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17-12-01 18:30:00)
收入、學歷等可以大致决定人的政治傾向和生活態度。據我對北美人的政治傾向了解,從人羣看而不是從个體看,隨著收入的增加,政治傾向亦越趋于右及保守。學歷亦有相同的趋勢,學歷從低到高,政治傾向亦從左趋右。但此種趋勢在百分之一的富人羣裡就不成立,那些極富的家庭大多反而更趋左翼及表現富有憐憫之心。安省的人均收入與全國比相對較低,由此安省總的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1-30 19:25:23)
談到小鎭的人口組成就會聯想到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的鄙語。我現在對它有了新的認知,北美的華人有一常見的口號是“非我族類”。但小鎭人及我工作、學習、生活的體驗却告訴我在加拿大常是“人以階層分”。二0一五年統計局公布的加拿大税前户收入的中位數是六萬六千三百五十八元,安省的税前户收入的中位數是六萬一千零七十二元,而我查到的小鎭早在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1-29 19:06:33)
小鎭的東邊距GMC的生産基地僅有二十多公里。在北美汽車製造業是黑人最密集的地方之一,這也是小鎭爲什麽黑人占比高的原因。加拿大的居民通常多以國别和民族來羣分,一則飲食、生活習慣方便,二則也易于找工,特别是語言不過關者,第三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作怪。單一族羣居住區在北美最出名的當然是唐人街,據前些日子的《多伦多星报(TorontoStar)》報導,大多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1-27 18:10:38)
在一个黑人區裡,車的油燈亮了,正好看見加油站,方向盘一打進去。左查右看在油泵上找不到插卡口,只好進屋,可推開門我就惊呆了。屋内留給付款客人的空間很窄小,所有物品都在櫃臺的後面,櫃臺以防彈玻璃隔著,玻璃最少有半寸厚。我不由得心提了起來,左右打量,見只有我和玻璃後的小黑妞,心才又放了回去。加油站不收任何卡,不收加币,只收美元現金。加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1-26 17:26:37)
對黑人區的印象我最初是在阿瑟黑利(ArthurHailey)的小説《汽車城(Wheels)》裡讀到的,説實話對黑人區的感覺並不太好。那是大學畢業後不久的事,看的書還是香港出版的,後來國内出版了他的小説系列,《大飯店(Hotel)》、《航空港(Airport)》、《錢商(TheMoneychangers)》等等,每一本我認爲都是佳作,如果想聽故事的,情節相當地緊凑、引人入勝,若想了解上世紀中葉的北美,那裡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1-26 06:05:31)
阿甲克斯鎭在表面上與北美其它地區無異,但深入進去後就會發現其自有一些特點,只是不明顯而已。先説無異之最常見處。按加拿大统計局的數據小鎭人口中百分之六十多爲基督教徒、近百分之七爲穆斯林、近百分之八爲印度教,其余各種信仰幾十種,不信教的約百分之十八,這與全加拿大的基本情况相符。在加拿大若論建筑來説除却學校外,怕是只有教堂了,隨處可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1-25 11:07:29)
政客不僅可以被批評,還可以被調侃。美加受歡迎的脱口秀類(Talkshow)電視節目經常出現這種調侃和譏諷掌權政客及公衆人物的題材。那政客的穩私要保護到哪个程度?應該説還是有底綫的,那就是除却内褲和胸罩外,其余皆爲透明的。但有時這个底綫也會被突破,如上届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JosephHarper)在其任内的二0一二年時,一个女畫家名芙蘭(MargaretSutherland)因不滿其政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1-23 18:11:22)
擴建厠所其效率如此,可未見小鎭人有抱怨。一則此類工程無碍民衆日常生活,二來錢財之來龍去脈在此種政體内必得清清楚楚,非當權者可一手遮天,隨心所欲。上之好者,若無民之監督則易變爲無法無天。政務公開透明是加拿大的通則,此厠所之改造過程可從小鎭的网頁上看到,批錢之理由、問價之結果、所詢之公司、何人爲監理、完成之效應歷歷可數。在加拿大政務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1-21 18:07:47)
從建鎭到多倫多大學阿甲克斯學院關閉,小鎭一直未組建鎭的管理機構,大學有管理機構,何必再多此一舉,這樣即省錢又省事。一九五0年學院關閉後,小鎭民選的鎭政府組成了,一九五四年安省議會通過阿甲克斯鎭作爲省府一員的法案,該鎭終于走完建鎭的全部民選及法律程序,正式成立了。從此小鎭一如北美無其數同樣的小村鎭,波澜不惊,除偶有漣漪外就寂靜無聲。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1-20 18:32:30)
戰後全北美的大學都在擴大招生,且優先考慮轉退軍人。多倫多大學一直是加拿大最好的學府,擴大招生雖然師資問題不大,但校舍却難解决,資金建材兩不足。二戰時期,那是多麼的慘烈,可沒聽説北美在戰後有缺乏大學師資的問題。此外軸心國戰敗,當時蘇聯和美國最大的收獲就是分瓜了大批的戰敗國的知識精英,得以快速地愎原國力並發展。國亡了還有大批的知識精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