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我来说,每次旅行前我都会把行程和酒店订好,但我没想到,我会一头撞到澳大利亚租车公司的“枪口”上。因为租车公司的失职和我们的疏忽,我们不得不重返租车公司在阿德莱德的分公司。这意味着,我们之后在澳大利亚的行程和酒店几乎全部泡了汤。在租车行付完罚款后,我们跟租车公司重新签订了合同,依然是无里程限制。然后我让租车公司的工作人员把他们的限制条款打印了出来,我们一看,足足有10多页。里面除了详细地列出各个州不允许去的地方外,还特别指出,澳大利亚所有Unsealed的路都不可以进入。
悉尼
悉尼
悉尼
悉尼
我们一看,澳大利亚真够狠的,这么严苛的租车条款我们在任何国家都没见过。此时,我们还没把这个条款当回事,我们以为澳大利亚这么先进的国家,一定所有路面都是铺设过的水泥路或柏油路,我们开过的那段越野路因为在北领地那块荒无人烟的地方,应该是个例外。反正我们不会再回北领地了,澳大利亚其它地方的路面应该会让我们很安心。可是,我们要到哪里去呢?我一点儿头绪都没有,只好先在阿德莱德市中心定了一个酒店。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是,这家名为Adabco的酒店房间内部非常宽敞,各种配置也很高级,卫生间里的洗浴用品都是纯天然的。房价也不贵,才100美元,比北领地的房价便宜得多。酒店旁的街道上晚上5点到早上8点停车免费,我们很开心,被租车公司折磨了两天的阴霾终于从心中散开去。
阿德莱德
阿德莱德的餐饮
阿德莱德的餐饮
心情大好的我们绝对不能亏了我们的胃。这个酒店离中国城的稻香海鲜酒家很近,我们曾经在那里吃过一次,很喜欢,这次我又点了我爱吃的海鲜煲。一顿饭不到60美元,我们觉得很便宜,心情更好了。回到酒店,我开始研究我们要到哪里去。本来我们的行程是,到达北领地最北端的达尔文市后,再斜着横穿澳大利亚,最后到达阳光海岸的布里斯班(Brisbane),一共9天时间。现在我打算开往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凯恩斯(Cairns),那里有热带雨林和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全程近3千公里,我在入睡前把第一天的酒店订好了。
谁知道,第二天我刚出去一个小时,谷歌地图便给我指去了一条砂石路。我知道租车公司不允许我开进砂石路,我也不知道这条砂石路有多远,更不知道它会不会变成越野路,我知道租车公司是可以遥控我的车的,当然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把车停在路边。我把谷歌地图缩小,看到这条高速公路通往墨尔本。为了怕再开进砂石路,我决定开回墨尔本,反正我们现在对澳大利亚的景色已经看得够够的,回墨尔本至少还有好吃的在等我们。凯恩斯肯定去不了了,我们这一天的酒店钱也肯定泡汤了。
去尼尔沿途
去尼尔沿途
去尼尔沿途
去尼尔沿途
可是去墨尔本,怎么去,在哪里停留,我们脑子一片空白,只能像流浪狗一样,在高速公路上流浪,根本不知道要去哪里,狼狈极了。我沿着高速公路开,想着日落前开到哪里就在哪里将就一夜,我们落脚的小镇叫尼尔(Nhill)。去尼尔的沿途除了丘陵和荒地,无一可看的景色。尼尔的酒店没有阿德莱德的好,不过便宜一点儿,80美元。我们到的时候天色还早,于是我们在小镇中游荡,没想到,这个人口不到2千人的小镇还挺有故事的。
