粱吗?杂草一旦除尽,稻粱就自然吸尽天地之精华,成就完美的生命。秕稗长得很像稻谷,不好辨认,所以曾子才需要“日三省吾身”。曾子每天都要仔仔细细辨认杂草,生怕有遗漏。到了颜回亚圣的境界,就可以做到“不贰过”。杂草一出现,马上辨认出来,立刻把它拔掉! 一方心地稻粱生 天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3-10 07:30:23)

为政篇第一:为政以德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译文:孔子说:以仁德治理国家,就像是北极星,端坐自己的位置,众星就围上来了。短评:仁德不是道德说教,更不是流于形式的礼仪,而是发自内心的诚心。为政者有了纯然一仁心,他就自然能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君敬臣忠、夫和妇随,天下百姓有模学样,也自然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学而篇第十七:不患人之不己知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怕他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不了解他人”短评:君子总是在自己身上找答案,所谓“君子求诸己”。所以孔子教育我们,问题不是别人是不是了解承认我们,而是自己是不是了解别人。如果人人都能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人,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孤独了,不是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漫画威权下的“知识分子”:吹喇叭的抬轿子 吹喇叭的为了营生,在喜事儿的人家吹得喜气洋洋,那个响亮啊,十里八村都能听到;在丧事人家,吹得痛哭流涕,哀嚎遍野。其实他们心里是什么滋味,是喜还是忧,没有人知道。为了那几毛钱,要么强颜欢笑,要么强说愁啊。你可别小瞧这几毛钱,家里人还等着买棒子面下锅呢。 吹喇叭的是艺人,也是生意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学而篇第十五:子贡曰贫而无谄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问:贫穷但是不卑躬屈膝谄媚逢迎,富贵但是不骄傲放纵,怎么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学而篇第十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餐食不求吃饱,居室不求身安,做事勤恳敏捷,讲话谨慎小心,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走正道,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短评: 君子不吃饱,不是没饭吃,也不是为了减肥,而是提醒自己责任重大,不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学而篇第十三:有子曰信近于义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许诺合于礼义,才能兑现;恭敬合于礼法,才能不遭受羞辱;所依靠的人都是值得亲近的,也是值得尊敬效法的了。 短评: 许诺要合乎道义,而且要量力而行,才能做到说话算话。所以老子说;“轻诺必寡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学而篇第十二:有子曰礼之用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是为了和乐。这是先王传下来的美好大道,无论大事小事都要遵循礼。有不能做的事,为了和气而苟且,不用礼法节制,那也是不行的。 短评: 礼的本体,也就是本质,是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学而篇第十一:子曰父在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世,观察他的志向;父亲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能三年不改变父亲治家的规矩,就算是孝顺了。 短评: 父亲在世,他不能主管家务,必须听从父亲的。所以此时不能观察他的行为,只能看他有什么想法。想法如果不违背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学而篇第十:子禽问于子贡曰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先生到了一个国家,那里的君主一定向他请教政事,是先生求来的?还是人家君主给他的机会?子贡说:先生是用温良恭俭让得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1]
[112]
[113]
[114]
[11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