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第7章讲的是以色列人在艾城吃了第一场败仗。损失的三十六人在几十万会众的庞大基数里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这场失败却让约书亚在神面前俯伏、哀叹。我们会觉得约书亚的反应很奇怪。约书亚可谓是沙场老将,曾率领以色列人在争战中得胜(出17:8-13);也是十二个探子中仅有的两位主张进攻迦南的人;他紧紧跟随神,在攻打耶利哥的争战中大获全胜。[
阅读全文]
《约书亚记》第6章讲到的是大城耶利哥的毁灭。这个历史故事可能给人的印象就是血腥的屠城,我们可能会质疑:“我们心中的神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可是这只是整个事件的其中一个方面。我们也同样看到喇合一家的得救。神通过祂在人类历史中的真实作为告诉我们,心里刚硬,抵挡神的人,不要指望自己可以逃脱神的审判;而心里对神有敬畏之心,信靠神的,则[
阅读全文]
《约书亚记》第5章讲的是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之后,在攻打耶利哥之前的一系列活动。首先是行割礼。因为出埃及的时候行过割礼的会众因为不信都倒毙在旷野,而在旷野出生的新一代却没有行过割礼。这割礼的仪式把他们正式纳入了神子民的行列。至此,埃及人在以色列人身上的羞辱被挪去,因为他们曾讥诮说神没有能力把祂的子民带入应许之地(民14:16)。其[
阅读全文]
《约书亚记》第4章记录的是神吩咐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立石为证,纪念神使他们走干地过约旦河的大神迹。立石为证的做法,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自古就有,他们的先祖雅各在逃往的路上梦见天梯,也将所枕的石头立为柱子,作为见证(创28:18-22)。石头有其特殊的性质,例如不容易损坏,耐久,就地取材。在圣经里面石头也常用来比喻人心的刚硬和顽梗。当种子撒在石头上[
阅读全文]
《约书亚记》第3章记载的是神带领以色列人过约旦河的故事。原本并不宽阔的约旦河,在以色列人要过河的时候却变成了宽阔的天堑。可能人们心里会嘀咕,怎么这么倒霉。神为什么不可以提前,或是推后几个月避开河水泛滥期呢?神选择的时间看起来似乎并不完美,然而却成了我们要学习的功课。我们潜意识地认为,要显出神的时间是最好的,就应该是在河水最为干枯,河[
阅读全文]
《约书亚记》第2章讲的是约书亚打发两个探子去打探应许之地的虚实。这个故事中的妓女喇合,常常会引发我们的议论,究竟谎言是否可行?其实,整本圣经所告诉我们的,就是信心的原则,而不是靠律法的行为;最大的诫命也是爱神与爱人,成为律法的总纲。这是一个大的终极原则。至于一个人在一些特定条件之下说谎究竟对不对,也是要放在这样一个大原则之中来思考。[
阅读全文]
《约书亚记》第1章里面提到在一代伟人摩西死后,神让摩西的继任者约书亚刚强壮胆,继续前行。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完旷野的路需要勇气,因为里面不乏悖逆之人的顶撞和胆怯;接下来,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要过约旦河,得应许之地为业,也同样需要勇气,因为里面除了人的顽梗之外,更是有天堑和强敌横亘在眼前。关于勇气,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到:“人类最重要的美[
阅读全文]
《启示录》第22章大致可分为两段。第一段是继续描写圣城新耶路撒冷的情景(22:1-5),讲到圣城新耶路撒冷里面有一道生命水的河,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在河的两边有生命树。这里特别提到生命树不但每月结果子,而且叶子还可以医治万民(22: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新天新地里面,不是已经有永生了吗?为什么还需要吃生命树上的果子来维持生命呢?在新天新地[
阅读全文]
《启示录》第21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到新天新地和圣城耶路撒冷的降临(21:1-8),第二部分则是具体描述圣城耶路撒冷的宏伟景象(21:9-27)。约翰在异象中看到新天新地的降临,也看到圣城新耶路撒冷从神那里从天而降;而其中更为关键的,是神将会与人同住(21:3-4)。新天新地固然美好,圣城新耶路撒冷固然壮观,可是如果没有神的同住,没有神与人的[
阅读全文]
《启示录》第20章经文让我们看到的是有关“一千年”的事情,以及末日的白色大宝座审判。这一章的内容不太容易理解。虽然有一些细节我们无法完全掌握,但仍然可以尽力掌握一个大的轮廓。这里讲到在兽被扔到硫磺火湖之后(19:20-21),现在轮到兽的主人,撒旦的下场了。撒旦先被捆绑,并被扔到无底坑一千年,之后又会暂时释放出来。而在这一千年中,那些殉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