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印加帝国君主阿塔瓦尔帕被西班牙人活捉后,他为了活命,承诺西班牙人,要给他们一屋子黄金。这些黄金及精美绝伦的黄金制品,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在印加人的观念里,黄金是要献给神的,只能在神庙中使用。从帝国各个地区开采出来的黄金在被淘洗之后都会被送到首都去,而且有去无回。当西班牙人到来时,他们发现这里的各个建筑上都有黄金,这令他们相当震惊。而秘鲁之所以有“黄金之国”的美誉,也是因为库斯科。为什么位于圣谷中心的库斯科会成为“黄金之城”呢?
库斯科
库斯科
库斯科
库斯科
正史是不会给出答案的,我们只能从《地球编年史》和传说中去寻找。在安第斯山脉的每一个传说及每一个版本中,印加人的故事都是从的的喀喀湖开始的。那里是伟大的维拉科查神展示他创造力的地方,也是印加人的祖先挥舞着金棒建立安第斯山文明的地方。这个维拉科查神和印加人的祖先,就是苏美尔的“风暴之神”阿达德。他于公元前2400年把黄金权杖授予了第一个印加人曼科·卡帕克,使他成为了太阳神之子,替诸神挖黄金。曼科·卡帕克带着神的指令,来到库斯科,建造了这座黄金之城。
还有一个传说说,伟大的维尔科查神创造了一切。他带着4个兄弟和4个姐妹一起巡视疆土,并将文明带给了早期的人类,其中一对兄妹或夫妻在库斯科开始了统治。第三个版本是,伟大的神在他的基地的的喀喀湖创造了第一对王室夫妻,并给了他们一个由黄金制造的器物。神告诉他们去建造一座城市,在一个地方,黄金器物被吸入了泥土中,这个奇迹就发生在库斯科。
库斯科
库斯科
库斯科
库斯科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传说,库斯科都是一个跟神有关联的神秘城市。就像有的学者说的,印加时代一共有五个太阳时代,第一个时代是维拉科查神的时代。神奇的是,当考古学家把的的喀喀湖、太阳岛和维拉科查修建的那些遗迹连线,他们惊喜地发现,这条线穿过库斯科和马丘比丘,并跟赤道形成了45度的角。史学家们根据这条线索得出结论,库斯科建于公元前3172年。这一年,尼比鲁星球的阿努纳奇们正在秘鲁挖黄金。也就是说,库斯科最先被神建造,这呼应了萨克塞华曼是神为了淘金而建的传说。此时的库斯科,包括从萨克塞华曼,到印加古墙和十二边形印加石,再到太阳神殿(Qurikancha)的区域,还包括肯科考古遗址(Complejo Arqueológico Q'enqo)和月亮神庙(Templo de la Luna)。这些印有神迹的地方我一个都不会错过。
在库斯科的第一天,我跟先生便去了库斯科发源地的萨克塞华曼。在无风无雨的那里,我意外地看到了彩虹,觉得它就是神的妙笔。走下山,我问先生有没有看到彩虹,他说没有,我更觉得自己幸运无比。我们从这里沿着神的足迹走向库斯科的高档餐厅Organika Restaurant,点的海鲜饭,慢炖牛肉、海鲜沙拉和汤质量都非常好。虽然花了65美元,还付了小费,但我们吃得很高兴,也因为在安第斯山脉的雨季没能赶上雨而开心。吃得很舒服的我们开始夜逛库斯科城,这里的晚上很冷,得穿棉袄。但站在高处俯瞰万家灯火的库斯科城,我们觉得它除了美丽,还是美丽。想起西班牙人征服这里前的印加人,他们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工艺、种植庄稼、建设城市等,来报答神的引导。
萨克塞华曼
萨克塞华曼
库斯科的餐厅
库斯科的晚餐
库斯科的酒店
第二天早上我们早早吃完早餐,在无人的街巷里走向酒店旁边的十二边形印加石。十二边形印加石实际上是跟萨克塞华曼一样的巨石石墙,位于小巷中,只不过它是四边形的。从萨克塞华曼到太阳神殿的沿途,所有建筑物的地基几乎都是巨石。在这些巨石上,西班牙人建造了欧式特色的住宅。看着那些抗震的巨石,我不由得心疼。如果不是时间的磨刀石,如果不是人为的破坏,或许我们今天会看到世界上最无与伦比的恢弘建筑群,那将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盛宴。
可惜,我们现在只能看着神之建筑在默默“哭泣”。十二边形印加石上也被西班牙人添加了砖石建筑,内部是一个博物馆,四周是小巷。这里的巨石很多都是多边形,同样切割平整,同样有着完美的接合,巨石上同样有雕刻,其中一块巨石居然有12个长短不一的边。如果不是神,谁能把这样的巨石切割得如此完美?这些巨石在神那里,就像小孩过家家的橡皮泥拼图。更奇妙的是,石墙上还有一个“美洲豹石墙”,这个“美洲豹”是用20几块多边形巨石拼出来的。看来,库斯科模仿美洲豹的形状而建并非毫无道理。可美洲豹的雕刻,我在墨西哥的奇琴伊察城邦遗址也看过,它属于玛雅文明。难道安第斯山文明和玛雅文明是一个宗派的吗?
