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谛”出于“苦谛”之中
“苦谛”从何而来?如果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也许能确认某一特定的“因”,但若进一步跟踪,我们将无可避免的发现这个“因”本身是迷妄心识产生的“果”,我们不会体验到任何一种苦受不是由迷妄心造作的。如我们继续跟踪这个迷妄心识,我们会发现这一迷妄心识是由心相续中另一个更深层次的迷妄心识造作的。举个例子,职场中的烦[
阅读全文]
业种
乐受或苦受并非是“业”。业是“因”导致了乐受和苦受的“果”。业作为“因”,它的种子或潜力(藏语为Pak_Chak)通过业的行为,业种潜伏在我们的心相续中,在因缘俱合的作用下,业成熟显现为“果”。
正如我先前讲过,“业”的种子或潜力或是“无漏”的,或是“有漏”的。我们在此多是讨论“有漏业种”。为了加深对业种的理解,我们将探讨业种是如[
阅读全文]
引“业”和满“业”
引“业”是一种“业”。它有潜力能牵引我们投入下一生,因而引业与第三类贪执-“贪执有生”紧密相关。一般人死亡弥留之际,意识或下意识中,发现此生无可挽回从自己手中溜走,这时候,这一类贪执变得非常强烈。可是,“贪执有生”和与其相关的“引业”在平常所有的时候都起作用,而非仅仅在死亡之际。无论我们贪执这一生或下一生,[
阅读全文]
业
因和果是如何起作用的?
业是如此繁复和微妙的事物。据说只有佛陀才能透彻如实的了知业力的作用。即便如此,稍微了解一下业力实际上可以改变我们的待人接物,业属于一类因和果的功用。
任何事物的产生必须同时俱足三种条件:(1)因的存在(2)无常(3)潜力。让我们从第一个条件说起-“因”的存在。事物绝不可能从虚无中产生,任何事物不[
阅读全文]
诸比丘,此是集谛。
轮回之因即是贪,以情欲执著彼此,贪执感官享受,贪执有生,贪执无生。在经文中,佛陀列举了三类贪执,贪执感官享受,贪执有生,贪执无生。在藏传佛教传统中,我们学习这三类贪执的顺序稍有不同之处。
-贪执感官享受
-贪执无生
-贪执有生贪执感官享受
我们贪执感官享受是再明显不过的。事物能给我们带来兴奋和愉悦之感[
阅读全文]
当人们讨论苦受的因,诸如“颠倒迷惑”、“贪嗔痴”、“垢染”此类的词语经常被随意的替用。但是苦受根子上的因乃是“无明”(痴)。追根究底存在着根本上的迷惑。或用佛教的术语说,根本上的“无明”。众生不仅迷惑于事物如何的运作,而且对“因”和“果”如何相互关联迷惑不解。在佛教中,我们谈到两种无明:无明于因果法,尤其是业力;和无明于事物在胜[
阅读全文]
第三章集谛诸比丘,此是集谛。
轮回之因即是贪,以情欲执著彼此,贪执感官享受,贪执有生,贪执无生。
此是集谛。
诸比丘,我对闻所末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苦之因,我应断。
诸比丘,我对闻所末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苦之因,我已断。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如同四谛中其它的谛[
阅读全文]
释迦牟尼佛说“苦谛应知”。我觉得这意味着要将我们对苦谛的认知,有技巧的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菩提道次第摄颂》是继《广论》和《略论》后最为精短的一篇。在喇嘛宗咯巴的《菩提道次第摄颂》中,宗咯巴在其中道:“若不思惟苦谛失,终不能发解脱欲“。如果我们不作努力去思惟苦谛的过患,仅仅追求苦海中的声色之乐,我们将永远不能生起解脱的意愿心。[
阅读全文]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观修苦谛此即是苦关于五蕴和苦谛的佛学辩论看上去似乎高深、抽象。但是,若我们真的想要改变困境、脱离苦海的话,理解“我”和五蕴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是仅仅用来指认五蕴的名言,如果五蕴别无其它,仅为苦谛,那么,我们解脱困境将可说是黯然无望的了。为了消除苦谛,我们将不得不消除五蕴,也即停止我们的性命!小乘和[
阅读全文]
苦谛的四行相
在大乘的传统中,四谛中的每一谛蕴含四行相,四谛总共含有十六行相。在弥勒菩萨《现观庄严论》的注疏当中讲道,四谛之十六行相可以在修道中指导静坐修观。为了我们的利益,首先理解苦谛的四行相尤为重要。
-无常-苦-空-无我
无常佛法中经常谈到“无常”,并把无常与死联在一起。当然若我们有一些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