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说三道四(24) 相由心生

(2019-01-22 18:02:11) 下一个

说三道四(24)           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是人们口头常说的一个成语。查百度可知:

      【出处】“相由心生”源自一个典故:据说唐朝裴度少时贫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高人。高人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高人,高人看裴度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依大师之意,裴度前后脸相有如此不同的变化差别是因为其不断修善、断恶,耕耘心田,相随心转。

       裴度年轻未达时算命先生说他有牢狱之灾,一段时间之后那位算命先生又见到了他,可却惊奇地发现他的灾祸已经破解了,于是他问裴度是怎样化解的。裴度说他没做过什么,只是归还了主人一条自己偶然拾到的玉带而已。先生说正是这件善事救了裴度一命,而且以后会大富大贵。“裴度还带”的唐传奇故事说明了凡事都有转机,人生在不断变化。

      【释义】 仪容外表是受心灵因素影响的。

       相由心生是指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对事物的理解、解释、观感,由他的内心决定。此处“相”指的是物相,世间万物的表现形式。不同心境不同精神状态的对同一件事物的观感是不同的。正所谓你用什么颜色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颜色的。当你心情愉悦时,世界就是明亮的,当你失意悲伤时,世界就是灰暗的。

       所以调整心态,用积极向上的心去对待身边人和事物,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

       如果要考证这个词语,有许多解释:佛学、玄学、科学、心理学等等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各家学说都认同的,那就是“相由心生”的“相”与“心”是紧密相连的。

      那么,从语文的角度怎么看这个成语呢?

      先看《说文解字》怎么解读“相”“心”紧密相连的“想”字。

      说“想”是上下结构,从心。

      所谓“上下结构”指的是仓颉造字六法之一的“形声字”。现代常用汉字80%左右是形声字,所以有人说“秀才认字认半边”一般不会错。

    “想”字是上声下形的结构。上面表示读音,下面表示其本义是思考的意思。古人说:“心之官,则思。”于是,人生有相,相由心生,由脸观心,由心知相。

       人生有相是DNA决定的,相由心生是人心决定的。

       说到人心,有一句大俗话,就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现代整形风靡一时,然而,“相”可以片刻功夫整得如你所愿,“心”可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随你所想。

       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写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前后连用六个排比句说明积德而备圣心之艰难,然后又用正反两个例子。强调“用心一也”才能积德;“用心躁也”积不了德。

      由此可见,相由心生之心,如果能做到“用心一也”,进而“圣心备焉”,那一定就有福相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