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39)再说“二缶钟惑”2018年12月10日,曾经在《文学城》上聊过“二缶钟惑”这个成语。现在很少用,属于比较冷僻的词语,感觉非常陌生,就想知道它是什么意思。百度怎么说的呢:“二缶钟惑”中的“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看了许多遍,还是不明白,可以这样来解释&l[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76)谢谢您!敬爱的吴六林老师我和吴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袁校长的办公室。1979年春节后开学时,王仕良主任带我去见袁校长,他非常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培永啊,王主任那天回来说,他在汉口街上碰到你了,我们都欢迎你回母校!”一边对他说:“王主任,你马上去把教导处吴传忠主任和语文组长吴六林老师请来。”然后,又告诉我:“王场长[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36)闲聊《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初中语文实验教材,《阅读》课本中有一篇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退休闲适,翻阅当年《教学后记》,浮想联翩。先看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37)人生要到六十岁才能懂事据说,前铁道部长刘志军在秦城监狱,对指定为他辩护的律师钱列阳说:“二十年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对我说:‘人生要到六十岁才能懂事’”。其实,这就是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这句话源自《论语·为政》,是孔子在60岁时,对自己所达到的人生状态的一个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38)说说“尊重学生”惊闻,9月17日通报,武汉江夏一中初中部九年级14岁学生张某锐,因玩扑克被班主任请家长到校配合管教。张某锐被母亲扇耳光后,从五楼走廊跳下,送医不治身亡。真是令人震惊的不幸消息!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经历。1965年参加高考,因“不宜录取”而名落孙山,被武汉市教育局录用为中学语文教师。该局为了帮助像我这样高考落[
阅读全文]
张必锟老师示范课后谈文言文诵读教学法为了让师生掌握文言文诵读教学法,湖北省教研室特地请张必锟老师给我们上示范课。1985年9月21日上午第一二节课,北京133中学张必琨老师在我班教学生诵读《子鱼论战》。武汉市各重点中学听课教师一百多人。当时来听课的还有《中国教育报》的孟书城、月坛中学特级教师刘腓腓、北京四中特级教师顾德希。课后,老师们还分别与几[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35)三友话说张之洞武汉的亲朋好友,因疫情封城,宅在家中,吃饱喝足睡够之后,看电视、上网、微信聊天、转发自己以为可防可治的神药妙方,每天微信群中刷屏的基本上都是关于疫情的。但是,同学群中昨天一篇关于张之洞的文章,不仅引起大家的关注,更让我不能自已,想起了我与张之洞还不止那么一点点关联的事情。我于1945年出生在张之洞路东段的李家[
阅读全文]
长话短说(04)也说“扣扣子”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时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湖北省和武汉市的主要负责人,在武汉这次疫情降临时,扣错了第一粒扣子!结果祸及全国,殃及世界!2020年2月7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
阅读全文]
长话短说(02)也说不忘初心在国内,从中央到地方,从电视广播到报刊杂志,从地面高楼到地铁车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随处可见可闻。眼熟,但如过眼烟云;耳熟,却并不一定“能详”。如果,连初心是什么都不明不白,怎么去完成使命呢?一般老百姓不懂初心,也许无关大碍;对党员,尤其是党的负责人,如果也是懵懵懂懂,“以其昏[
阅读全文]
长话短说(01)说真话与说谎话我是武汉人,常在纽约。平时没事,写点文字,偶尔登上《文学城》城头。但是,自武汉疫情爆发以来,日夜关注中国病毒,24小时看不完的信息,真的,假的,全都看!最喜欢看家乡作家方方的抗疫日记!然后,不停地与自己的亲人视频,随时告诉他们外面世界关于武汉病毒的真实情况!特别叮嘱他们千万千万不要出门!2月7日,李文亮走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