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变迁中,鞋子的变化应该是最大的。拖鞋分凉拖鞋和棉拖鞋,一个夏天用,一个冬天用,这个变化不大。有一种凉拖鞋是“十字丫”的人字拖,从来没有用过。那种大众化的凉拖鞋,容易坏,也就是前面容易断。父亲也是修鞋高手,父亲就用工厂里的废锯条,放在煤炉子上烧红,然后把一块旧橡胶贴在鞋子的断裂处,烧熔,就粘在一起了。这样的凉鞋还可以穿至少2个[
阅读全文]
中学阶段,有过暗恋,但没有谈恋爱的经历;有过与自己喜欢的女生一起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但没有缠缠绵绵的花前月下。大学阶段,那是有过恋爱经历的(那时候叫扒拖),我在《我的大学罗曼史》里面讲过很多了。那时候,学校还是禁止谈恋爱的,但大家都不公开,属于“地下工作者”。一开始,男女同学都是在图书馆和教室里;晚自习休息时间,就可以看见双双对对在[
阅读全文]
1,生物学角度:蛇爬行,速度快,脱皮,皮肤滑,不易抓住,牙齿锋利,有蛇毒,躲在暗处,攻击性强。尤其是很多蛇是剧毒,一旦咬人,人们往往难免一死。由于女人心肠一般较软,很难是蛇的对手。2,成语典故:蛇灰蚓线、蛇毛马角、蛇盘鬼附、蛇蟠蚓结、蛇雀之报、蛇入鼠出、蛇神牛鬼、蛇食鲸吞、蛇螫断腕、蛇头蝎尾、蛇心佛口、蛇行鳞潜、蛇行鼠步、蛇影杯弓、杯[
阅读全文]
1.用一秒钟转身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2.明知道天要下雨就该带把伞,明知道不会有结果就请别开始!3.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4.诺言的“诺”字和誓言的“誓”字都是有口无心的。5.你在做什么?我在仰望天空。30度的仰望是什么?是我想念她的角度。为什么要把头抬到30度?为了不让我的眼泪掉下来……6.好想来一次安静[
阅读全文]
记得上小学之前,因为住郊区,一家人经常到市区大街上去看热闹,看那些人山人海(当时的城市人口不过10万左右),还有古城墙和西洋建筑。荆州古城墙是明朝重建的,解放战争时期被打得千疮百孔,改革开放后才花钱维修(还是陈慕华――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位女行长给的钱);而中山路上那一条街的西洋建筑,都是日本占领时的外国租界区(荆州当时是对外通商口岸)。[
阅读全文]
记忆中(小学阶段)最早的菜场,只有国营菜场。蔬菜品种不多,就是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莲藕、豌豆、四季豆、土豆、芋头、丝瓜、苦瓜、菜瓜、南瓜、冬瓜等等常规品种,有时候会有玉米,就觉得很稀奇。而肉类也只有猪肉,偶尔会有鸡蛋、盐蛋和皮蛋,而且都是凭票购买,似乎没有什么鸡、鸭、鱼,更不用说野味了(除非自己逮到,那是运气)。那时候[
阅读全文]
在老家,小时候最早喝过米酒,尤其是每年春节,母亲自己做。先蒸熟糯米,再用买来的“酒曲子”(即酿酒的酵母)混在一起,放进几层棉被里面“捂”几天,待闻到有酒香时,酒就好了。米酒好喝,从小到大,家里也一直有米酒;现在市场上也有的卖,多伦多也有。武汉很多餐馆还专门有“烫米酒”的特色餐饮,很能让人想起孔乙己烫酒的故事来。父亲喝白酒,但主要[
阅读全文]
人体的皮肤质量(好坏),包括:弹性、含水量、鲜嫩度、光洁度等等,而前三项与年龄和生活质量有关,而光洁度则是现代人最讲究的,这使得化妆品和美容业越来越发达。光洁度,主要就是斑点。一般来讲,斑点与以下因素有关:1,种族。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很大,它损害皮肤主要体现在形成黑色素和造成弹力纤维断裂上,这两种伤害是相互影响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色[
阅读全文]
天堂(或称天国)是什么样子?四季如春、阳光灿烂、天使飞舞、鲜花遍地、穿着名牌、吃着西餐、住着豪宅、洗着桑拿、开着宝马、叼着雪茄……这样的描述,是多数人对天堂的认知,是世俗媒体所创造出来的天堂(天国),却不是基督信仰中的天堂(天国)。即使是讲“天国近了”的基督徒,也不一定都了解什么是天堂(天国)。有些基督徒以为死了以后才进天堂(天国[
阅读全文]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