小镇跟墨尔本是一“家”的,都属于维多利亚州。这个路上限速都是110公里,但此州高速公路限速100公里,开得我不胜其烦,但也不敢超速。尼尔镇最初是原住民的家园,尼尔这个名字便来自当地土著语,意为“清晨水面升起的薄雾”。19世纪中叶欧洲人来到这里后,建造了一座面粉厂,小镇之后逐渐发展起来。别看它人口稀薄,但却是维多利亚州继墨尔本之后第一个通电的城镇。让我们意外的是,尼尔在二战期间竟然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主要训练基地,一万多名被训练出的机组人员从这里奔赴前线。今天,小镇的中央公园的战争纪念碑上记录着这段历史。我们在小小的公园里徘徊,前方是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邮局,它见证着小镇的古往今夕。
尼尔
尼尔
尼尔
尼尔
第二天,我们中午就到了墨尔本,路上依然没有一处养眼之地。因为我们对澳大利亚的风景早已不抱任何希望,因而也没什么失望。重回墨尔本,我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大吃特吃。临近墨尔本市时,一路上稀稀拉拉的车流变得密集,我开始紧张,怕车被剐蹭,胆战心惊地开到了酒店。也许上天觉得我们澳大利亚之旅的磨难太多了,所以不仅让我们在阿德莱德订到了一个好酒店,而且在墨尔本也订到了一个。这家酒店(Carlton Lygon Lodge)就位于大名鼎鼎的莱贡街(Lygon Street),此地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意大利小镇。酒店价格一晚才70多美元,酒店内部的停车场停车也免费,我们好像捡到了宝。
去墨尔本沿途
去墨尔本沿途
去墨尔本沿途
虽然这里是意大利小镇,但当我们走去中国城的局气(Old Beijing)餐厅时,看见莱贡街上布满了各国餐厅,有台湾的、韩国和日本的,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等等,还有一个小巧玲珑的漂亮教堂,我们一看就喜欢上了这条街。墨尔本这一天的天气也很好,晴空万里,只是风是凉的,可我们并不介意。来到局气餐厅,我们开始犒劳自己。我们知道澳大利亚的羊肉很好,我们常去的美国Costco里的羊排都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因而只要有机会,我们一定会在餐厅点羊肉。除了点了羊肉煲以外,我们还点了生煎包和我们从未吃过的盲曹鱼,以及我最爱的红糖糍粑。每道菜都做得很好,泰式盲曹鱼很嫩,也很新鲜。一顿饭花了我们100美元左右,结帐时我们有些意外。这一天是周末,服务员说澳大利亚的餐厅周末都要加收10%的费用。
墨尔本
墨尔本
墨尔本
墨尔本的餐饮
吃得满意至极的我们有足够的精力闲逛这里的小巷,此地有很多泰国餐厅,好像一个小泰国城。巷子内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吃店,我们觉得生活在墨尔本真幸福,每天都可以吃到好吃的。走出小泰国城,我们继续在墨尔本市中心闲逛,回酒店时途径旧墨尔本监狱(Old Melbourne Gaol)。这座阴森的监狱始建于19世纪中期,曾经关押着劣迹斑斑的罪犯、流浪汉和精神病患者,还在这里绞死了100多名罪犯。今天此地仍保存着监狱最原始的样子,但要25美元左右的门票。这种阴气十足的地方,免费我们都得三思,我们才不花这种冤枉钱呢。我们从这里走向酒店旁边的莱贡街,令我们意外的是,这条街上不仅有意大利餐厅,居然还有阿富汗餐厅和土耳其餐厅。入夜时,整条街上的餐馆都高朋满座,这景象让我们不禁怀疑,墨尔本聚集了全世界的有钱人。
墨尔本的泰国街
旧墨尔本监狱
墨尔本的莱贡街
墨尔本的莱贡街
墨尔本的莱贡街
墨尔本的餐饮
我们没有在这条街上吃晚饭,而是去了跟局气一街之隔的品巷子餐厅,中午时我们发现这里排着长队,以为里面有什么特殊的吃食。实际上这是一家马来西亚口味的餐厅,并不合我的口味,反正我们晚上也不想吃大餐,随便吃了点包子和面食便打道回府。坐在房间里,我们不知道第二天要去澳大利亚的哪里游荡,于是决定在墨尔本再住一夜,再次品尝一下此地的美食。不过,酒店的价格在次日便涨到了100多美元。为了防止踩坑,我们午饭时又回到了局气。这次我们点了古法羊腩煲和松鼠盲曹鱼,古法羊腩煲有点儿像火锅,挺好吃的,就是有点贵,50多美元。吃饭时服务员告诉我们,他家的老板是马来西亚人、香港人,台湾人和大陆人,怪不得古法羊腩煲的味道有点像台湾的。
