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始敬终

唉,吹嘘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个人资料
mychina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08-01-17 19:32:37)
从前听说过活佛但是从来没有见过活佛。自己虽然不是佛家弟子但是活佛对于我来说还是很神秘的。曾经见过的佛不是泥塑的就是照片上的。真正的活佛好像距离自己很远很远。
有朋友从美国回来给中国的贫困地区儿童捐书,重在掺和吗,我也就请这位朋友吃顿便饭。一大早就奔向朋友住的酒店。“我去带你见一位活佛”我这哥们神神秘秘的说。
从北京的大西北一直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8-01-12 15:28:26)
原先就喜欢吃肉,一直到现在还非常喜欢吃肉。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已经没有哲学家理论家社会学家动物学家对这个问题横加指责了。我也一直没有觉得我吃肉就很残忍。一直到有一天,我在北京的餐馆里看到大堂里的鱼缸里养着待吃的活鱼,才感觉到人类的吃是那么的残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条鱼,和其他同伴被圈在一个注定逃不出去的笼子里。每天都有异类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1-09 22:53:42)
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原生态突然流行了起来。一时间原生态歌手红遍祖国大地。每年一度的全国的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民族、美声和通俗之外,奖项中又加了个原生态。我自己不懂什么是原生态对原生态也没有什么概念。人家唱我就听反正民族美声通俗特有特色,再加上人长得漂亮妆化得合理我就欣赏呗。反正我一不是评委二不是参赛者我一点儿都不紧张。一年一年的新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1-08 23:12:37)
据广大人民群众反应,我烙的葱花饼是天下最好吃的饼。中国房地产界大鳄中烙饼烙得最好的景总就是我嫡传的弟子。(每次景总遭到吃饼人沉重表扬的时候,总会腼腆地提到我阿牛是他的师傅不过没有怎么教过他意思他是自学成才的)每次我回到美国,虽然不一定有接风的面离开美国时也不一定有滚蛋的饺子,但是,每次回中国之前,我都要掳起袖子卷起胳膊烙一次葱花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1-07 09:04:41)
张斌:最近大家都在说张斌,褒贬不一。因为同在北京,张斌又是CCTV-5套的名嘴也常参加有关奥运会的各种活动的主持因此我同张斌有过数面之交且交情不错。张斌,一米八几的大个子比我还高,戴个眼镜文质彬彬的,主持节目的时候张弛有度得心应手比建宏健翔沙桐等人强多了。应该是我见过的主持人里最丰富最有经验最好的主持人了。喝酒吃饭也聚过若干次。张斌不是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07-12-29 13:05:29)
从小就经常听我姥姥叨叨:有钱不买半年闲。
这可是勤俭持家的一句经典的格言。我妈妈二姨舅舅包括我老爷等人都恪守我姥姥的治家格言,从来不买什么什么闲半年以上的物件儿。到了我这一辈儿就经不住诱惑了。在国内的时候有姥姥经常唠叨着,还没有买过什么破格儿的东西。自从到了美国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诱惑也多了于是就买了很多很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07-12-26 22:50:56)
在北京经历过沙尘暴,那真是壮观!
从飞机上看北京的沙尘暴是昏黄一片,视野之内全部被浓浓的沙尘暴给笼罩了:看不见山川、看不见河流、看不见人烟、更看不见地面。北京,在沙尘暴的包裹之中无影无踪。飞机只能在万米以上的高空盘旋,无奈地看着被沙尘暴蹂躏的北京,调转航向到其他机场落地。
从北京城里看沙尘暴:早晨起来所有的汽车都被蒙上了一层厚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又有人惊现了:石景山区赫然树立着“外国人不经允许不许超越”的牌子。太无聊了吧!太无知了吧。这样的牌子不是现在就有的,自从1949年就有了,不光是石景山,井冈山、太行山、王屋山、峨眉山哪里都有过这样的牌子呀。有什么可稀罕的又有什么可惊现的呢?

最近时常有人哗众取宠;惊现这个惊现那个的。
大连游泳池惊现众多美女穿三点式游泳。(你家人游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7-12-21 23:34:04)
没有细数我家的这棵圣诞树买了几年了,反正是有年头了。(买这棵圣诞树的时候想的就是一劳永逸没有想每年都在这个节日里给一颗无生命的树花钱。)每年圣诞节前把它给装起来,DECURATING得花枝招展的象个要过门儿的新媳妇,等过了圣诞节再把它给拆了装在大纸箱子里闲置在车库里一年。就这么点儿事儿年复一年的还挺忙活。
今年从北京回来得算早一点儿。圣诞树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情调”,这个大词儿在我脑海里萦绕已经很多很多年了,虽然现在已经是学富五车了,但是,我还是拎(拎:上海方言用词儿以显示我的确学富五车)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情调。”从小就听别人说“情调”,谁有“情调”,谁没有“情调”,谁很有“情调”,谁很没有“情调”,我一直处在对“情调”的崇拜和憧憬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我总希望给“情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
[326]
[327]
[328]
[329]
[3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