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人生(三十)感受美国超市我们在美国最愉快的是双休日,这两天,女儿开车带我们去纽约、去费城、再去大西洋城,还去了国家森林公园,但是,去得最多的还是美国超市。因为我们三人一周吃的用的,必须在这两天买回来。在新泽西,我们经常去的是“美东”和“金门”两个中国超市。这两个中国超市,面向生活在新泽西的华人,可以说,中国国内所有的[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二十九)兰州会议----跳进黄河洗得清1984年暑假,全国重点中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二次工作会议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会议期间,组织与会人员去参观刘家峡水电站。车到刘家峡水库,下车一看那水库中的黄河水呀,清澈见底!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距兰州市75公里。有许多峡谷和川地相间出现。河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水势有如万马奔腾,景色十分壮观,[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28“听话”教育与“问话”教育2018年2月28日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采访我国冬奥著名运动员杨杨,她讲到退役后第一次参加国际奥委会时,看到其他国家运动员积极参与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她很尴尬,就去问主持人,她该做些什么,主持人反过来问她,这应该是我问你的,你该做什么呢?她后来悟到,长期以来,她所受的教育是听话,而国外运[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27画是有形“思”古人说:“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用此辩证观点欣赏诗画,诗情画意尽在不言中。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看,可以说画是有形“思”,想象思维始终伴随着阅读和写作。语文教学适时适当地运用画简图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也是荀子所说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二十八)洛阳会议----第一次弄斧到班门1983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点中学实验教材《阅读》和《作文汉语》,第一次全国会议在河南省洛阳市举行。当时教育部文件规定,各省市必须有两个城市省重点中学和两个农村省重点中学参加实验。我们湖北省是武汉市的华师一附中和武昌实验中学,还有黄冈中学和沙市三中。华师一附中和黄冈中学各一个班,武昌实验中[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二十七)“带枪的人”差点被一枪毙了从北京回到武汉,“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其间,“大串联”时,我和几个同学南下广州,东到上海,等我们在外地转了一圈回到学校时,学校里“红卫兵”和“武汉二司”(武汉红卫兵第二司令部之简称)已经斗得不可开交,我和高中部的夏国林同学作为学校红卫兵的负责人,已被“武汉二[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26该讲的一句不少不该讲的半句嫌多1982年9月2日,汪厚铎老师来班上听课了,这是我开始实验的第一节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汪老师是袁校长指定的,指导我进行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的老教师。下午,他就这节课谈了近40分钟的意见,肯定了优点,指出了问题,还就个别问题展开了讨论。汪老师很满意。短短几天接触,我觉得汪老师非常坦率,也如他自我介绍一样[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25永远给学生最真实的从1982年8月30日开始执教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到1988年7月7日实验班学生参加高考的六年时间,我们实验班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大学中文系的见习生、研究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约2000多人。不论是有二三百人听课的大型公开课,还是几个人的推门来听课,我总是给来听课的老师们和领导展示最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要给学生[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二十六)“漓江之秋”游漓江1984年11月初,在桂林举行的全国语文教改盛会“漓江之秋”最后一天,大会组织全体与会人员游漓江。游漓江,就是从桂林乘船到阳朔,在漓江上观看两岸美不胜收的风景,全程约八十多公里。11月9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清晨7点从宾馆出发,8点左右到达航运码头。旅游船上下两层,下面约有百把座椅,还有一些供游客[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二十五)“分期付款”买电视机当年我在硚口区水厂路中学工作时,年轻教师结婚后,都是住在学校原来老师的办公室。得亏我们学校的刘正秀书记。她真是一个关心年轻教师的好书记,看到老师们住在办公室,对面就是学生的教室,连个做饭的地方都没有。她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找有关部门,在学校院墙旁边要到一块空地,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弄到建房款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