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是从清末的皇权及宗族社会到党派专制转型的过程,而海外华人同样地是以一村﹑一乡﹑一县或一地区形成网状互相牵制到依附国内政治变化(所谓的“政治正确”)。社会底层只有开门七件事,被动地被“精英”们牵着鼻子走。研究早期海外华人的资料,不考虑当年的实际环境立论,只能说是误导后人。以澳洲来说,东莞﹑增城受土客大械斗的影[
阅读全文]
关于刘汝兴的资料多散见于一些有关澳洲保皇会的成立及活动,或者联益堂及鸟修威华商会社的探讨文章中,这些文章或多或少都引用了早期澳洲的华人报纸。但至今为止尚没有人专门搜集刘汝兴的个人资料,包括海内外或澳洲本土。当然,要研究刘汝兴这个人的难度非常大。原籍仅知道是广东增城唐美乡人,然在增城的的历史人物中却没有他的存在,所以他来澳洲之前的情[
阅读全文]
补充资料一.梅光达在的成长环境在辑录梅光达先生生平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早期的英文和华人报纸的报导,所以在梅光达在九岁抵达澳洲时的生活并没有太着笔。另外假如专门搜集该地区早期华人的资料的话,也害怕有喧宾夺主,让梅光达的资料变成附属,这就有失原意了。澳洲的博士BarryMcGowan先生是研究澳洲早期华人生活的专家,重新拜读他在2008年写的“FromFraternitiestoFa[
阅读全文]
对华人的贡献学者郭美芬在她的“二十世纪初澳洲都市化下华裔社群的「华侨」叙事与政治结社”中是这样描述梅光达的:“澳洲第一个华裔政治结社也在华文报纸的宣传与支持下,在二十世纪初建立。1898年雪梨华商创办《东华新报》后,又于1900年建立了澳洲第一个「保皇会」(全名为:「澳洲鸟修威省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这一个政治结社一开始虽起因于雪梨[
阅读全文]
梅光達的婚姻及家庭一.梅光达的父母及兄弟梅光达的祖父梅瑞暇以农为生,其父梅扩远在山底圩开有一间小店,以加工传统工艺装饰品为业(注1)。梅光达的父亲后来在广州做装饰品生意(注2)。“梅光达的亲弟梅光现则在香港开公荣发金山庄,在雪梨与周锦等人开办新遂和店,他占有股份,但身在香港而不参与经营。1890年初满清政府急需银子填补经费而开捐官之门,梅[
阅读全文]
五.处世方式无论在过去搜集早期华人的资料中,或现在重新回顾梅光达先生的历史,都发觉不少有关他的报导存在误导或失实,包括维基百科的“梅光达MeiQuongTart”在内,故而在这里将一些疑点作一些补充及说明。在这里是大量地复制当时中英文报纸对梅光达的报导,从而反映出梅光达在给予社会的总体印象,再搜寻一些个案及特别场所中梅光达的行为表现,最后综观[
阅读全文]
关于1883年梅光达的报告1883年澳洲纽省政府为了取得有关华人营的可靠资料,透过警务总监,委任新南威尔士州警察副督察布伦南及梅光达前往各营区视察及报告,经相关搜索无法了解视察的时间,但政府的秘书在1884年1月证实收到他们在1883年11月15日交付的报告。这份报告曾在1884年转发到纽省大多数地方政府讨论及作相应的参考和措施。目前仍无法找到梅光达的简要报告原文[
阅读全文]
三.经商之道尽管梅光达早年在Bell’sCreek的开矿如鱼得水,毕竟属资源性开采,总有枯竭的一天,所以及时抽身转业是明智之举。转移阵地到雪梨该做甚么生意?恐怕梅光达是思之已久的事。即管他在Bell’sCreek有相当的知名度,也有一定的资本,但在雪梨与其它华人竞争,那一点资本也不足,同时之前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与澳洲本土的竞争,就更不容易。选择茶叶[
阅读全文]
二.历练商场1868年梅光达的养父母全家搬到雪梨居住,梅光达则仍在矿区拓展。MajorsCreek在1851年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2000名矿工平均每人每天开采1安士黄金;MajorsCreek和Bell’sCreek最初是建起了一个个棚户区,人们从小溪中淘取的黄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约1856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里的淘金经历了起起伏伏,小型勘探者来了又走,而大公司则在他们的身后繁[
阅读全文]
写在前面的话对澳洲华人历史有所关注的大多都知道梅光达其人,网上也不乏关于他的简介。在搜集梅光达资料时,经常出现在脑海的词是“以史为鉴”。学史而不鉴史,无异于空入宝山;也如大多人去旅游,除“打卡”外,转眼仿如曾经神游,不留一丝记忆。尤其同是第一代移民的我,其间的得失对错,别有一番滋味。故而在执笔时略改过往的做法,采用边述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