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风起深壑,秋叶舞商弦。 我在山头坐,静观秋月圆。
个人资料
山菊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05-10-07 05:23:03)


文章来源:jgmm于2005-10-07英文谚语100句(转)
Abadbeginningmakesabadending.
不善始者不善终。
Abadthingneverdies.
遗臭万年。
Abadworkmanalwaysblameshistools.
不会撑船怪河弯。
Abirdinthehandisworththantwointhebush.
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
Aboasterandaliararecousins-german.
吹牛与说谎本是同宗。
Abullyisalwaysacoward.
色厉内荏。
Aburdenofone'schoic...[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早上休息时,独自出去走走。新的工作地点环境较差,楼后是一些象仓库的建筑,倒是清静。走上一条长长的有点树荫的人行道,开始了每天的工间锻炼。佛州的阳光,四季耀眼,然而迎面而来的微风,已经有了淡淡的秋意。
路的尽头有一片草地,看中那片树荫,决定到那里练拳。草地软软的,还铺着夏天丰盈的绿。刚刚修剪过,斑斑点点地散落着仍然新鲜的碎草屑。深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5-10-06 17:59:16)
【山菊野语】***美国的‘铁饭碗’***(劳动节征文)不久前一个朋友被LAYOFF了一段时间,虽然没多久就找到新工作了,但HALF
MILLION的房子贷款,孩子上名校的学费~~~一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还是你们在政府工作的好哇,‘铁饭碗’!”朋友在电话里感慨~~~
有人认为,在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下,美国没有‘铁饭碗’之说。想了一下,好象
还是有的吧?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5-10-06 17:46:43)
【山菊野语】***奉子成婚---续老板阿福和梅超风***这事本来想老板不说,我也就当不知道。谁知道梅超风同志上周在发EMAIL时把姓改了,我们这个部门百来号人,阿福的姓独一无二,还挺扎眼。这下再装不知道就有点儿说不过去啦。于是给老板发了个妹儿:在哪呢?俺有事找啊。回说在老办公室哩~~~赶紧给我的TEAMMATE打了个招呼,驱车向城市的另一端开去。
先让阿福签了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10-06 17:42:44)
【山菊野语】***离婚结婚---老板阿福和梅超风***莫言爱热闹;大费喜‘闲话’;好爷好噱头~~~。咱今天也先安个抓眼球的题目,闲话几句同事MM渡假刚回就听来的新闻。
“有件事要告诉你”。我们去散步,她在楼梯上说完这句话,然后就等到我们出了大楼,踏上林荫小道,还四处张望了一下,才接着说:“梅超风跟我说她结婚了”。我心里马上一动:一定是跟我们老板。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章来源:龙少爷于2005-09-16我曾在爱坛说过,爱情就是一场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出国跟失恋也差不多。身处国外的人,总有那么一点淡淡的乡思乡愁萦绕在周围,时不时的还出来左右你的情绪。
想想出国的人,特别是原本国内有很好的工作的人,哪个不是单位里的顶尖高手,业务骨干,前程似锦?可一旦放弃这一切到了国外,就是从零做起,甚至变成残障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文章来源:""于2005-10-06 据说被称为世上最经典的15句话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2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4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5世上的姑娘总以为自己是骄傲的公主(除了少数极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10-06 16:58:34)

文章来源:jgmm于2005-10-06
黑格尔在《生命的哲学》里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被执行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人群中有一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
“看,他那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那个即将告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那老太太站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文章来源:安静于2005-10-05初到海外,语言无疑是最重要的生存因素。沟通无方,异国他乡的孤独感是免不了的。然而这种感觉在华人圈里依然存在,确是我始料未及的。
 
  初遇那群年轻的同胞,心里有一种放松的喜悦,毕竟可以不必卷去舌头说洋文了,有什么比母语来得更明白更亲切的呢?熟知竟不然,她们当中就只有两三人会讲国语,且也是半瓶子醋。其他人啊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侏罗纪故事】(1)那是个疯狂的年代。政治的魔术棒,在那片广袤而古老的土地上,把愚昧和盲从挑起并舞到了极至。那场‘触及灵魂的大革命’,波及了几乎每个家庭,造成了数不清的悲剧,留下了深深浅浅的伤痕。以至于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应运而生,红极一时。可是,很少有人提及或留意,关于那个时代的回忆,并不都是悲伤的。至少对于‘文革’开始时还是小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226]
[227]
[228]
[229]
[230]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