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面环海的澳大利亚,有一万多个沙滩。如果一天只去一个沙滩的话,那差不多需要30年。虽然没有人会玩遍澳大利亚的全部沙滩,但昆士兰州黄金海岸的沙滩应该会有很多人会去。这里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沙滩除了临海以外,还背靠着山,同时全年阳光明媚,被誉为澳大利亚度假胜地的中枢和冲浪者的天堂。在黄金海岸,还有好几个有着茂密热带雨林的主题公园。因而,黄金海岸每年都吸引着上百万的游客到此度假。我们被这样的介绍蛊惑,制定行程时把黄金海岸列入了必到之地。
黄金海岸
黄金海岸
黄金海岸
黄金海岸
可是天公不作美,我们从悉尼出发时就开始下雨,我开过海港大桥后,变成了大雨。我们在风雨交加中路过澳大利亚最大盐水泻湖的麦觉理湖(Lake Macquarie),想在此地停留一会儿都没办法,我只能继续向北前进。差不多开了300公里,雨终于停了。从悉尼到黄金海岸,近850公里,我们不想疲于奔命,于是决定在科夫斯港(Coffs Harbour)小城暂住一夜。令我们意外的是,我们途中竟然看到了好几条滔滔的大河,这是我们到澳大利亚以来的第一次。更令我们意外的是,在澳大利亚北领地的越野路中,我们的车被铺天盖地的沙尘蒙住好多次,因而满油箱的里程从850公里下降到不到700公里。但是被大雨浇了3个小时后,里程数又回来了,这真是想象不到的惊喜。
更让我们欣喜的是,我们一路向北,温度也一直在攀升。从悉尼出来后不久,我们便离开了南纬30度线,而科夫斯港差不多正好在北纬30度线,这中间的距离在《地球编年史》中被作者认定为是阿努的地界。阿努是尼比鲁星球的最高指挥官,也是最初的“地球之主”恩基和之后的“地球之主”恩利尔的父亲,恩基和恩利尔分别掌管着南纬30度以南和北纬30度以北的地界。我们也不知道该种说法的正确性,我们只知道,到科夫斯港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修车行。我在悉尼地下停车场闯了祸,给车刮出了两道长痕。我们找了两个修车行,可惜的是,两个车行都说没有空档,但他们让我们去了一家类似美国Lowe’s那样的大卖场。卖场里面的工作人员为我们配置了油漆,并帮我们小心地涂上,如果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来。我们“死马当活马医”,豁出去了,反正才花不到20美元。
科夫斯港
科夫斯港
科夫斯港
科夫斯港
科夫斯港
事实是,还车时车行的确没看出来,但是我们被他们“埋坑”罚的款早已经把刮痕钱包括了进去。从修车行出来后,我把车开到了酒店(Charlesworth Bay Beach Resort)。严格意义上说,这里是一家四星级的度假村。里面占地面积巨大,绿树成荫,草坪遍地,鸟语花香,我们一到就爱上了这里,觉得此地是一个度假的好地方。整个度假村有三个游泳池、一个室外按摩浴缸和一个健身中心,还有网球场、篮球场和高尔夫球场。房间内的设施也是高标准的,洗漱用品一看就很高级,窗外便是池塘和草坪。价格也不贵,一天才100美元,而我在美国时预定的这家酒店高达150美元,还是不能免费取消的那种。不管怎么样,我们对这个度假村非常满意,觉得赚了,心里平衡了一些。
科夫斯港酒店的袋鼠
科夫斯港酒店的袋鼠
科夫斯港
科夫斯港
科夫斯港
科夫斯港
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在我们探索这家度假村时,我们竟然在一大片斜坡地上看见了好几只正在吃晚饭的袋鼠,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们走过斜坡,穿过亚热带雨林,眼前便是细腻的沙滩和大海,沙滩的两侧是山崖。我们走向山崖,希望能在此地看到日落,但是夕阳落到了树林中。不能看日落,但我们可以看日出。次日清晨,我早早来到沙滩上。此时的沙滩,一个人也没有,除了无尽的涛声,四周一片寂静。我撞着胆,一边在沙滩上漫步,一边等待喷薄而出的日出。当朝阳一点一点染红天边的云彩,然后从海中跃出的那一霎那,我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蹦了起来。