十二边形印加石
十二边形印加石
十二边形印加石
十二边形印加石
十二边形印加石
十二边形印加石
十二边形印加石
十二边形印加石内的博物馆
我不知道,但西琴先生知道。他说玛雅文明是恩基的二儿子透特神带来的。当年恩基继承大统的的大儿子马杜克神流亡时,透特成了埃及的主管。等马杜克回到埃及后,透特带着一部分非洲人于公元前3114年来到了墨西哥,并赐予了他们玛雅文明。而阿达德神是恩利尔神的小儿子,恩利尔家族跟马杜克是仇家,因此来到墨西哥的透特神变成了恩利尔家族的盟友,他们合伙打造库斯科似乎情有可原,我一路就是带着这样的猜测走到太阳神殿的。到达时,神殿四门紧闭,我很高兴,因为在马丘比丘我没能烧到“头炷香”,那我一定要在神之笔的太阳神殿实现我的心愿。
这个神殿在印加帝国时被称作“金色围屋”,即金围墙,它是库斯科乃至整个印加帝国最重要的庙宇,也是让库斯科获得“黄金之城”称号的头号“种子选手”。这个神殿的里里外外,包括天花板、地板和窗户,都被金箔覆盖,每块金箔的重量大约是4.5磅,足够当时的西班牙人买一艘小帆船,神殿内还有各种精美的金银制品和宝石。印加帝国的君主阿塔瓦尔帕承诺给西班牙人一屋子黄金的绝大部分都来自这里。当西班牙人到来后,他们从高处俯瞰库斯科城时,他们洗劫了这里所有的黄金制品,然后把印加帝国工匠们制造的最精美的金银雕像、首饰、杯盘、器皿、装饰物和其他艺术品等无价之宝都熔成了金锭。每每想到这里,我都觉得那些西班牙人该千刀万剐。可是,谁知道他们奉的不是神之命呢?
太阳神殿
太阳神殿
太阳神殿
太阳神殿
太阳神殿
趁着没开门的间隙,我们观摩了神殿的外部。神殿海拔3400米,如果没有建筑物的阻挡,可以仰视被海拔3700米的萨克塞华曼,我猜印加帝国时期的人是可以这样的。但今天神殿外部已经被西班牙人改建成了教堂模样,周围也是高高低低的房子,根本看不到被称为“猎鹰天堂”的萨克塞华曼。如果说“猎鹰天堂”是库斯科巨石建筑的起点,那太阳神殿便是巨石建筑的终点,它们都出自神之手吗?印加人的传说中说,太阳神殿是半人半神曼科·卡帕克给伟大的维拉科查神建造的。可是地基上的巨石分明显示这里是神的作品,因为巨石之间没有使用如何粘合剂,却严丝合缝,还有一块完美的半圆形外墙。有人说,这些巨石建筑都是神用高能激光切割,加上悬浮失重技术建造的。
跟其它巨石建筑不一样的是,太阳神殿外墙的巨石都是非常坚硬的黑色玄武岩,玄武岩表面被打磨得极其平整丝滑。虽然形状是规则的,但同样抗震。墙上曾经被金箔覆盖,墙顶是一长溜的黄金顶。它们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差一点闪瞎了最初来这里的西班牙人的眼睛。神殿下方是梯田,最初有多少层不知道,现在只剩下两层,梯田下是一片绿色的草坪。我们站在草坪上,仰视这个在太阳神殿旧址上建起了的圣多明哥教堂和修道院,觉得这种“混搭”很怪异。令我们疑惑的是,如此重要的神殿,下面的梯田应该不是种庄稼的。那这些梯田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太阳神殿
太阳神殿
太阳神殿
太阳神殿
没人能解答我的疑问,我只能满腹狐疑地走到入门口,我们仍然是第一个。先生对神殿没兴趣,自己玩去了。我花了20索尔,5美元多买完门票后,真的烧到了“第一炷香”。我刚进门口,天空便飘起了细雨,我庆幸能在神殿里躲雨。神殿内部被西班牙人改了,中间是一个欧式庭院,但幸好他们没把最初的黑色玄武岩巨石建筑都拆了,让我还能看见神迹。在神殿的两侧,是一个一个的小神殿,神殿的窗子都是梯形。里面的金箔早已荡然无存,只有黑色玄武岩巨石发着幽暗的光。这些巨石很神奇,它们不仅可以达到绝对的水平,而且上面有精密的钻孔痕迹,还会把连线的石头削去2到3毫米,形成微型的卡槽。只有外星球的高科技能才能做到这一点吧,我这样想。
