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袁树《过吴门》云:
“传闻近日选花枝,百两缠头费莫支。
争及当年吴市好,一钱便许看西施。”
传说,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勾践的越军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被吴国军队击败,溃退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继而又遭吴军围攻,被迫向吴王夫差求和,勾践带着妻子和范蠡入吴做了奴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三年为奴生活结束获释后,他采纳了谋臣的美人计,想利用吴王好色淫荡的弱点,献上美女以惑其心,从而乱其政、祸其国,当时才十四五岁的西施,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在越地遍寻美女的勾践选中。
在西施进京途中,沿途百姓为一睹其风采,常闹得交通拥堵,行进十分困难。护送西施的相国范蠡看到这种情况,便让西施暂住在路旁的一座小旅馆里,并四处贴出告示:“欲见美人者,付金钱一文。”
结果愿意花钱饱眼福的络绎不绝,以至“设柜收钱,顷刻而满”“留郊外三日,得金钱无算”。事后范蠡将这些钱悉数上交国库。这便是典故“西施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