科夫斯港的酒店
科夫斯港的酒店
科夫斯港的酒店
科夫斯港的酒店
科夫斯港的酒店
因为太喜欢这里,因而我们又在这里住了一夜。虽然Booking上的价格已经涨了起来,但是度假村还是给了我们相同的价位,这让我们很开心,开启了我们的度假模式。白天我们无事可做,就去密林中探险,但其实无险可探。这个森林是一座小山,林中有好几条小径。我们先是沿着海边的小径一路攀升,结果不仅发现这条小径通往山崖外的另一个沙滩,而且发现这个沙滩旁都是豪宅和高级度假屋,而森林中另一条小径的终点通往封闭的深宅大院。我们终于知道,科夫斯港是有钱人的聚居地。
酒店的步道
步道上的景色
步道上的景色
步道上的景色
步道上的景色
步道上的景色
在我们所住的度假村,有一个独立的餐厅,这家餐厅在另一家酒店的大堂里。我们本想在这里吃午饭,结果餐厅只提供晚餐。没办法,我们只能继续吃我们自己的餐食。临近傍晚时,我们又去了海边,这次我们去了山崖,抬头一看,一只袋鼠坐在山崖上,正对着夕阳,似乎也跟我们一样在等待着日落。可惜,我们打扰了它,它一看见我们便匆匆跑走了。我们站在袋鼠待过的地方,看夕阳在海水的映衬下一点点落入丘陵后,才心满意足地去餐厅吃晚餐。这家餐厅的餐饮质量很好,羊肉做得入口即化。我们回程住这里时想再吃一次,但是它家的菜单每天都不一样,这一天它家的菜谱都是Pizza。没想到,此地的Pizza比美国的好吃多了,前菜中的生蚝也做得很美味,我们从开始的小失望变成了欣欣然。
酒店的沙滩
科夫斯港
科夫斯港
科夫斯港的袋鼠
酒店的餐饮
酒店的餐饮
如果说科夫斯港的这个度假村让我们很欢喜,那黄金海岸的沙滩同样让我们很欢喜。我们在大洋路尽头的沃南布尔(Warrnambool)小镇,也见过长达5公里的细腻沙滩,但那里太冷了,嗖嗖的凉风让我们不想在那里停留片刻。而黄金海岸的沙滩,同样细腻,却有70公里长。最重要的是,这里阳光明媚,温暖如夏,我们可以光着脚丫,吹着暖暖的海风,在沙滩上散步。我们深知无法走完整个黄金海岸,所以在此停留一个小时后我便开去了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春溪国家公园(Springbrook National Park),该公园是东海岸雨林保护区的一部分。我们以为这个世界遗产也能带给我们惊喜,可是它太让我们失望了。里面除了郁郁葱葱的茂密森林外,什么震撼人的景色也没有,还不如沿途大片的甘蔗林和苹果树带给我们的欣喜多。这一路,我们看见澳洲的警察躲在高速路旁的警车里测速,也看见一辆警车的车顶上架着雷达。收拾超速者,每个国家的警察都大同小异。
春溪国家公园
春溪国家公园
春溪国家公园
春溪国家公园
春溪国家公园
看到无聊的春溪国家公园,我家先生又开始对澳大利亚大放微词,我也觉得上当了,澳洲让我们心动的景色真的太少了。我们带着失望之情来到了位于黄金海岸北部的布里斯班(Brisbane),在这里一住就是3天。而我们之所以在这里待这么长时间,一是此地在我们眼中是澳大利亚最合我们心意的城市,二是因为该城非常暖和,它是我们澳大利亚冬季之旅中最暖和的城市。
或许,布里斯班并没有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墨尔本和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阿德莱德有名,但它却是澳大利亚除悉尼和墨尔本以外的第三大城市,而且同样是一个州的首府。这个州叫昆士兰州,它有着“阳光之州”的美誉。我们在布里斯班的3天,日日艳阳高照,白天都得穿短袖。虽然布里斯班不直接靠海,但宽阔的布里斯班河却从西向东穿城而过,它让布里斯班风情万种,我们也因为它而爱上了始建于1824年的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
