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说三道四(25) 存在即合理

(2019-01-24 16:39:56) 下一个

说三道四(25)           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

      这是个哲学命题。

      六十年前,读中学时,政治老师说:“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明白学。越学越明白的学问。”听完课,还是不太明白什么是哲学,于是去学校图书馆找了一本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认真地读了读,才有点明白。哲学并不神秘,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原来,世界上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这就是黑格尔说的:存在即合理。他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绝对精神(der absolute Geist)。它自在地具备着一切,然后外化出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科学,最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身。因此,凡是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的就是合乎理性(vernünftig)的,也就是必然会出现的、是现实(wirklich)的。反过来讲也同样成立。这才是“存在即合理”的本来意思。

       哲学家说的,实在太深奥了。

       还是从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说起吧。就说高考,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经42年了,每年到了高考那几天,成了全民的大事。各地评判一所学校办得好坏的重要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如何。更有衡水中学和毛毯厂中学两所“高考工厂”,让众多怀有大学梦的莘莘学子趋之若鹜。

      不管怎么说,高考改变命运已经为无数学子后来的发展所佐证。高考的存在,当然就是合理的。

      高考的存在是合理的,每年的高考命题都是国家教育部主持的,当然是合法的。既然如此,研究高考命题,乃至于每年高考前的猜题押题,有何不可呢?

      我是教中学语文的,曾参加过“前三十年”最后一次高考。1965年语文高考题是《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这就是前三十年语文高考的模式,每年只考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据说,这种命题方式尽管很容易被高人猜准押中,但是一直延续到“十年动乱”取消高考才结束。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虑到当时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除了考一篇命题作文外,试题增加了语文基础知识部分。为应对全国统一高考,各省在全国统一高考前都要举行一次全省的“预考”。1982年全国统一高考作文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成想,当年福建省预考的作文题也是这个题。据说,国家高考命题组好一阵为难,是否启用备用试卷呢?好在时任高考命题负责人勇于担当,敢于拍板,继续用这道题。虽然当年福建省语文成绩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并不影响该省的录取工作,因为高考录取工作是各省自定录取分数线的。

      这也逼着国家高考命题的专家们研究对策。

     1984年,中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北京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章熊先生参加高考命题工作后,语文高考命题逐步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模式: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四大部分。而且,作文命题样式也与时俱进,呈多样化格局。章熊先生还曾组织教育部考试中心“大规模考试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编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大规模考试的作文评分参照量表,并著有《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语文教学沉思录》等论著。

       国家高考命题组还制定了高考作文评分的六项“基础等级”标准和四项“发展等级”标准。尽可能减少高考作文人为评分误差。

      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又该采取什么对策应对呢?可不可以把高考作文评分的这十项标准,作为指导学生备考的依据呢?

      我认为完全可以。

      科举制度历经四百年之久,应运而生的“八股文”,也是那个时代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必练的基本功。我们建国才七十年,高考语文考作文也才五十余年,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总结高考应试作文规律,像“八股文”应对“科举”那样,应对高考。

       因为“存在即合理”。既然高考合理合法,研究应对高考作文的方式方法也要理直气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