墨尔本
墨尔本的餐饮
墨尔本的圣弗朗西斯教堂
吃饱喝足的我们无事可做,开始逛中国城,这一次我们把墨尔本的中国城逛了遍,中途路过小小的圣弗朗西斯教堂(St. Francis’ Church)。别看这个教堂外表不起眼,但建于1841的它却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也是维多利亚州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同时还是墨尔本天主教总教区的第一座主教座堂。就在我们想着还要不要去墨尔本的哪里游荡时,天空飘起了小雨,我们不得不加快脚步走回了酒店。
从墨尔本的酒店退房后,我们继续在广袤的澳大利亚游荡,我没有开回没滋没味的堪培拉,而是在朗朗晴空中开去了古尔本(Goulburn)。这个人口只有2万多的小城曾是澳大利亚第一个内陆城市,也曾是悉尼前往堪培拉和墨尔本的必经之地,还曾是澳大利亚的法律中心,在1883年就建造了澳大利亚戒备最森严的男性监狱。但这些都不是让古尔本声名远扬的原因,对于熟知它的人来说,古尔本让当地人骄傲的是,它曾经有着“世界优质羊毛之城”的美誉,见证着澳大利亚200年以来羊毛业的发展。可是,这么有历史的城市居然那么冷清。当我把车开进市中心的酒店后,我们居然连一个像样的餐馆都找不到,更不提中餐厅了。
去古尔本沿途
去古尔本沿途
去古尔本沿途
去古尔本沿途
去古尔本沿途
失望的我们草草吃了点晚饭便一觉睡到天亮。我们知道此地最著名的地标是大绵羊雕像( Big Merino),于是去悉尼前一大早便赶到了这里。大绵羊雕像是世界上最大的绵羊雕像,高15米多,由混凝土和铁结构建筑而成,重量达到100吨。我在蒙蒙细雨中给大绵羊雕像拍照,心想,这个小城一点儿也看不出它曾有的荣光。古尔本离悉尼很近,不到200公里,这一次,我把酒店订到了英皇十字区(King Cross)。据说这里是南半球最著名的夜生活街区,也是早期悉尼最繁华的不夜城。谷歌地图给出到酒店的时间不到3个小时,但是一路上都在下大大小小的雨,进悉尼时还稀里糊涂下错了道,结果开上了澳新军团大桥(Anzac Bridge),并开进了市中心。市中心的街道又窄车又多,吓得我头发丝都竖起来了,担心租的车又出问题,到酒店时都中午了。
古尔本
古尔本的大绵羊雕像
悉尼的澳新军团大桥
悉尼市中心
悉尼市中心
人常说“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悉尼似乎总跟我过不去。下飞机在这里租车时被租车公司“坑”了一下,市中心的酒店又坑了我一下。订酒店时我们知道这个酒店有私人停车场,我们幻想着能像墨尔本的酒店一样免费提供停车位,可这家酒店不但让我们付30美元现金的停车费,而且停车场是离酒店200米的公共地下停车场。如果是晴天,我们也认了,可是悉尼在下中雨。没办法,我冒雨把车停进了停车场。这个地下停车场拐弯处很窄,我一不小心,把车身划出了两条痕,真是倒霉透了。
心情糟透了的我们在中雨中走回了酒店。为了缓解我们的负面情绪,我们决定吃点儿好的。听说在悉尼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没有在金唐海鲜酒家(Golden Century Seafood Restaurant)吃过饭的人就不算来过悉尼。我们也不管它贵不贵,坐公共汽车赶去了这里。这个酒家在悉尼最高的摩天大楼里(Crown Sydney),现在这所大楼是一家五星级的皇冠酒店。点菜时服务员告诉我们餐厅不允许打包,我们根本也没想打包,知道这里的菜价不菲,我们只点了咸鸭蛋黄焗大虾和牛肉两道菜,够吃就行。我最爱吃的咸鸭蛋黄焗大虾做得极其美味,不愧是五星级酒店的水准。我们一边吃一边放眼望向餐厅里的客人,他们明显是非富即贵的人物,我们两个小老百姓显得有点儿格格不入。其实,餐厅也不是很贵,才70多美元。
