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雁

我似高飛雁,家鄉傍牟山。先賢名列子,才俊數潘安。
个人资料
牟山雁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叶嘉莹: 抑扬褒贬是与非

(2024-12-01 15:26:43) 下一个

 

享年100岁的多伦多大学退休教授、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女士于11月24日逝世,引发广泛哀悼、缅怀与赞扬。但也有人在网络上给予负面评价, 打假名人方舟子即为颇引人注目的一位。

在一个视频里,方批评叶嘉莹文风不好,行文拉杂;水平不高,无独到之处,且常犯低级错误;被捧为古典诗词传播第一人,名不副实。

方对叶的评价与他下面的点评不无关联:

1. 钱钟书很瞧不起叶嘉莹,嘲讽她是“卖花担上看桃李”。按,钱钟书是引用南宋魏了翁:“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他曾多次引用此语笑话他人。但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已提及“卖花担上看桃李,拍酒楼头听管弦”,应是最早出处。(https://x.com/fangshimin/status/1861323739121754452

2. 叶嘉莹说杜甫《望岳》是在半山腰写的,因为从没见到山。诗的题目叫“望”岳,前面句子都在写见到的泰山,从远望一直写到山脚下,她连这么简单的诗都理解不了。她还说这首写泰山的千古绝唱写得不好,其实是她没读懂,欣赏水平太差。(https://x.com/fangshimin/status/1862239137153392671

钱钟书在一封书信中谈及叶嘉莹,是这样说的:“叶嘉莹女士曾见过两次,并蒙以《迦陵论词集》相赠。又以《评王静安论〈红楼梦〉》抽印本等为媵。颇读书。亦尚有literary sense。终恨'卖花担上看桃李’。只须以其集中 '论 “常州”派’一篇及王论《红楼梦》一篇与《也是集》中七九-八三页。一一七-一二二页相较。便见老朽之学穷根柢。直凑单微。数千言胜于其数万言也。其引西书。则显未读叔本华原著。遑于其他。其于引T.S. Eliot。Empson。皆近乎扯淡。虽半辈子在美洲。而于西学亦殊浅尝也。欧美中青年学人来讲学者。亦似于本国经典未尝读过。只从其教授讲义中道听途说。误谬时出。旧宣统老师Johnston尝云。与胡适之谈。知其实未看过康德。今则此风普遍。亦于中国学者之实未看过杜甫韩愈等而高谈唐代文学也。狂言不足为外人道”(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日致宋淇札)。

除了“卖花担上看桃李”以外,钱钟书指出其行文拖沓及“于西学亦殊浅尝”,正中软肋。宋淇同年12月29日复钱锺书杨绛信,谈及叶嘉莹 “为文皆时尚有见解,但嫌重复太多,枝叶太繁……有时引西洋人之议论,多数引自他人译文……” 是宋对叶嘉莹著述的全面评价。

钱的眼光显然更高,是以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的标准、甚至跟自己相比较来评价的;而宋则是以对一般学者的标准来评价的。将二者结合来看,似乎不难发现叶在学术界的定位。

再来看叶氏对杜甫《望岳》的评论。为便于理解,原诗抄在这里: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对此诗一般的理解是: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百度百科)

而叶氏对颈联的分析是这样的:

“荡胸生层云”,他说我就往上爬,爬到一个相当的高处了,云就在我的胸前飘荡。“生层云”,一层一层的云层,这云彩就飘到你的胸前。

这和一般的理解显然不同, 也是她为什么说这首诗是在半山腰写的根据。但这与诗的题目似乎相抵牾,因而成为方氏批评的焦点之一。

叶氏下面对此诗的评论似乎有点出人预料:

"这首诗在杜甫的诗里,虽然不算是一首很好的诗,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可是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本质——向善、努力。"

以“没有很深刻的思想”来否认这是一首好诗,成了方氏批评的另一焦点。

方氏的批评自然是“有根有据”,但他的根据是否为人所接受,以及能否支撑他对叶嘉莹的总体评价,则难免见仁见智、众口不一。

愚以为宋氏的评价更为接近实际。叶嘉莹虽不能学贯中西、与钱钟书并驾齐驱,也偶有失误,但毕竟是一位尝试用西洋文学理论研究古典诗词并颇有成就的学者,不可一笔抹倒。

相信读者自有评判。

(2024-12-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多谢!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好久不见,问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