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改革受阻和宰辅克伦威尔之死改革倒退从1536到1538年,亨利八世通过种种努力,试图调和国内新教改革各方的矛盾,虽然成功避免了英格兰因新教改革可能爆发的内战,但却不能躲开外敌威胁。前面也提到,1539年初,有迹象表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洛斯五世与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形成联盟,再加上此时的教宗已经不是之前弱势可欺的克莱孟七世,而是1534年当选的前罗马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亨八王后第四任:大智若愚的德国郡主 1536年《十条教纲》打下英国国教教纲基础,1537年一开年,亨利八世就下令主教们为英国新教拟定一个更详细的教义指南,并且这个指南必须适应亨利八世对英国新教立场介于罗马传统教义和路德宗激进教义之间这个指示。 然而,主教们几乎是对每一个讨论主题都无法统一。与会的主教,坐在铺着红毯的会议桌旁,每人身后都站着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亨八王后第三任:天子之母简西摩(2) 在回到亨利八世的王后这个主题之前,还是要按时间顺序接着讲英国宗教改革这个话题,也是因为亨利八世六位王后中,故事最简单的就是第三任王后简·西摩。 亨利八世1536年用高压手段解决了英格兰北方民众因对宗教改革不满而举旗造反之后,1537年宗教改革主要任务依然是解散修道院和完成新教教纲这两件事。 北方大规模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亨八王后第三任:天子之母简西摩(1)上次讲到,1536年5月19日,亨利八世在第二任王后安·波琳被斩首后的次日就宣布了与简·西摩订婚,5月30日,二人在伦敦国王宫邸怀特宫(WhitehallPalce)的王后殿举行婚礼。值得注意的是,主持婚礼的神父并非坎特伯雷大主教克兰默这位英国新教改革引路人,而是保守派改革领袖温彻斯特主教嘉丁纳(StephenGardiner,BishopofWincheste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亨八王后第二任:英伦玫瑰安波琳(7) 前面说到1536年1月底,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后安·波琳流产一个男胎,而亨利八世在1533年安怀着伊丽莎白公主时就已经移情别恋安的宫廷仕女简·西摩(JaneSeymour)。 西摩家族的背景和波琳家有些相像,都是中等贵族,但西摩家的出身要高出那么一点。简的父亲约翰·西摩爵士(SirJohnSeymour)声称其祖辈十一世纪跟随威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亨八王后第二任:英伦玫瑰安波琳(6) 在继续讲述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安·波琳的结局之前,有必要先对到1536年为止的英国宗教改革进程做一个简述。 1533年《限制上诉法案》实施后,尽管亨利八世本人并无意于对罗马教廷的教义进行任何创新或更改,但此时即便是他这个教会精神领袖也阻挡不住英格兰宗教改革步伐的加快了。 然而,罗马圣座是千年来教会结构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亨八王后第二任:英伦玫瑰安波琳(5) 1532年亨利加封安·波琳为女侯爵后,将凯瑟琳的一些珠宝也转给了安,但亨利八世携带安去英格兰南方巡游时,老百姓对安的态度依然不友好。亨利八世因此频繁和安一起出席宫廷活动,并留意参会者中有谁对安不友好,他甚至私下请求朝臣们看在他的面子上接受安·波琳。 英格兰与教会的“离婚”,既是与罗马帝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亨八王后第二任:英伦玫瑰安波琳(4) 前面说到1530年因亨利八世与王后凯瑟琳的离婚案以及红衣主教沃尔西的离世,英格兰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虽然英格兰的宗教改革不温不火,但罗马教廷在英格兰已很不得人心。安·波琳的父亲托马斯·波琳以英格兰使者身份到罗马教廷觐见教皇,教皇按照传统将自己的双脚伸出让觐见者亲吻,也被托马斯·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亨八王后第二任:英伦玫瑰安波琳(3)到1528年年底,因为王后凯瑟琳铁了心拒绝离婚,亨利八世陷入了僵局,而枢密院则开始对凯瑟琳采用各种手段,包括指控凯瑟琳命人给国王的饭菜中下毒,还在凯瑟琳的寝宫里翻出了一封教皇新颁发的赦免书,重新批准亨利和凯瑟琳的婚姻,为凯瑟琳背着亨利私下与教廷往来提供确凿物证。凯瑟琳的反击手段则是去宫外向伦敦市民寻求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亨八王后第二任:英伦玫瑰安波琳(2)前面提到1527年春天,亨利八世正式开始与王后凯瑟琳离婚的司法程序。亨利八世的计划是在英格兰向沃尔西大主教提出离婚申请,由他这个英格兰方面的教会最高神职人员审理判决。亨利觉得,作为罗马教廷在英格兰的官方代表,红衣主教沃尔西有权代表教皇对他的离婚案做出判决,但沃尔西告诉亨利,他只是教廷在英格兰的代表,并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