风雨中的悉尼
风雨中的悉尼
风雨中的悉尼
风雨中的悉尼
悉尼的餐饮
吃饱的我们看着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于是在酒店散步,发现大楼里还有赌场和一家高级泰餐厅及一家海鲜自助餐厅,我们决定临离开悉尼的最后一晚来海鲜自助餐厅吃晚饭。我们走到窗户边,透过玻璃一看,外面竟然是达令港的环形码头。初次到悉尼时,我们是在环形码头的另一侧拍的包括这个摩天大楼在内的悉尼天际线,阳光下的悉尼天际线非常漂亮。没想到,从这个摩天大楼看出去的达令港,在风雨中同样很美。我顾不得大雨了,穿着棉袄跑了出去,外面的风大得惊人,感觉随时可以把我吹到海水里,我只好离水边稍微远一点。这里都是沿海步道,如果是晴天,此地绝对是悉尼最值得驻足的地方。
悉尼的达令港
悉尼的达令港
悉尼的达令港
悉尼的天文台山公园
悉尼的天文台山公园
我以为悉尼是我的倒霉地和伤心地,因而当我们从布里斯班重返悉尼时我也没对它抱什么希望,把酒店也订到了悉尼的卫星城。虽然酒店价格并不便宜,但停车免费。幸运的是,这一天悉尼没下雨,于是我们坐城际火车又来到了悉尼皇冠酒店,然后沿着海边步道走向岩石区(The Rocks),途中路过天文台山公园(Observatory Hill Park),公园里有现存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天文台。这个公园是环形码头的一个制高点,站在这里,东方是岩石区,北面是海港大桥,西边是澳新军团大桥,南面是悉尼CBD。我们爬上山顶,眺望着海面,居然看见了乌云下的一抹阳光,我们觉得我们的运气还是不错的。
悉尼的岩石区
悉尼的岩石区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
公园内的小径通往岩石区,此地是澳大利亚首批欧洲移民在1788年登陆的地方,悉尼历史最悠久的酒吧The Lord Nelson也坐落于此。但我对这个酒吧不感兴趣,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岩石区的海边和草地上布满了形状规则的巨石。自从在秘鲁看过神的巨石建筑后,我对世界上的所有巨石都产生了兴趣,岩石区的巨石是神的作品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要沿着海边走向悉尼最出名的地标-海港大桥和歌剧院。当我们随着涛声前行,看见海港大桥时,天空的乌云也正在渐渐散去。看见蓝天我们已经觉得很幸运了,没想到更幸运的是,我们走过拐弯处,恰好看见柔柔的阳光照在悉尼歌剧院的金“身”上。此时的歌剧院,在碧波的映衬下,如出水芙蓉般绝美。
悉尼
悉尼
悉尼海港大桥
悉尼儿童乐园
我们沿着轮渡码头走向歌剧院,一边走一边拍摄它的倩影,等到了歌剧院时,差不多已经日落西山。歌剧院前人山人海,难怪这里是悉尼的名片。我们没有走回皇冠酒店,而是坐了轮渡。登上轮渡时,早已“日落柳梢头”。在灯光的映衬下,悉尼歌剧院变成了“白莲花”,而悉尼的摩天大楼和达令港边的儿童乐园,却呈现出了多姿的色彩。因为这些,我们对悉尼的印象好了很多,觉得它带给我们的晦气也少了许多,美美地想象着用皇冠酒店的海鲜自助餐结束我们的澳大利亚之旅。谁想到,里面竟然满员,此时才晚上6点多。我们走进去巡视了一圈,里面的人非富即贵,菜品中没有我们想吃的澳洲龙虾,因而没吃到我们也不觉得遗憾,反而为省了200美元而庆幸。
虽然悉尼给了我们澳大利亚之旅的不错的结局,但当我们的游荡之旅在悉尼暂告一段落时,我们还是很恨它的。我们带着对它的恨前往下一站,那里是我们最爱的布里斯班。
路线
悉尼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