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集谛-三类贪执(14)

(2009-01-01 09:14:46) 下一个


诸比丘,此是集谛。
轮回之因即是贪,以情欲执著彼此,贪执感官享受,贪执有生,贪执无生。

经文中,佛陀列举了三类贪执贪执感官享受,贪执有生,贪执无生。在藏传佛教传统中,我们学习这三类贪执的顺序稍有不同之处。

贪执感官享受

贪执无生

贪执有生

贪执感官享受

贪执感官享受是再明显不过的。事物能给我们带来兴奋和愉悦之感,我们住在一个被称为欲界的地方。在这里被我们的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诱导,一直处在耽于外境的危险之中。我们的心识不停地缘取色、声、香、味、触,它们充满了我们感观体验。当我们不得不与它们分离之时,我们的过思惟和回忆,那些事物在内心复活。尤其是贪执感观享受-诸如美食和嘉友-它们也许不能恒时常伴于我,但是从一种程度到另外一种,我们的心识甚至在睡梦中,都在不停地追逐那些令感观愉悦的事物。

如果我们检视这种感观贪取,我们发现正是它在鞭策我们这一生中的所作所为,也是它造就了如此之多的焦虑和忧患。几乎无时无刻,我们寻找下一个令感观愉悦的事物,这种作意正在驱使我们的行为。巴利文中的术语“贪执感官享受”kama tanha)尤其透彻如理通过观享受(kama)渴望(tanha),我们造作行为。因为贪取感观享受的作意从无明的心识中流出,行为的结果即是苦受

贪执无生

详细的审视贪执无生的意思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大乘和小乘的解释各有千秋。

在巴利文中,这种贪取被称为VibhavaTanha,一般翻译为贪执无生或者。阿姜‧苏美度看待贪执无生是一种毁灭事物的欲望,那些是让我们心里厌憎的事物。尽管贪执心可以在大乘佛教中找到相应的名词概念,大乘中的贪执无生主要是调生命最后一刻的贪执,称这种贪执为贪执迁流无常的蕴聚

这是至要关键的一点。贪执迁流无常的蕴聚可以是贪执于我们目前健康美丽的五蕴,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贪执迁流无常的蕴聚可以指厌恶抛弃这一迁流无常的蕴聚,当它不再能伺候我们,甚至于威胁到我们的生存。一般说来,我们贪取我们的五蕴聚合,因为它们是生命全部的所在。但在死亡的一刻,当生命终结无可避免的时候,由于我们强烈的贪取蕴聚合,从而厌憎死亡当下分解的蕴聚,它们拖滞了我们转生。这与小乘佛教中贪执无生对应

阿姜‧苏美度贪执无生为执取对事物的厌憎,这种观点仅从这一生的角度思惟,藏传佛教的解释延伸了这一概念,贪执无生包括在死亡之时,厌憎我们分解的蕴聚

贪执有生

在藏传佛教的哲学中,贪执有生乃是贪执无生自然而然续。当这一生终止、五蕴的聚合正分解的当下,我们心识中最强烈且细微的贪执是-贪执存有这就好比在我们即将起航到下一生之前,此生的飞机抛离了悬梯。

传佛教中的解释非常殊胜,细致到探索生命在轮回转世之间关键的链接点。当我们以后讨论十二缘起的时候,你会发现十二缘起中因果之间的锁链是如何将我们系缚在苦海中。十二缘起中的第十支即是有支这正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贪执有生贪执有生将此一生链接到下一生,决定了我们将体验怎样的转生,因此有支就象连接此生到彼生之间的一座桥

藏传佛教对“贪执有生”的解释侧重于下一生,然而阿姜‧苏美度描述“贪执有生”着眼于此一生,这也同样有价值。他解释说:“我们被贪取快乐的欲望所牵制,孜孜追逐富贵,或改造世界来求取功名。”        

请你扪心自问,我们需求朋友,是否也是另外一种需求,一种令我们感到自己有形存在于世的需求。不同的佛教传承解释贪取有生相差无几-同样都是贪执有支,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在于细微之处,大致要义相同。藏语中的See Say 被翻译成贪执苦海轮回,See 意指苦See Pa)Say意指欲望和贪取。我们最强烈的欲望是贪执存有的欲望,当死亡来临,这种贪执促使我们不顾一切得求取五蕴不要分解,若是不能,这种贪执转而令我们投入下一生的存有,我们因而流转于生命之流中,轮回延续无尽。从藏传佛教的角度看,前一个贪执,贪执无生,是心识求取五蕴持续地聚合,它抗拒死亡当下分解的蕴聚,而投入下一生,这份厌憎心属于的范畴,而后一贪执有生,属于贪心的范畴,它直接促成投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