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教育随笔(51) 教学生学,导之以法

(2019-01-26 08:17:20) 下一个

教育随笔(51)   教学生学,导之以法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就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未来社会“生活、工作、一切活动的节奏都很快,一切都要求高速度、高效率”,“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引自《课程·教材·教法》1985年第3期第26页)。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科学家们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然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似乎没有多大改观,相当多的学校课堂教学还是灌输式,学生被动学习习以为常。非常有必要强调教学生学,必须导之以法。

      先看看《说文解字》怎么解读“导之以法”的“导”吧。

      “導、此複舉字未刪者。引也。經傳多假道爲導。義本通也。从寸。引之必以法度。道聲。徒晧切。廣韵徒到切。古音在三部。”

      二千年前,作者 许慎就说“导”,“引之必以法度”。

      何以为“法”呢?

      马云2019年1月25日在达沃斯论坛午餐会上的谈话,说 :     

      “第二个E是Education(教育)。不仅是非洲,全世界都应该改变教育方式。现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还停留在两百年前的工业时代,但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我们不能用对待机器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机器会比人类更聪明,但不会比人类更智慧。(Machine will be smarter than human beings, but will never be wiser than human beings.)机器只有芯片,但人类有一颗心,有心才能有爱,才能有价值观。”

      我不知道两百年前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但我知道六十多年前的教育方式,那就是灌输式。

      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全盘接受。

       政治老师说: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学生就立志去解放全人类。

       历史老师说: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蒋介石下山摘桃子,抢夺胜利果实。学生就相信国民党不抵抗,退居峨眉山。

       ······

      三十多年前,我在讲台上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分编型语文实验教材《阅读》和《写作》。我要求学生背诵陶行知先生的诗: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训练学生敢问、多问、会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即席提问。不论是课本上的名人名篇,还是我讲课时出现的错误或问题,都要认真思考,敏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

      我身处改革开放年代,使用建国以来改革步子最大的一套实验教材,不敢重蹈覆辙,继续灌输,而是实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放眼世界,争取将来走出国门,要努力掌握三个基本工具:英语、电脑和开车。

       当然也不能数典忘祖。

       一定要学好语文,听说读写思,这些基本功,一样都不能少。

      我的教学理念是: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有其科学体系,形成具有不同层次构成的全方位结构;语文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它也应该有其艺术规律,形成具有不同表现手法的和谐统一的富有魅力的形式。语文教学的内部结构和表现形式纵横交错,形成网络。这个网络的中枢神经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要求的“自能读书”和“自能作文”。

      我的教学方法是:

      结合实验教材的序列和体例, 全方位整体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敢想——多想——会想

      敢问——多问——会问

      敢说——多说——会说

      爱听——多听——会听

      爱读——多读——会读

      爱写——多写——会写

      其纵向的层次是:心理素质训练→基本能力的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

       现代语文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训练凭借的是课本,课本的结构体系决定了教学的训练体系。众所周知,现代语文课本是由单元、层次排列组合起来的,因此,语文能力训练体系也应该是有层次的。“所谓层次,是指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最为紧密的那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层次在微观上讲是结构、运动、时空的统一的表现形式,一般复杂的事物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形式”(引自钱学森先生主编的《关于思维科学》中张光鉴先生著《相似论》一文,见该书第386页)语文教学是当今最复杂的事物之一,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形式。在长达六年的教改实验过程中,我试着把语文能力训练的体系,从纵向分为心理素质、基本技能、综合能力三个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中,又尽可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训练基本同步,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这个网络的中枢神经是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所以,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引起和调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实现语文能力三步训练的根本方法。三步训练与三个层次的训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重点又有反复,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训练则贯穿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全过程。六年教改实践表明,学生只要心理素质好,就会利用各种机会锻炼技能,只有熟练掌握听说读写思的技能,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因而也证明语文能力训练的三个层次,基本上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进行语文分编型教材可行性试验的六年时间内,我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全方位研究语文教学,逐步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的语文教学系列观,即语文教学是把《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创造的教学环境,运用比较科学的和艺术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有机整体。   

      任何一个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语文教学这个整体由教材、教师和学生三部分组成,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构成有机联系。从纵向看,随着年级的递增,根据各年级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形成教育、教学和训练系统,各系统自有序列、有层次、有重点;从横向看,每一个教学单元又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形成教育、教学和训练的“单元微循环”结构,这个结构有模式、有重点、有反复。从教材内容来看,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有专家把这四种文体统称之为“实用文”),从读写结合的角度设立单元;文学作品、文言文,从阅读角度设立单元;写作基本能力训练同文体知识相结合,与实用文阅读教学基本同步。现代语文课本(分编型和经过修订后的综合型)“着重建立现代语文读写能力的训练序列。知识点和训练点少而精.求实效。纵向注意循序渐进的序列,横向注意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突出重点,由易到难,以简驭繁。”(见高中《语文》课本说明)当教师自觉地有意识地以课文这种结构体系为轴心,从纵向把教育、教学和训练系统与课本的纵向序列相结合,从横向运用“单元微循环”模式进行“单元教学”,再加上教师创造性的、科学的和艺术的教学方法.就能使语文教学这个整体“活”起来。

       现在,再说一说“单元微循环”模式的教与学。

       所谓“单元微循环”模式,是以课本中现代语文读写能力训练序列的一个单元,为一个教学单元形成的课堂教学的流程。这个流程。以两周的教学课时(初中12节,高中10节)为一个教学单位,以“单元要求”为教学目的,以单元读写知识点和训练点为教学内容,构成有序列、有步骤、有重点的教学模式。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现代文读写单元,一般先上阅读课,再上写作课、写作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讲,阅读就是“输入”信息,写作就是“输出”信息,从“输入”到“输出”这个循环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依次为:讲读课,自读课(包括课内和课外自读)、单元知识和训练、作文指导、课内作文,作文修改和评讲。这一系列教学环节.就形成了“单元微循环”。使用现代语文教材,不论是分编型还是综合型的课本。进行单元微循环教学,首先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大而言之.要从全套教材的体系出发.研究每一个单元微循环教学的重点,教学就可以有所侧重,不必在教学过程中“见一个菩萨作一次揖”。就应该采取“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果断措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小而言之,要从课本的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和训练点出发,抓住这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思的训练相辅相成,构成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整体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相当复杂的,我参与的六年教改实验,由于教材体系比较科学,学生是经过筛选的比较好的,又曾得到许多前辈和专家的指导,所以教改实验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然而也正因为有这样多的有利条件,所以还不能说我的上述探索就一定反映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改之路是艰难而漫长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