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

我妈妈在2010年83岁时写了一篇《我的一生与家庭》,现发表出来,怀念母亲。
正文

我的一生与家庭(第四部分)(2)

(2025-11-15 12:30:27) 下一个

    到四月份, 是我参加工作一年的日期, 干部司给我定级, 为行政22级, 月工资是190工资分(约合当时的47元), 我仍是每月10元钱寄往苏州, 给他们作为家用; 就在这时, 北京对吃粮问题有了规定, 要按定量发给粮票, 细量还要有限制, 每人每月只能供应8斤白面, 粗粮没有限制(大米算是粗粮), 这条规定对南方人来讲是毫不相干的, 而且那时的定量也足够吃了, 因此, 也就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随之而来的是棉布也要定额购买了, 在执行之前, 机关里曾召集大家开过会, 说明为什么要限制购买的原因, 故在市面上有不少人在排队买布的时候, 我们都能主动的不去排队买布。 都知道这是国家的规定, 一定都要照办, 没有一人去违反规定。

    为了开展工作, 科里开科务会议,并邀请分管统计工作的付处长来参加共同研究, 按统计工作的程序是分三个阶段; 一是收集资料, 二是整理资料, 三是统计分析。 第一阶段是可以通过报表形式解决需求, 第二阶段是可以在办公室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整理, 第三阶段是统计工作出成果的阶段, 是统计工作最重要的阶段, 可是单凭数字是说明不了问题的; 孟子玉处长讲:“什么叫做统计分析? 我看就是数字加情况”。 这一言如同九鼎, 大家都把“数字加情况”当成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了。 通过报表,数字是有了, 情况如何取得呢? 在统计报表的文字说明中可以表达一部分, 但当时各单位做得远远不够, 因此, 对基层单位如何写好统计报表的文字说明就成了那时的迫切任务, 这一点,必须取得经验后进行推广,才能满足需要。

    取得经验就要进行试点工作; 科里选了沈阳电线厂为试点单位, 原因是: 沈阳电线厂是苏联设计的141项中的一个单位, 也是一机部的重点建设单位, 而且它是改建单位,情况比较特殊, 能说明问题; 既然明确试点单位,部里就要配合专业局派人去蹬点, 沈阳电线厂是属电工局管辖的厂, 我是分管电工局的, 理所当然这任务是我的, 但两位科长都怕我难以完成这一重大任务, 就叫一位同科工作而经历较长的黎杰(黎杰原本姓李,解放初期工作需要改姓黎)同志配合, 并和电工局的一位统计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到沈阳后, 住在东北办事处的招待所内, 地点是在沈阳铁西区, 那个铁西区, 一眼望过去, 真是烟囱像森林, 空气中全是煤炭烧的黑灰,是个重工业基地。那里的人, 全是穿的黑色衣服, 因为灰大, 出去一次, 回来时必需要洗脸, 晚上, 洗干净后睡觉, 第二天早上起来, 鼻子里还全是黑灰。 但为了工作, 这一些微小的困难也算不了什么。

   到沈阳电线厂后, 由于是上级机关——第一机械工业部下来的同志, 深得该厂领导的重视, 召集了厂内全体统计人员, 共同研究如何写好统计报表的文字说明问题; “数字加情况”怎样取得? 前者是有规定的办法可以得到, 后者呢? 大家分头到处去打听; 即到现场去了解, 向专业人员去采访,发现施工进度受到影响的时候, 就是最好的机会, 了解其原因后就是一个写文字说明好材料。 这样一天天地随同厂里的同志在工地上转来转去的, 一直搞了两个月, 总结了几条经验: 一是要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二是统计人员要做好统计服务必需要熟悉业务, 三是情况一定要与数字相结合, 一定要及时如实的反应情况和存在问题, 四是从数字中去找出矛盾, 然后再去核对情况等。 最后写了一份试点工作小结, 回来向领导交了卷; 以后, 这份小结曾上报国家统计局, 同时还被刊登在一机部的内部刊物上。

    在沈阳工作的时候, 感到同来的黎杰同志对我非常关心,照顾很周到,开始我认为他是配合我工作的, 也就无所谓; 有一个星期天, 我们一起到沈阳北陵公园去玩, 见到那里的树上有不少吊吊虫, 我因怕它就躲避着走, 黎见我怕虫, 就拿了一条虫来吓我, 闹了一场, 反而产生了感情, 我明知他曾经从小在家成过娃娃亲, 但已解除了; 他为人忠厚老实, 不会有三心二意的, 又是复旦大学的校友, 不求有多大的发展, 能共同在一起平安的过一辈子就行。 就是这个主张, 却定了爱情关系。 由于我两人都有家庭负担, 商量后的处理办法是:在两人的工资收入中,扣除各自寄回家的钱外, 每月仅能剩下七、八十元钱。 为了要结婚, 总得添置一些衣物, 只有在平时的生活费用中, 精打细算, 尽量节省, 积累数月, 才能在大栅栏的百货公司内, 为两人定做了一件卡褀布的褂子和一条呢子裤子, 买了一双皮鞋和一些必要的餐具、茶具等。物品准备齐了, 计划在春节假期结婚。

    工作上, 科里感到在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的计算方法上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定, 但对各基层单位是如何计算的还不太清楚, 选择了三个新建单位——洛阳拖拉机厂、洛阳滚珠轴承厂和洛阳矿山机械厂, 因为这三个厂都是苏联帮助设计的141项中的重点厂; 叫我出差去摸一摸这三个厂是如何对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进行计算的; 我把这事在与苏州通信中告诉了他们,父亲回信讲, 我是在周游列国, 可与欧阳修媲美;我想: 父亲所以这样的认为, 可能是在我们子妹中以我走的地方最多。

    到年底了, 为了抓好年报的质量, 各重点厂的统计质量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厂的投资总额达到全部投资的80%以上,故必需去检查和帮助它, 我们科内的部分同志结合各个专业局的统计人员, 组成几个工作组分头前往各地; 我和一局(通用机械局)、二局(机床厂主管局)、三局(重型机械厂主管局)的同志, 一共四人组成一个工作组, 由我任组长, 分工到沈阳和大连两地, 去协助搞好各重点建设单位的统计年报工作; 过了1955年的元旦节后就立即出发,那时我是拿了一机部的介绍信, 以工作组组长的身份, 到规定的重点厂去工作, 所到各厂都是由分管统计工作的副厂长接待, 首先是召集全厂各部门的统计人员开会, 由我拿了事先准备好的讲稿把搞好统计年报的重要性及各项要求讲述一遍, 然后让大家讨论, 他们所提出的问题, 由于有负责的厂长在场, 故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因此, 这些单位的年报都能做到全面、正确、及时地上报。

    完成任务回到北京已是1955年1月中旬了, 得知黎杰同志已把新房联系好了, 是在前门大街王皮胡同庆祥客店内, 只有半间小屋子, 仅能铺一张床、放一张小桌椅、和一个脸盆架, 就急急忙忙准备了一下, 于1月21日在前门区政府登记结婚, 拿了20元买糖果,简单的办了一个结婚典礼, 这天我的同班同学陈炫等人都来了, 他们还送来四样礼物:花好月圆的团圆镜一面、茶盘一个、花瓶一对和枕头套一对;(前两项现在尚留存, 放在樟木箱内) 我俩各顾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把行里拉到一起就算结婚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