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有名的“七步詩”,據傳是陳思王曹植為勸阻兄長曹丕加害自己的急中生智之作。它集中概括、反映了古代歷史上皇位之爭所引發的一幕幕骨肉相殘的慘劇。
春秋時期,就有鄭莊公爲保皇位,殺死弟弟共叔段的記載。
秦二世胡亥,則是在奸臣趙高的慫恿、幫助下,矯詔賜長兄扶蘇死,登上帝位。
臭[
阅读全文]

罪惡的中國嬪妃制度,有相當長的歷史。《禮記婚儀》中説:“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自秦漢已降,后宮擴充迅速。漢武帝時宮女有千人;東漢王莽時,后宮有多達數千宮女。晉武帝時宮女上萬人。至唐代的中期,宮女竟多達四萬。《新唐書-宦者列傳》記載:“開元,天寶中,宮嬪大率至四萬,宦者衣黃衣以上三千員,衣紫[
阅读全文]
君臣关系是儒家文化中的“五倫”之首。
在早期的儒家經典中,君臣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责任。例如,孔子在《论语》第3章中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然而到了汉代,“五常”与“三綱”直接结合在一起。汉儒直截地说:君爲臣綱、父為子綱、夫爲妻綱。
这样,君臣之间的相互义务就变成了臣的义务,即对统治者的絕對忠诚。在2000[
阅读全文]
“英雄美人”素为西方英雄传奇之模式,其源深矣。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亚之战,是由年轻美丽的海伦引起的;十二世纪的骑士文学中的骑士们,则把爱情当作人生首要追求,得到贵妇人的欢心就是他们的最高荣誉。直到历史传奇大师司格特的历史传奇中,仍不绝如缕地弹奏著英雄美人的老调子。
然而在我国的英雄传奇中,情形却恰恰相反。传奇英雄不近[
阅读全文]
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潮,“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观念起于汉末,而集中出现在汉魏时期的诗歌中。名句如下列: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人生処一世,去若朝露晞。”
“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
不容忽视的是,与之紧密相连的主题是“珍视[
阅读全文]
基督教里有“原罪”之说,以为人人生而有罪。如果一定要从中国文化里边找一个对等、或者接近对等的概念,那就非“孝”莫属了。
什么是孝?它并不仅仅是供养父母那么简单。直白了说,就是当父母千辛万苦把你生下来,你就负罪了,你就欠了他们债,而且终身要还也还不清。
不是吗?“养儿防老”,作为一个儿子,你首先有供养父母的责任。可是[
阅读全文]
有一句歌词叫“防火防盗防闺蜜”,意在告诫众姐妹们闺蜜抢走男友的潜在风险。
有好事者以之征求下联,就有人对以“禁烟禁酒禁朋友”。
为求工稳,也许改为“戒烟戒酒戒腻友”好些?
也许不尽然。但无论如何,无非是要说,亲密朋友也可能是潜在的威胁---这大概也是一种人生的尴尬与无奈吧?
亲密朋友的好,不用多说。如管鲍、范张生死交[
阅读全文]
近来芝加哥大学中国留学生接连遇害,使我不禁想起自己在芝大校园所经历的惊魂一幕。
那是2000年的暑期,大概是8月底,我还在攻博。
为完成学位论文,我申请到一小笔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提供的资助,去那里查看有关研究资料,并可以在那里住一夜。
出发以前,就有同学反复叮嘱,晚上7点以后千万别出门。因为芝加哥大学周围都不是好区,晚上经过那里会有麻[
阅读全文]
七七级、文革后首届大学生,是1978年春三月入学,1981年底毕业。逝者如斯,算如今即将四十个春秋了。当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书生,如今已到退休之龄。年长者(老三届)应已年过七旬,年幼者(应届生)也该是六十挂零。
范炯是我大学同窗,因不在一个班,大学四年中并无交往。但他高挑的个子,白净面皮,戴一副金丝眼镜,温文儒雅,形象出众,所以印象颇深[
阅读全文]

近年“90后”播主、川妹子李子柒走红了。
李子柒的作品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为中心、以中华美食文化为主线,以独特、绝妙、完美的方式演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打动了中外亿万人的心。网传她的微博粉丝、抖音粉丝、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全球粉丝超千万,视频作品经常也有上百万、千万的浏览量。
网友有诗曰:“李家有女,人稱子柒,姿容秀麗,才情無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