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族规矩
大年三十前一晚是小年夜,小年夜祭祖,大年夜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专心吃年夜饭。小年夜祭祖后有些家族会草草收场,但我家要正规地吃小年夜饭,据说当时我祖太太公很疼爱出嫁的女儿,在小年夜接女儿回娘家一起吃团圆饭,大年三十再送她回婆家去过年,这个传统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照这么说来,小年夜饭才是我家族正真的团圆饭呢。小年夜一家人要醒[
阅读全文]
四春联
做年糕这段时间,一些爆米花的小商人也时不时地挑着爆米花机来村子里做生意,在“搏!搏!”的声声巨响中,爆米花机喷出一堆堆雪白的米花,一些等不及的小孩会凑大人不注意,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急急忙忙地偷抓几把,跑远处与小伙伴们分享,欢欢喜喜地吃起来。我老家就在浙江义乌县隔壁,当时几乎所有的爆米花小商人都来自于义乌县。小生意,赚的都[
阅读全文]
三制作年糕
离过年一月许,家家户户开始自酿米酒,半月许,开始自作年糕。那时还没有制作年糕的机器,所有年糕都是手工制作。先把糯米粉与一般米粉混合,倒入一大蒸桶中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热气腾腾的米粉倒入臼中,叔叔伯伯们轮流抡起一只碗口粗一米来长的大木椿柱锤,凑热把熟米粉椿锤成一大块韧而有弹性的米粉团后,再把它放上一块洗干净的门板,大家七手[
阅读全文]
二年的期盼
我老家在浙东丘林地带的农村,那时还是在生产大队吃大锅饭的日子,秋天分到的口粮不足以越冬续到来年春麦收成时,所以平时总弄些辅料充饥。今天吃顿大米饭,过后几天就是清煮萝卜块加大麦面饼,或是玉米面糊配些野菜等。久不见油腥,总觉不饱,饥肠也总是辘辘的。“来顿有肉的饱饭多好啊”,经常这样想,但当时连这样想一下也是奢望,整个冬天,[
阅读全文]
过年
屈指算来,至今也已过了三四十个年了,有的年在老家与家人同聚,有的年孤身一人,在轮船上,在工作单位单身宿舍里渡过。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小时在老家农村过的年。俗话说年是给小孩过的,小孩无忧无虑,只有尽情享受年的欢乐而无生活压力,自然也就津津有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年的历史
据说,年是只吃人的怪物,在寒冬腊月出来掏乱,古代中国人[
阅读全文]
尾语
在白天,在深夜,时常会忆起这十二天的经历。每次忆起,各地的风土人情,一幅幅湖光山色城郊荒野的画面油然浮现在眼前;一张张接触过的脸,一幕幕所经历过的情景就是十几年后的今天也依然在脑海里清晰如故,呼之欲出,一切似刚发生在昨天。
一路走来,至今,不知经过多少个十二天了,都随风而逝而忘;只有这十二天仍深刻印在记忆深处。也许哪一天老[
阅读全文]
十二终点
第二天在天未亮时起身。等不了看日出,有点依依不舍地离去。中午穿越常州,傍晚时分到了无锡。由于单位已下班,不能注册报到,当晚就免费住在单位招待所,等第二天再办理一切手续。
自7月18日从西安出发,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灵宝,出陕西进河南。再从河南的三门峡到洛阳,偃师,郑州,开封,商丘进安徽省的亳州市。再南下阜阳,渡[
阅读全文]
十一江南水乡
那条柏油路好象会伸长一样永远都走不完,前面的村庄可见但又是如此地遥远。走一步下腹部就是一阵牵心的剧痛。为了减痛,只能弯着腰,一手紧压腹部一手推车。时间好象是如此的漫长,走那四十分钟的路程好象晕晕地走了一个世纪。终于到了村庄,找到诊所,买了我指定要的”十滴水”,加倍剂量地服下,在诊所的长木条椅上躺了一小时。那极难下吞的[
阅读全文]
十烈日下
身软软地骑了一个小时后来到一交叉路口,我懒得下车去查地图,正好看到有一姑娘骑在我前面不远处,于是追上去问路并交谈起来。原来她是高中生,暑假无事来晨运吹风,也正好与我同路。但交谈了不长一会不知何故她快骑到前面去了。看她远去的倩影心中不免生一些宛惜。不一会又远远地看她骑回来了,骑到近处居然斜插到我右边的车道对我说声”再见”,[
阅读全文]
九安徽乡村之夜
离开淮南市一路东骑,傍晚时分到了淮南与合肥中间处。七月夏收季节,早熟的稻田已一片金黄,晚熟的也还是深绿色的。远远望去黄绿相间,煞是好看。一阵风吹过,送来了稻谷的芬香和稻田被太阳暴晒后浓浓的暑气,呛得我一时透不过气。
一边机械地踩着自行车,一边欣赏田园风光。太阳在不觉间已从身后的地平线落下去了,暮雾带着夜幕从运处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