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教育随笔(49) 语感和语法

(2019-01-20 11:06:04) 下一个

教育随笔(49)       语感和语法

 

       语文教学中,是教学生掌握语法重要,还是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要?

       我认为都重要,关键是教什么、怎么教。

       我赞成学一点语法,但不必考。不讲那么多的语法术语,多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比如:单纯词与合成词的概念,我就讲“白菜”和“白花 ”。“白菜”不是“白色的菜”,而是蔬菜中的一个品种的名称,很单纯,当然就是“单纯词”;“白花”就是白色的花,是表示白颜色的“白”与“花”合起来的一个词,这就叫“合成词”。让学生以此为例,举一反三,去推理、去判断。

       比如:宾语和补语的概念,要求学生记住“ 跳高”和“跳得高”。前一个“高”是“跳”的宾语;后一个“高”是“跳”的补语,而中间的那个“得”,就是补语的重要标志。

       由补语的标志“得”,讲到定语的标志“的”和状语的标志“地”。

       再从“的”“地”“得”是定语、状语、补语的重要标志,讲到主语、谓语和宾语,特别强调“语序”。“语序”说白了,就是语言里语词的组合次序。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比如:“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说的是湖北人喜欢吃辣椒,“不怕辣”;四川人也喜欢吃辣椒,可他们“怕不辣”,还要加点花椒,做成麻辣烫;湖南人最爱辣椒,什么菜都得加辣椒,“辣不怕”。

       语句的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这就是汉语的语序。

      汉语的语序从古至今基本没有变,都是按主语→谓语→宾语序列延续下来的,定语在主语或宾语前面,状语在谓语前面,补语在谓语后面,而且它们的重要标志就是“的”“地”“得”。

      为了加强学生对汉语的语序的认识,有必要多讲一点好像是题外但又不是题外的话。

       我们都知道,从宏观来说,天体运动、自然 变化是有规律的、有序的;从微观来说,电子运动也是有规律的、有序的。但是,宏观 是大到我们看不见,微观又小到我们看不见。我们感觉到了世界上万 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有序的,但不一定完全理解。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感 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 深刻地感觉到它。”

      为了帮助大家能深刻地理解它,举一个 例子吧。我们都有被蚊子叮了后抓痒的经历,但不知道是否有同学观察、研究过抓痒动作的 顺序。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上,一般是按从 上往下的顺序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颈部以下腹部以上, 是按从左到右或者是从右到左的顺序抓痒;如果蚊子叮的是腹部 以下,那就是从下往上的顺序抓痒了。当然,如果蚊子叮的是背部,那就要 借助抓痒工具——“老头乐”了。抓痒动作有序的规律性,是人的本能反 应,只是大家平时没有注意观察,看了也没有去认真地想一想,也许想了一下,但没有把它与自己的学习联系起来。如果把它与我们 的学习联系起来,比如说联系语文学习,用相似思维的方法来思考,并研究语文、具体说 中学语文这个整体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针对 不同特点,该用什么方法?那么,按“抓痒”的顺序去“抓”,不是 很简单的事吗?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个“序”字。世界上万事万物都 是有序的。汉语的语句中的语词也一样,自有它的规律,也就是“序”,关键是 你要知道它的序。

       要知道“语序”,就得多读多思,培养敏锐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叶老提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就是强调抓住词语的理解和感悟。语文是以字词为载体,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宝库中寻幽探胜,含英咀华,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时还特别需要一点灵感思维,去体会语言高手们怎样做到“意能称物,词能逮意”,领悟语言的神韵和妙境,养成对语言的强烈兴趣,磨砺敏锐的语感。

      比如,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中,描写蔡芸芝先生有这样一段:“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在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其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这个“狡猾”是贬义词呀!该怎么理解它的意思呢?这就得记住叶圣陶先生说的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总之,学一点语法常识,在阅读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不断增强语感,感受我们汉语的博大精深和无限之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李培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天白云915LQB' 的评论 : 英语就是英国语文,凡是学习语言大体差不多吧。谢谢你的关注。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说得很对,对我的英语很有启发,英语也是一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