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让我在第一次的日本之行中选出我最钟爱之地,那一定是伊豆半岛和京都。伊豆半岛因为是川端康成笔下《伊豆的舞女》的发生地而让我对它青睐有加,而京都则是因为它空气中飘荡的浓浓“唐风”而让我对它朝思暮想。再次踏上日本的土地,别的地方我可以舍弃,但是这两个地方我无论如何也要跟它们再相会。
京都
京都
京都
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熊[
阅读全文]

在电影《朝圣之路》(TheWay)中,男主角曾经说出过一句至理名言:“Youdon'tchoosealife,youliveone.”(选择出的生活不是生活,活出来的生活才是生活)。而男主人公要“活出来的生活”就是走圣地亚哥朝圣之路,即使长眠在路上也在所不惜。这条从法国各地经由比利牛斯山通往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朝圣之路全长约800公里,是全世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两[
阅读全文]

你知道,日本天皇最崇高的圣地在哪里吗?不在东京,也不在京都,而是在纪伊半岛上的伊势神宫。因为这里供奉着天照大神,即太阳神,而日本天皇们,自古就把天照大神奉为自己和日本皇室的始祖,还自诩“万世一系”。的确,自从天照大神在公元前660年委托日本第一位神武天皇管理日本以来,日本已经经历了126位天皇,但却从未像中国那样改朝换代过,他们也从未[
阅读全文]

因为对川端康成写的《伊豆的舞女》和与之同名电影的喜爱,因而我“爱屋及乌”,对伊豆半岛有着深深的爱恋之情。在小说中,20岁的男主人公是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他为了摆脱东京的喧嚣而独自踏上了伊豆半岛的旅程,途中他遇到了一位14岁的舞女。舞女的美丽清纯、稳重成熟和天真质朴深深吸引着他,让他情不自禁跟着舞女一行人从伊豆半岛的修善寺辗转到了伊[
阅读全文]

在日本东京、大阪、京都、奈良等名闻遐迩的城市“羽翼”下,离东京50多公里的镰仓显得“貌不惊人”。但是,镰仓跟这些城市一样,在日本的历史上也曾举重若轻过。它是镰仓幕府的根据地,这个镰仓幕府开启了镰仓时代。镰仓时代是日本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从这个时代起,地位很低的武士开始走入日本权力中心,由贵族掌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镰仓因此被称[
阅读全文]

受中国政府仇视日本帝国主义教育长大的我,一向对日本没什么好印象。可是,自从五年前我带女儿去日本旅行三个星期后,我便对日本的印象开始改变,它成了我最喜欢去旅行的国家之一。这里几乎到处都纤尘不染,人也彬彬有礼,食品更是既安全又健康。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日本,最恰当的就是“精致”。不过,那时的我还未去过埃及、土耳其和黎巴嫩,更没读[
阅读全文]

如果让你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选出一座最重要的山脉,你会选择哪一座呢?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在藏语和梵语中都是“雪”之意的冈底斯山。这座位于喜马拉雅山之北,并与之平行的山脉不仅是西藏印度洋外流水系和藏北内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岭,也是青藏高原南北的重要地理界线,还是藏南和藏北的分界岭,素有“众山之主”和“世界之轴”的美称[
阅读全文]

在荒无人烟,美丽又孤寂的羌塘高原,最不缺的就是秃山和湖泊。这些湖泊少数是因风沙沉积物堵塞或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大多数都是与冈底斯山脉北麓东西向的断陷带有关的构造湖。湖在藏语中被称作“措”,羌塘高原的这些“措”约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1/4,西藏的前四大湖都在羌塘高原内,海拔高度也列于世界首位。如果说高海拔的荒山是羌塘高原伟岸的少年[
阅读全文]

很多人都说,西藏是一生中必然要抵达的梦!这里有离夜空最近的繁星;这里有世界上最纯的圣湖。这里是世界最初的模样;这里是人们向往的天堂。这里有狼毒草做的藏纸;这里有杉木做的藏香。这里有蜜蜡塑的金身;这里有沙石绘的坛城。不管你的生活如何喧嚣,到了西藏,你都会情不自禁归于平和,牵起最真实的自己。
从拉萨到林芝地区,再到日喀则和阿里地区,我[
阅读全文]

在中国和印度长达两、三千公里的边境线上,有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存在领土纠纷,比如今天掌握在印度手中的藏南、由中国实际控制的阿克塞钦和中印共同拥有,中国占绝大部分的班公措。我在印度时没去过藏南所在地,但却去过与阿克塞钦和班公措接壤的拉达克地区。而班公措是我想去,却因为山高路长不得不放弃的地方,为此我还深深遗憾过。此次西藏之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