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并不是神童,材质一般。数辈文化人,至司马迁辈不辍。祖父的官位是买来的。司马迁沾父亲的光,得以游历天下。使具当代人中少有的阅历。但他也并不见得有意积累什么。沾父亲的光,做了京官,品级虽低,挤身朝廷。抱定干好本职工作,努力为皇上解忧。且有点不惜卖忠以求升迁。李陵事,责在李陵。司马迁尽知事情原委。所以为李陵辩解,并[
阅读全文]
读史记史记是展开的报任安书,但只展开了二分之一;报任安书则可当作中国人人格史,思想史,心灵史来读。报任安书不是信,不是文章。这信得以留存,我当汉人的真心没有尽失,得以保存看。要悯天怜人,心不见得比天大,但起码有自己的尺幅;不见得尝尽人间辛酸,但不会于“人间正道是沧桑”前止步不前。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真正的悯天怜人。“活着,还[
阅读全文]
读《史记吕太后本纪》余绪司马迁不给嬴政母亲赵姬立传,不该。她和吕后相反,儿子未执政前,有眼光,超强忍耐力,有智谋,所谓人杰。做太后后,任性做女人。终身无大错,也不做大孽。个性明显,也有姿色。为吕雉立传,理由在她主政有年。而所记的她的施政,都是些于女性中常见的小肚鸡肠。这里面的深意觉得是:在中国的国事就是家事,所谓“皇帝的饮食起居[
阅读全文]
读《史记吕太后本纪》打拼不怕苦,算计足智谋。谈不上姿色,看得清男女。凶,以致于狠。丈夫不在,狠至于毒。不识字般地识事。识字了,止于够使女人小性子为止。低劣处在小,出人意料处也在小,所谓小奸小坏。刘邦在,不过胁从。知忍知让,看得清谁能谁不能,识得准取甚舍甚。若死在刘邦前,称得上正常女人,稍见能干些。妒戚夫人,人之常情。欲杀其子,碍于[
阅读全文]
说长道短,原来蛮惬意。尤其于封封封中往往,写好贴上,尔后会查跟贴。不总是。封封封,闲极,翻常贴文的品茶小轩和影视人生的跟帖。这不是在跳广场吗?热热闹闹地按摩按摩大脑,偶尔磨磨牙。曾有一遇。回宁省亲,公交车上遇到退休的熟人。“你家不是住在后一站吗?”答我,“是的。我刚才看见路边有人围着吵,就坐回头去看看。反正也没得事”。这[
阅读全文]
竹书记年,和春秋左传相似,史官之笔。史记,则是司马迁之笔。此为辨识这两本书区别之大纲。认为。春秋左传,时时让你记着,写它们的是史官,他们总想着要经得住推敲。史记,也有这重责任感,但时时顾不上或顾不得了,写出所谓“史之离骚”味来。读历史,是读历史的真相?还是读写历史人的真相?就觉得,最终是通过读它们,读自己的真相。史记中的五帝本[
阅读全文]
过日子
常去的三个地方,分别放了史记,水浒传,查令十字街84号。史记如友,水浒如朋,84号亦朋亦友。一天三约,觉得活得挺有内容。
一天,出去走两次,一万步上下。这竟成了日子里的生活。
Youtube上看英文电影,相信是教会的。听起来嗑拌,不恼,权当嗑瓜子,喳不出仁来的,搁了。喜欢看欧美人的言行举止,有范儿。话,用嘴说一半,用肢体眉目说另[
阅读全文]
看着《山海情》,想到另一个二十集的《回首黄土地》
在插场时,见到的农民,干活挣工分;歇间时,呆坐着,连荤玩笑也不会开。说不出整句话。日复一日。
后来读知青文学,一下读到那么多的故事,情怀,很奇怪。
读历史,屯垦,移民不断,规模都不小。能总结成“风格”来说的就边塞诗吧。想想,种地,有啥好说的。
边塞诗,都写得老实巴[
阅读全文]
《山海情》是第九个革命样板戏,很明显
说《大秦赋》,是美化专制,为武统台湾做文宣,是泛意识形态,说得沒大错。
《山海情》演脱贫攻坚,是第九个革命样板戏。不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文艺演出现在开始”,是什么?
仿佛看到黄轩,张嘉益,尤勇,姚晨,黄觉,站成一排,向党大叫“为人民服务”。
“我说边疆赛江南”“[
阅读全文]
边看《流金岁月》,边想
发的是中国的脾气,都是中国胃,挣的花的是人民币.....中国上海,里弄,高架,....却见不到党的领导,张厅胡局没个影。
蛮像见到的九零后,零零后,蛮像“只有云知道”地唱,霍尊的男身女嗨。
可越看越觉得像説童话,吹泡泡。里面有“开心就好”的世故,似乎还有一种无言的向往。其实,蛮深刻的。觉得。
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