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与活

科学地吃,健康地活
个人资料
博文

荟萃分析表明补充辅酶Q可以改善心脏衰竭病人的临床结果。新的动物研究进一步提示有心脏病风险的个人早期补充辅酶Q可能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出生体重低而出生后快速生长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大鼠为模型的结果表明在母鼠怀孕时接受低蛋白饮食,子鼠将经历产后追赶生长,这导致程序化的心脏辅酶Q缺乏,从而加速心脏衰老。最近的研究发现,产后追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MikkaelA.Sekeres医生在纽约时报写“Well”博客。他最近写了一个他根据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患者的资源来制定癌症患者治疗方案的经历。他解释说,化疗的价格现在经常达到10万美元一个疗程。这意味着患者必须在花费他们的储蓄来进行化疗,或为了确保他们的家庭在他们死后有生活来源而拒绝化疗之间,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
故事详情请看MikkaelA.Sekeres医生在纽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近有一位网名为Alabama的文学城网友叙述妻子患老年痴呆的历程,让人唏嘘不已。有一些朋友,还有我自己,都不希望在患此病的情况下继续存活下去,给亲人造成难以承受的身心重负。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减少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呢?让我们先看看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
这篇2014年发表于JournalofAlzheimer’sDisease的文章发现阿兹海默氏病(Alzheimer’sDisease)的发病率在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4-12-09 11:48:32)
俺找了一个根据心率算寿命的公式(见下),有朋友发现自己能活109岁,很喜欢;有人算了之后心跳更快了,我感到很对不起他们。
http://www.csgnetwork.com/avglifeexpfromhr.html
所以俺要给那些不喜欢上面公式的朋友另一个选择。下面的两个链接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可能更接近实际一点。
简单的:
http://gosset.wharton.upenn.edu/mortality/form.html
复杂的:
http://gosset.wharton.upenn[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的时代,孕妇得到的营养是全家最关注的,往往导致孕妇体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这对婴儿真的有好处吗?一篇新的综述文章说明患二型糖尿病,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壬辰和儿童期间的经历密切相关。该文章强调胎儿宫内营养和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是U形的:在怀孕期间营养过度和营养不足,婴儿长大后得糖尿病的风险都增加。
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网友根据出传统的说法“冬季进补,上山打虎”建议冬天要多吃点羊肉,黄油,酥油等“好东西”,以提升免疫力。关于这些食物与免疫力的关系我没有研究,先不评论。我只是觉得饱和脂肪不是好的食物,冬天更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冬天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升高。其原因很多,主要有下面几点。
1。温度。原因不十分清楚,但温度的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关于衰老的研究的一个热点是端粒(telomeres)缩短。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非编码重复DNA序列。体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要缩短,直到最后的端粒变得太短,细胞不再分裂。端粒长短被认为是衡量衰老的一个尺度。除了衰老,较短的端粒长度也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二型糖尿病,氧化应激和肥胖相关,而有规律的锻炼则与较长的端粒长度正相关[2]。
(端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昨天在健康坛贴了一个征求对胆囊息肉治疗意见的贴,得到了一些建议,现总结如下,除了发给本人的亲戚外,也给遇到同样问题的朋友参考,以便使网友的经验与智慧得到最大的利用。
求助帖:
求助:国内亲戚查出胆囊息肉0.8*0.6,想了解国内外对此病的治疗看法,先谢谢了。患者,男,40余岁,身体无其他问题。
网友建议如下:
御用文人
如无其他发现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12-03 16:05:27)

很多人有睡不着觉的经历,俺偶而也有无法入睡的苦恼。总结了一个俺试过的办法,给大家参考。
1。睡不着的原因是担心,焦虑。如何解决呢,看下图。
2。还睡不着,喝一杯葡萄酒。啤酒也行,但喝啤酒容易把人憋醒。喝酒催眠的坏处是醒得早。
3。还是不行,可用一点药物,褪黑激素(melatonin),国内有人称之为脑白金的。俺用半片(2.5mg),20到30分钟后有很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最近的研究表明,中年得糖尿病的人在20年的时间里认知能力的下降幅度要比没得糖尿病的人大19%。这项研究分析了以社区为基础的ARIC项目的数据(ARIC:AtherosclerosisRiskinCommunities,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糖尿病控制不佳的人的认知能力下降比同龄的健康人早约五年。糖尿病前期的人也比健康人认知能力下降更快。此外,较长的糖尿病病程与更大幅度的晚年认知功能下降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