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住最好?哪里房产投资最好?
如山
(2012年7月1日,星期日)
哪里住最好?哪里退休居住最好?哪里房产投资最好?这是人们常常问,常常讨论的问题。而当外地、外国来的人正在考虑在美国哪里定居时,就有千差万别的不同回答。然而,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每个人、每个家庭人口、工作、年龄、子女教育、财务状况等等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的[
阅读全文]

这就是挖出来的财宝。哈哈哈,上当啦。说真的,有哪位网友知道这个旧酒瓶是否有收藏价值吗?
是这样,前两天开工的一个地盘,看到Contractor的儿子在地下翻出一堆旧酒瓶及其它一些小玩意。我开始以为他准备拿去回收,正想表扬他环保意识强。但根据他的解析,是其中有收藏价值的。准备卖给有兴趣做收藏的人。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碰一位已经在北美定居多年做[
阅读全文]
本人集上网吹牛三年来的体会,奉献给诸位想在投坛吹牛的同鞋。
为啥专说投坛?因为据说文学城投坛是精英中的精英(顺便往自己脸上贴金:P)。不过说真的,上投坛都是在做生意、投资或者想做生意、投资的人,都有一定学历背景,最不济的都有如俺一样有个正规的学士学位,再加一个“流口水”或不流口水的硕士学位。都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再加上有些是[
阅读全文]
买卖房产的心理与“赢家的诅咒”
如山
(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
走进香港的庙街,你看到一个地摊主在大声吆喝:这是上好的黄牛头层皮做的手袋,原价3千,现在半价1千5百,快来买呀!你走过去,很感兴趣,还价8百。地摊主马上接受。可是,这时你可能不高兴了。你在想,这手袋是不是真的是上好的黄牛头层皮做的?我很可能是出高价了,说不定只值一百块[
阅读全文]
俺为何在美选择做房产为职业如山(2012年5月20日,星期天)香港有一个电视节目曾经很火爆,叫“今夜不设防”。电视台邀请一些名人或非名人(名人占大多数)上台完成敞开讲自己的内心世界,想法。主持人问些大众有兴趣知道的、有时是很尖锐的个人问题。当然所谓完全“不设防”是可能的,不过的确谈了不少个人内心想法。近日读到投坛读者,包括一些老大,热论关于[
阅读全文]

从房子的变化历史看经济发展对住房条件的影响如山(2012年5月12日,星期六)曾经听牛人说过,美国房子的库存率特高,跟经济好坏已经无关。本人愚钝,还没参悟透。发而有些相反的看法,供诸位参考。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等生活条件也在日日改善。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很多旧的东西很快被抛弃和淘汰[
阅读全文]
中国房产税与私有化进程之随想
如山
(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
在中国,是否将要立法开征物业的房产税的话题炒得沸沸扬扬。一些人对比国外实行永久产权的法律,而批评或者担心中国物业的70年产权不能保证中国公民或投资者的物业所有权。我认为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随着中国继续向私有化大步迈进,业权的稳固性已经在迅速加强。何故?本人分析有以下简[
阅读全文]
抛房与抢房之随想
如山
(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
房产的市场活动与其它市场的明显区别除了个人财务状况、贷款能力利率、宏观经济(失业率)等等密切相关之外,也有一些跟其它人类的市场行为相类似的心理:就是从众心理,或者说羊群心理。
我外婆的乡下有一句土话描述这种情况:叫“瘦田没人耕,耕开有人争”。
在美国现在的房产市场也可以印[
阅读全文]
美国的Foreclosure拍卖已经不是有最好折扣的地方了如山(2012年4月9日,星期一)2009年我刚刚上网时写很多有关Foreclosure拍卖的故事。曾经说过我买最多最好的Deal是在Foreclosure拍卖。三年过去,情况已经有很大变化。为何?一言以蔽之:拜托互联网,现代通信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教育机会和引入大量竞争。约十年前我第一次走进Foreclosure拍卖场,老经验的投资者告诉我:七八年前([
阅读全文]
崛起与衰败,大趋势与个人之随想
如山
(2012年4月3日,星期二)
最近美国衰败、西方衰败之说不绝于耳,说是大趋势。那么作为个人,到底应该根据这大趋势何去何从呢?这令俺想起最近看的多部国产谍战片。
国产谍战片里面常常有这样情节:地下党策反国民党重要职位的官员。在试图劝服国民党高官投降时,几乎同样的劝词是:你要认清大趋势,国民党就要完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