蝤蛴,音qiúqí。蝎虫;天牛的幼虫,天牛科。黄白色,身长足短,呈圆筒形,丰润光滑洁白,借以比喻妇女脖颈之美.又如:蝤蚓(蝤蛴与蚯蚓);蝤蛴项,蝤蛴颈(即蝤蛴领);蝤蛴领(比喻女子洁白丰润的颈项))。《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清人胡稚威咏燕女,中云:“蝤蛴[
阅读全文]
吾作书惯用颓锋,不喜用新笔。故小字粗拙,大字朴茂。新毫起落行收太利刹,虽多姿媚,但过于跳荡。山谷所谓“仲由未见孔子时气”。
以生宣入书韵足(胜于半生宣),而墨干后纸皱,须湿裱方得烟云之意。(熟纸墨无氤氲,如同嚼蜡,不宜书)
画家取笔法于书家,书家取墨法于画。(笔法为阳,墨法为阴,故书画亦为阴阳之道也。)
[
阅读全文]
禾柴土灶早添烟,
紫芋麦芽黄蜜煎。
香漫茅庐馋幼口,
谁家腊月不忙年。
*
昔时乡村年关在即,户户点炊燃灶,煮芋熬糖,香风比邻。
但见薯汁过滤成糖水,倒入铁缶之中文火慢煎,愈冶愈浓,搅拌不停直至挂住锅铲,欲滴不滴,方釀得蜜,乡人称之“熬糖稀”。
孩童们雀跃于锅台边,时时张口伸舌索尝。虽贫寒人家,其乐融融。内俱可亲之人,[
阅读全文]
羚羊挂角,本义是指羚羊夜宿时,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用该词语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关于羚羊挂角的出处,最早见于《埤雅·释兽》:
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说: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阅读全文]
明·冯梦龙《情史类略》载:
坡公又有婢名春娘。公谪黄州,临行,有蒋运使者饯公。公命春娘劝酒。蒋问:“春娘去否?”公曰:“欲还母家。”蒋曰:“我以白马易春娘可乎?”公诺之……
春娘敛衽而前曰:“妾闻景公斩厩吏,而晏子谏之;夫子厩焚而不问马,皆贵人贱畜也。学士以人换马,则贵畜贱人矣!”
遂口占一绝辞谢[
阅读全文]
韩偓(约842—约923),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晚唐五代诗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满座皆惊,李商隐赞其“雏凤清于老凤声”。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著有《玉山樵人集》。
韩偓暗藏金莲之烛。唐宋时,宫廷御用的蜡台通常用黄金雕刻成莲花形,因此[
阅读全文]
筒中拾一支北大荒草笔,五十年来作书扫画用,管裂毛散,
虽濡墨而锋不聚,但爱其古陋厚拙,遂试书来如影随人,小诗二首云:
其一
寒声两岸虫,秋怀千顷荻。
雨断月初明,孤蓬犹滴沥。
其二
春降已多时,万条犹不发,
江南音渐消,海北风吹骨。
[
阅读全文]
率笔作书,以金石之厚重,翰札之姿媚,墨色之变化,虚实之相间;
既得全局之气韵,又有细节之精微。
至此,性情之外,书家之能事毕矣。
岁在甲辰岁暮整理旧作并记小艺
西邑思泉
[
阅读全文]
散珠坠玉滴窗谣多事古琴闻一宵碎梦五更萍迹乱于无人处上青霄*梦行云巅足下烟岚浩渺遮断人间蓝波青埂有异鳞怪兽隐现不可躯近远处恍惚戏水声惊见人影即醒甲辰腊月初一晨枕记[
阅读全文]
九种竹,意思是很多种竹子。九是数之大者,亦引申为多数。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十样笺,十样蛮笺的简称,指古代蜀地出产的十色笺纸。
五代·齐己《白莲集》有《谢人惠十色花笺并棋子》诗:
陵州棋子浣花笺,深愧携来自锦川。
海蚌琢成星落落,吴绫隐出雁翩翩。
留防桂苑题诗客,惜寄桃源敌手仙。
捧受不堪思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