虽然现在神殿内部空无一物,但这里曾被分为几大块,其中的主体献给了维尔科查神,其它有壁龛和梯形窗户的小神殿,分别供奉着太阳、月亮、星星、闪电和彩虹。为了守护这里的神殿,经过层层筛选的处女,又叫太阳贞女,被隔绝在此。她们的任务除了要保守自己的贞洁外,还要保管此地的圣火,绝对不能让火种熄灭。当西班牙人进入时,他们发现维拉科查神主祭坛的上面是椭圆形的金色太阳,这个金色太阳的金箔厚度是墙上的两倍,四周是光束和火焰。它们全部在一块金板上,完好无缺。
太阳神殿
太阳神殿
太阳神殿
太阳神殿内的金板
为什么维拉科查被描述成一个椭圆呢?有人说它代表“宇宙卵”。但西琴先生说,它代表太阳系中尼比鲁星球的运行轨道。这颗星球在盖丘亚语中叫“大亮星”,在艾马拉语中叫“祖父之星”。他还说,圣坛上方的神圣之墙上描绘的缀满繁星的天空其实就是太阳系中的12个天体,而尼比鲁星球是第12个,这是一幅“印加世界全景图”。圣墙上面最后一个图像是一个由水道与另一个小些的水域相连的大湖,这代表安第斯山脉的圣湖的的喀喀湖。这不是神的作品吗?只有他才知道是怎么来到地球和库斯科的。西琴先生又说,太阳神殿之所以这样建造,是为了让阳光在冬至日日出时能直接照进圣所,每年春分和秋分,还能让初升太阳的阳光直射穿过所有窗户。在没有钟表的年代,这些是对时间最好的确认。
我在无限唏嘘中走完这个空空如也的神殿,来到半圆形巨石所在的门廊时,看见外面下起了大雨。那连绵不断的雨滴就像这座“黄金之城”和太阳神殿的眼泪,也像是我的。若是时间有泪,它也应该为神殿哭泣吧。我黯然地走完太阳神殿每一个角落,走过陈列着欧洲绘画和印加服饰的展览室,在长廊唯一一块残留的金箔前驻足。这个珍贵的金箔上方正中是椭圆形的维拉科查神,他的左右侧分别是太阳神和月亮神。中心是一对男女,四周是宇宙万象、四季、大海和星云,及只有印加贵族才能使用的古柯叶,还有玉米和土地,最下方是代表仓库和梯田的方格网式的图画。我仔细地看着这个精美的金箔画,默默地向远去的神献上最虔诚的祈祷。
库斯科的午餐
库斯科的午餐
库斯科
库斯科
库斯科
库斯科
走出神殿,雨仍在下,但小了很多,我看见先生在旁边的五星级酒店门口等我。他带我去了里面的洗手间,等我出来后,雨停了。我们走向老城,无意间看到另一家五星级酒店Aranwa,里面包括饮料、汤或沙拉、主菜和甜点的午餐套餐每人才13美元,而且每天的菜谱都不一样,我们立刻发现了宝藏。吃得心满意足的我把先生送回酒店后,自己走去了“猎鹰天堂”东边的肯科遗址。虽然不到2公里,但跟去“猎鹰天堂”一样,全程得爬坡。这次我换了另外一条路,经过的是库斯科民居。途中电闪雷鸣,大暴雨倾盆而下,似乎苏美尔的“风暴之神”真的来了。
我躲在一个凉棚下,看“风暴之神”发怒,一刻钟后,雨变小了,我在细雨中继续爬坡,等我走到主路上时,雨停了不说,太阳还出来了。这一次,我戴了帽子,不会像在马丘比丘一样,被灼伤皮肤。被称作大肯科的肯科遗址旁是一个森林,森林旁有一个面积很大的石山,名为小肯科,这里如今只剩下一堆乱石。不过,站在那里,可以俯瞰库斯科城,也可以遥看肯科遗址。我看见从这里经过灌木丛可以直达大肯科,为了省力气,我从灌木丛中钻了过去。“肯科”在盖丘亚语中意为“弯曲的通道”,这里也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石山。石山的后面被切凿后,形成了几个平面,交错的平台把这些平面连接了起来。在石山被打磨成的斜面上,开出了蜿蜒的通道,而石山内部被凿空,形成了迷宫一样的隧道和隔间。
肯科遗址
肯科遗址
肯科遗址
肯科遗址
肯科遗址
肯科遗址
石山旁边的一个狭小裂缝通往内部的洞穴,这个裂缝被挖成了一个精确的几何形状。洞穴内有石床、石阶、石椅,还有沟渠,有人说,制作动物木乃伊时的血液或祭拜时用的紫玉米酒会从沟渠中流出,流到洞内另一边的石刻祭坛中。而石山前,则立着一个可能是狮子的巨石,可南美洲没有狮子。巨石前面是一圈高近2米,用切割整齐的漂亮方琢石围成的矮墙,它们像是从地底下长出来似的,围墙中还有19个类似座位的凹槽。这是谁建的?如何建的?又是做什么用的呢?没人能回答,只有神在空中的慧眼才能看清一切。迷雾重重的库斯科,难道是神在圣谷中建造的桃花园吗?
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