除了这条大河外,布里斯班市中心的街道也很有特色。街道的东西向以女性的名字命名,而南北向则用男性的名字命名。我们的酒店离市中心不远,我们入住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市中心的布里斯班河边找好吃的饭馆。我在网上搜到一家日本餐厅(Yoko Dining),评分很好,里面提供套餐,每位95澳元,合60多美元。在日本时我们最喜欢吃日本的套餐了,于是兴高采烈地前往。我们没想到,布里斯班河边的沿河步道上几乎被各种各样的餐馆全部占满。我们也没想到,这些餐馆家家都人满为患,好像饭菜不要钱似的,而这一天并非周末。
布里斯班的日餐
布里斯班的日餐
布里斯班的日餐
为什么此地的人如此之多?因为这里的景色可以用超绝来形容。坐在餐厅里,可以直面宽阔的布里斯班河,河上有布里斯班的地标-故事桥(Story Bridge)。 该桥建于1940年,桥身长一千多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悬臂铁桥。虽然这座桥用故事桥来命名,但并非有什么特别的故事,此桥为纪念一位主张建设桥梁的议员而建。因为他的姓跟英文“故事”读音相同,因而才给它取名“故事桥”。我们还挺幸运,到日本餐厅时刚好有一张空桌,其它桌都被预定。我们幻想着能吃到原汁原味的日餐,但菜上来以后,跟地道的日餐有着天壤之别。其实我们进去的时候已经心生怀疑了,因为这里的服务员都是澳洲人。
故事桥
故事桥
套餐中有生鱼片,我们不想吃生的,就让他们给加热一下,结果遭到了拒绝。厨师出来解释,我们一看,厨师也是澳洲人。她为了表示歉意,送我们一盘炸茄盒,但是结账时这盘菜还是被算了进去。先生失望之极,也懒得跟他们计较,付完钱我们便溜之大吉。但我们并没有回酒店,而是沿着河边步道欣赏布里斯班的夜景。这里的夜景真漂亮,彩灯装饰着故事桥,使其显得如梦似幻。河边的高楼大厦也亮起了璀璨的灯光,灯光倒映到河水中,光影交错,像被打碎的万花筒,美极了!恰好有轮渡前来,我们不知道轮渡开往哪里,也不知道票价多少,我们只想在河上欣赏布里斯班光怪陆离的灯影,于是登上了船。可是,船离开市中心区域后,四周开始变得冷清,只有点点的微光,风也变得凉起来,我们不得不穿上棉袄。坐了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担心没有回程的船,于是下了船,坐另外一艘船回到了原点。
第二天,依然风和日丽,正是我们徒步游览布里斯班的好日子。在布里斯班,除了故事桥以外,市政厅也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是我们这一天的第一站。没想到,途中竟然路过中国城。可是这里的中国城很小,没什么人,只有两家中餐馆。我们在其中的一家吃午饭,这家餐厅很有意思,热水要钱,凉水不要,但菜的质量还挺好的。
布里斯班的中国城
布里斯班的中国城
布里斯班中国城的餐饮
布里斯班中国城的越南面条
布里斯班河
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布里斯班市政厅建于1930年,由两座对称的主楼、一个30多米的圆形穹顶大厅和一座近百米高的钟楼组成。它是布里斯班最高的建筑,建成后的它曾跟悉尼海港大桥并称为当时澳大利亚最大的建筑。市政厅的主楼和钟楼都可以预约免费参观,当我们在大厅等候参观时,忽然看见一群穿着各式晚礼服的美女从带圆形穹顶的大厅蜂拥而出,我们以为是选美比赛,其实是French Academy Beauty School的毕业典礼,那个大厅也因为被她们预定而对游客关闭。市政厅内部没什么可看的,但坐电梯到钟楼顶部时却可以俯瞰布里斯班的全景。导游说,钟楼上空的塔尖有一个世界上最高的卫生间,最初的设计是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的金制雕像,但因为资金匮乏,遂改建成了卫生间,但无人使用。
布里斯班市政厅
布里斯班市政厅
布里斯班市政厅
布里斯班市政厅钟楼上
