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时先讲苦谛?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时,先开讲人的痛苦。他为什么不先讲人的梦想?-比如去海滩度假、挣大房子。到底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开讲与之相反的-痛苦?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释迦牟尼佛成年以前,他对人生的痛苦一无所知。作为一个王子被抚养长大,他围绕在无穷无尽的财富、美丽和奢侈之中,直到有一天,痛苦开启了他精神上的疑问。佛陀的人生故事中描述了当他看见人们习以为常(但他从来不曾见过)的景象-老、病、死,他是如何从自我瑕意中突然地被惊醒!当他看见一个病人、一个临死的人、一具死尸,他发现原来人世间的生活会如此可怕。震惊于人生命的脆弱,发愿要找解决之道,促使佛陀开始他伟大的精神探索之旅。他离开了那个宠爱他的皇宫:在那里除了美丽之外,所有的痛苦都被潜藏起来了。
佛陀的精神探索从人最根本的痛苦开始,是在巧妙地示现“苦谛”和“集谛”。外界给他的震惊是必要的,这把释迦牟尼佛从陷于欲乐的迷惘中唤醒。结果,他抛妻舍子、丢弃财富、孤然一身,去寻找真谛。跟他相比,我们普通人甚至很难有勇气放弃微薄的享受,换作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佛陀独然一身,抛弃深爱的妻儿和一切的奢华,王子悉达多如此决然,因为他看清了无论人们如何贫富贵贱,皆一样要受制于痛苦。佛法称其为生命以“因缘”存在。生命以“因缘”存在指的是我们的生命受到牵制,无论身体还是心识,它们的产生皆依赖于过去的善恶业。这鼓励了释迦牟尼佛,去解开生命以“因缘”存在的迷宫,他毅然决然,直到找到终解的办法为止。
我觉得这个故事在现代物质社会中,自有其回音。在这个社会中,老、病、死同样从我们视野中被潜藏起来。跟佛陀一样,我们需要看见生老病死是生命中的真实,而满足声色、追逐欲乐反倒是不真实的。只有当我们理解了现在和将来、真正要面临的、深深根植的困境,我们才开始极力寻求脱离痛苦的办法。我们开始寻求终结我们心理上的那种根本的不满足感,只有当我们发现这种不满足感有多么深的扎根于内心。若被告知身处火宅或许使我们警惕,但是手被火灼到了肯定能刺激我们从火中脱手。
只要调查我们心底潜在的不满足感来自哪里,我们将看到整个事件,从那刻起去找脱离目前困境的办法。
三个阶段
诸比丘,此是苦谛。
生为苦,老为苦,病为苦,死为苦,怨憎会为苦,爱别离为苦,求不得为苦,总之,此五蕴之聚即是苦。
此是苦谛。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苦,我应知。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苦,我已知。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正如我在前一章说过的,佛陀描述了四谛中每一个谛三遍,此乃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对于苦谛来说尤其重要。第一阶段揭开了苦谛的真相,第二阶段解释了修行人理解苦谛的重要性(此是苦,我应知)。第三阶段讲明了最终的结果,即是完全地证知苦谛-此是苦,我已知。
关于第一段,苦谛的真相,佛陀列明了几种我们都不得不经受的“苦”-生老病死等等-他下总结“五蕴之聚即是苦”。五蕴之聚总摄了身体和心识上的苦受。
为了利益我们,佛教的上师们将苦谛归类,比如在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中提到的三苦、八苦。我们后面会说。这些列表尽其所能,使我们清晰正确的明白苦就在这里-我们的五蕴之聚。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并非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要受苦,而是我们要确知的事实-痛苦的确存在。释迦牟尼佛列出了种种痛苦,如果让我们思考一下,我们或许能想起更多-我们每天在日常生活中似乎要面临无穷的不悦意的事物,而同样数量的悦意的事物却是了不可及。这就是第一段所要说明的。
苦谛的概念非常微妙。许多的佛经,不用翻译,用原来在巴利文中的词语“Dukkha”或是梵语“Duhkha”来表达苦谛。“苦”只含摄到大致的意义。我能明白为什么有的佛学者干脆采用原文,或者用其它的词语比如“不满足”来表示苦谛。“Dukkha”指的是所有程度上的苦。当然日常生活中的苦受就在那里-痛苦、困难、生病、忧虑-“Dukkha”更多的与心理上的苦受相关,一种深深地扎根在我们内心的不满足感。释迦牟尼佛的结论-“五蕴之聚即是苦”-在最深的程度上总摄一切。他是指我们所有的一切,身体和心识上的聚合即是苦,因为我们贪执五蕴的聚合。
释迦牟尼佛同样讲到“怨憎会为苦,爱别离为苦,求不得为苦”,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生活,这是很常见而非偶然的现象,要颠倒过来讲怕是不可能。在表面上,生活很美好,有种种令人兴奋和引人入胜之处,银行里的存款、体面的工作。但是撕开表面,我保证你能找到某种空空洞洞的感觉。有时候,对我来说,现代物质生活的大部分是在故意掩盖生老病死的真相,企图压制人们内心根本的不满足感。
苦谛教言的第一阶段简单的讲即是佛说的-应该知道苦谛所有的形式,就是理解苦谛的特征。
当佛说,“此是苦,我应知”他是在讲苦谛的第二阶段。那就是理解苦谛特定的行相是很重要的。对于寻求脱离苦谛的修行人来说,仅仅知道苦谛的种类还是不够,苦谛的每一个行相都要求理解-他们是如何作用的?我们是在个体上和整体上经历一个个苦受?苦受经历的时间有多长?诸如此类等等。
当修行人完全证知了所有种类和程度上的苦谛,那是最终的理解,这是第三阶段。这种证知将保留在修行人的心相续之中,而无需另外再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