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与活

科学地吃,健康地活
个人资料
博文

流感在冬天传播的真实原因大卫·罗布森(DavidRobson) 2015年10月27日 ImagecopyrightsplImagecaption每一季都有多达500万人得流感(图片来源:SPL)每当夏去秋来,落叶飘零,它都会准时出现。随着温度降低,阳光渐弱,鼻涕也会随之而来。如果病情不重,那就只是一场感冒,会让我们的喉咙感觉有如刀刮过一样;如果你不幸病情较重,整个身体都会发高烧,四肢也会感觉疼痛,这种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调查显示,88%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成员(科学工作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而只有37%的公众这样认为。也的确有科学家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不安全,他们占11%,与88%相比,是明显的少数。科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看法一致反而令人怀疑。 相比而言,只有87%的科学家认为环球变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大家知道,美国科学促进会是最大的科学团体,著名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如果不愿意看下面BBC的文字,就看上面的视频吧,马戏团为小朋友准备的:)
BBC:为什么大象的患癌机率比较低 2015年10月9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science/2015/10/151009_elephants_lower_cancer ImagecopyrightSPL Imagecaption大象有20个TP53基因,这种基因有助于预防癌症。 科学家说,大象可以提高自身抵御癌症的防御机制,从而阻止肿瘤的形成。 科学家试图解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Y染色体解析东亚人群历史 王传超,李辉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原载于InvestigativeGenetics,2013,4(1):11,王传超译。 摘要:东亚人群有着极其丰富的遗传、体质、文化和语言多样性,但这些多样性的具体分布状况以及相互间的渊源关系仍有待进一步解析。随着东亚及其周边人群的分子人类学数据的不断积累,尤其是父系Y染色体研究的一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者语著名的“格兰特研究(TheGrantStudy)”研究的是“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这项研究已经持续了76年,花费超过2000万美元。主持这项研究的整整32年的心理学者乔治·瓦利恩特(GeorgeVaillant)说,“温暖亲密的关系是美好生活的最重要开场。”作者:游识猷;本文首发于作者游识猷的微博,除非获得作者同意,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09-28 04:13:58)

今年中秋节的月亮不寻常,既是超级满月(月亮比平时大14%,亮度增加30%),也有全月食。据说上次同样的情况发生于1982年,下次将发生于十八年后,即2033年。 可惜天气预报说本村在中秋节是阴天。在中秋节的前一晚可以看到月亮,于是赶快照几张。尼康L830傻瓜机照的,水平当然比不上专业相机。 到了中秋节的当晚,果然阴云密布,就放弃了照月亮的念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中国处方可精准预防脑卒中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光明日报》(2015年05月23日10版)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为脑卒中而永久致残。面对这一现状,我国学者带领研究团队,利用8年时间,为全球脑卒中预防开出了一张科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片:ArneLange,a39-year-oldInuitfisherman,andhisfamilybarbecuesealmeatonanislandnearthevillageofIlimanaq,Greenlandin2007.UrielSinai/GettyImages。来自:TheSecretToTheInuitHigh-FatDietMayBeGoodGenes 多数人同意蔬菜水果等为健康食品,而食用大量的肥肉对心血管没什么好处。但经常有人举例说某百岁老人顿顿吃肥肉,身体依旧没有问题。这如何解释呢?最近的一项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意思的线索。 其实每天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我们应该像原始人茹毛饮血吗?克劳迪娅·哈蒙德 2015年9月11日 ImagecopyrightSciencePhotoLibrary他们没吃过披萨和咖喱,也没沾过哪怕一块蛋糕。他们打猎吃肉,抓鱼,在森林里收集坚果和浆果。而一些人认为,这些250万年前到1万年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他们的饮食习惯恰恰符合现代人生活的需要。所谓的“旧石器时代饮食方式”的理论是这样的:人的身体早已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一般人是在40-50岁左右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动脉粥样硬化通常在50-60岁左右体现出来。 但是在携带LDL受体(LDLR)基因突变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人中,他们的LDL-C一出生就高。这样的病人如果只携带有一个LDLR基因突变(来自父亲或母亲一方,LDLR+/-),他们血液的LDL-C比常人高,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发病通常在30-40多岁的时候。如果来自父母双方的LDLR基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