在市政厅的周边,还有几处不算景点的景点。一个是与布里斯班市政厅相对而立的阿尔伯特街联合教堂(Albert Street Uniting Church),它的建造时间比市政厅早建近一个世纪,其红白相间的颜色和哥特式的精巧外观让它在布里斯班的高楼大厦之间显得很别致,因而成了布里斯班最热门的结婚地点。还有一座布里斯班市最大的教堂,名为圣约翰大教堂(St. John's Cathedral)。这座教堂是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教堂内有澳大利亚最大的管风琴。第三座教堂是布里斯班主教堂的圣史蒂芬斯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它也是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但比圣约翰教堂小得多,不过它的五彩玻璃窗却比圣约翰教堂的有名。虽然它们在布里斯班很特别,但在我们眼中都是鸡肋。
阿尔伯特街联合教堂
圣史蒂芬斯教堂
圣史蒂芬斯教堂
更鸡肋的是澳大利亚现存最早风车的老风车(Old Windmill)和市立植物园(Brisbane City Botanic Garden)。老风车最初是殖民地居民研磨粮食的地方,后被改造成博物馆和航空信号塔,现在是一座气象观测站。市立植物园位于布里斯班河边,它是布里斯班最早的城市公园,公园内有澳大利亚第一棵人工种植的夏威夷坚果树和蓝楹花树。植物园的旁边是旧总督官邸(Old Government House),它是昆士兰州的第一栋公共建筑,也是昆士兰殖民区总督的办公与私人场所。今天这里除了总督办公与会客区域以外,其它区域变成了美术馆。
老风车
市立植物园
市立植物园
旧总督官邸
我们从这里走向跨河大桥,河的另一侧是南布里斯班战争纪念公园(Memorial Park),公园边的河道里停泊着废弃的船只,还有一个小灯塔。该公园为表彰南布里斯班公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爱国壮举而建。虽然公园最初面积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公园面积很小,只有一座纪念拱门和一个将军纪念碑以及二战纪念碑。不过,公园里绿树成荫,是乘凉的好去处。公园旁边很清静,我们在一家开满了蓝楹花的西餐厅吃午饭,没想到这家的餐饮真便宜,一盘软糯的牛肉和鸡肉才40多美元。
战争纪念公园
战争纪念公园
战争纪念公园旁
战争纪念公园旁的午餐
吃饱喝足的我们沿着河岸走向市中心,前方是热闹至极的布里斯班南岸公园(Brisbane South Bank Parkland)。这里原是1988年的世博会园区原址,通过维多利亚桥和好运桥跟布里斯班中心城区相连。此地有1公里长的花廊,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尼泊尔木制佛庙,甚至有一处小森林和竹林。而公园的河对岸,即是布里斯班的美丽天际线。虽然南岸公园内人潮涌动,但我们仍然在这里徜徉,觉得这里是布里斯班最美丽的地方。布里斯班另一处美丽之地在河的对岸,市政府在河中修建了差不多2公里的宽阔步道,既可以步行,也可以骑车。我们走在步道上,河水在脚下流,我们可以远眺南岸公园和故事桥及布里斯班的摩天大楼,不禁觉得布里斯班市政府做了一件功德无限的好事。
南岸公园
南岸公园
南岸公园
南岸公园
南岸公园
渡轮上
渡轮上
渡轮上
渡轮上
因为太喜欢布里斯班秀美的水岸风光,第三天我们坐轮渡从起点坐到终点,然后又坐回了起点,全程差不多3个小时,票价还不到10美元。离开市中心的河岸两侧,全是带游艇的别墅和高级公寓,似乎全世界的有钱人都在这里置办了家业。我们觉得他们真有眼光,布里斯班的确值得。如果不是被租车公司“坑”,我们会因为布里斯班的阳光和河岸美景、黄金海岸的细腻沙滩、悉尼歌剧院的绝佳身姿和墨尔本的美食而对澳大利亚青睐有加。但是,租车公司给我们的折磨让我们对澳大利亚的好感消失殆尽。也许,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但愿我们对澳大利亚的怨恨,会在时光的低语中,随风而逝。
路线
布里斯班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