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集谛 -无明 (12)

(2008-09-07 08:16:51) 下一个


第三章
   

诸比丘,此是集谛。
轮回之因即是贪,以情欲执著彼此,贪执感官享受,贪执有生,贪执无生。

此是集谛。
诸比丘,我对闻所末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苦之因,我应断。
诸比丘,我对闻所末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此是苦之因,我已断。
诸比丘,我对闻所未闻之法生起眼,识,智,悟,光。

如同四谛中其它的谛,当佛陀表述集谛(苦因)的时候重复了三遍,他分别解释了集谛的性质是什么?关于集谛有什么要做的?-集谛应断-圆满的获证或者说证果,即是断除集谛。

在上面的经文中,佛陀列明了导致众生苦海轮回的种种不同的贪执,这些根深蒂固的贪执是主要的苦因。修行人寻求从苦谛中解脱,很有必要去了解它们-究竟什么是苦谛的原因?为了使我们尽量清晰的了解苦谛的原因,此处佛陀列出的苦因被后来的印度、西藏和其它佛教传承的导师加以拓展。尤其在藏传佛教中,苦因被很有逻辑地组织起来,显示出根本上的无明(痴)是如何导致贪、嗔等毒害,以及由贪、嗔役心使业。贪、嗔、痴和业一起成为了苦谛的因。我们根本无法奢望剔除根深蒂固的问题,直到我们清楚的知道导致问题的原因。因此,此段经文对集谛的解释是为后面提到的“集谛应断”作预备的。

经文的后面一段接着提到“集谛(苦因)应断”。简单的知道我们为什么受苦还远不够,我们必须为此做些什么?我们需要动力,动力来自于我们意识到“集谛(苦因)应断”的重要性,它们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问题、问题发生大致的因和缘,还有根深蒂固的困惑和它们微细的来源等等。这里的经文简单的陈述了“集谛应断”,而以后的论师进而剖析断除集谛的次序。

在第三遍表述集谛时,佛陀道“集谛(苦因)已断”。第三遍的表述说明了最终的结果-圆满获证。如果施用对治的解药来彻底解除心相续中的苦因,最终的结果就是彻底获证,那些导致苦谛的因不会在将来再次冒出来,因而,在第三遍描述中,佛说“此是苦之因,我已断”。

集谛作为一个被断除的对象,不仅要明白何为“苦因”,也要明白苦因如何在我们的心识中产生细微的烦恼。心识中这些细微的烦恼继而成为了那些不这么细微的苦受的来源。

我们正在经受的是苦受。苦受是结果。无论种种苦受如何显现,归根到底它们的来源在最深入透彻的层次上,不外乎我们根本的迷惑-不明了事物实际上是怎样存在的?这被称为“无明”,或是“痴”。共有两种无明引发了所有其它的问题:“人无我”和“法无我”。我们后面会细说。

这一根本无明导致我们产生“贪和嗔”-他们接着役使我们造业和受报。我们经常听说苦受皆由于业报和迷惑。迷惑在这里是广义的词语,泛指无明(痴)和贪、嗔等令人痛苦的情绪。在梵语中,无明被称为“Klesha”,它有时仅指令人痛苦的情绪。

正如前述,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所有这些因素持续不断地同时发生作用,令现象显现得似乎没有任何逻辑次序。但是,由于苦受的因果关系,现象之间的次序必定是存在的。没有任何“果”可以无“因”而生。正是因为无明贪、嗔等令人痛苦难受的情绪、役心使业相互起作用,我们从而经受苦谛的果。我们需要深刻地认知这个因果次序。

无明

苦谛最根本的因是“无明”。“无明”是佛教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术语。因为它是如此基本概念,通常也不多作解释。但是知道“无明”实际上指什么是很重要的。“无明”可以被定义在许多不同的层次上。简而言之,“无明”指不完全的明了,从而行为不善巧。这是最为肤浅的解释“无明”。在它下面有一层层蕴义,一直到最细微的心识的潜意识上。在此处,“无明”指的是我们根本上错误的缘取事物的本质。

无明譬如引擎,是整个苦海轮回中最初的起点。由于这个迷惑的心识错误的缘取事物,或粗或细的贪、嗔情绪因此而起。接着,我们的身、口、意被这些贪、嗔情绪驱使而反应作用,它的结果即是苦受。

根本的

无论是大乘和小乘的传统,对集谛的定义有着相同的理解。在经中将集谛描述为:

诸比丘,此是集谛。
轮回之因即是贪,以情欲执著彼此,贪执感官享受,贪执有生,贪执无生。

在巴利文中,表示“贪取”的词语为“tanha”,在字面上的含义是干渴。对我来说,这个观念在小乘传统中成为一重要词语。这个词语直指我们一切苦受的根源。尽管小乘的学者承认“贪取”并非唯一的苦因,但是小乘的传统强调“贪取”或者“干渴”,认为那是苦受的主因。WalpolaRahula(小乘的佛教学者)称之为“最明显和直接的苦因”。在此,大乘所强调的重点略有不同。“贪取”固然被视为苦因,但是导致一切苦受的根源却是我们根本上的无明或迷惑。

这是很重要的,佛教修行人不要专执于此种教法乃是对的,彼种教法却是错的,或者此种教法更高深,彼种教法肤浅应被忽略。同样,修行人应该不舍弃任一佛法,不要说“这是大乘的法不合我的小乘根器”,或者说“这是小乘的法,我们是大乘佛子。”佛教中种种法门,无非是投合人们各不相同的兴趣和心理倾向。我们中有不少人把佛法当作工具来松弛忙碌的身心,他们即无时间也无兴趣去专研博大精深的佛教哲理。他们在佛教中寻找一种使生活趋向平和的方法。我们中另有一些人也许具足深入学习佛法的机缘,或者发愿将佛法教言实践到生活中去,他们想要学得更深入一些。遍通不同的传承,博取共通之处对修行人非常有益。然后,以共通之处作为基础,选择适合你自己心性和兴趣的法门。这也是对你最有助益的教言。

搜索问题不同的层面,我们能看清我们当下的苦受有一直接原因,但是这个原因后面同样有它自己的原因。我们经常在佛教的讲课中听到“众生的苦受以业力和迷惑为因”。当业力种子成熟之时显现苦受。业报归根结底由我们的迷惑引发。我们的迷惑又能分解为“贪和嗔”等令人痛苦的情绪,和根本的无明(痴)。无明(痴)是根子上的苦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妙音乐闻 回复 悄悄话 能否解释一下“贪执无生”的含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