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
07.2025
缘起
为什么又去大铁?不是说再也不玩大铁了吗?
….eh,为了吹牛更有底气!
我不是瞎说哦。以前铁友们劝我打大铁,说只要打个大铁就可以吹一辈子牛,我以为是他们的夸张说辞。因为华人谦虚,即便打了大铁,也不会吹一辈子。 直到2023年底我悄悄来到注册大铁的网页,才赫然发现打个大铁就有“吹一辈子牛的权利”居然是铁人官网的官方宣言!Sorry,我的铁友们,误解了。当我去年九月在马里兰完成我的第一个大铁时,我才知道大铁和半铁的三个微妙区别:1). 半铁赛前只发T恤和背包,赛后发奖牌和完赛者帽子;大铁赛前发背包和(赛后可以高挂炫耀的)旗帜,赛后发奖牌,完赛者帽子和完赛者长袖套头衫。2). 大铁的广告文案里,堂而皇之地官宣,“吹一辈子牛的权利/A lifetime bragging rights”,半铁没有。3).大铁冲线的时候,广播员会大声宣布, “Zhinong Gao,Princeton New Jersey, you are an Ironman!”, 半铁的冲线官宣只会说前半句,因为半铁完赛者不是Ironman!(半铁完赛者不是Ironman,半铁完赛者不是Ironman,半铁完赛者不是Ironman,即便打四个半铁也不是ironman!)
大铁旗帜
大铁广告
半铁广告
去年九月刚打完马里兰大铁,杨高兴教练突然就把我拉入北美铁三群,打过四个半铁都没拉,这一拉我以为这是铁人才够资格加入的群,颇感自豪。因为是铁人小白,潜水观察了几天,发现露脸发声的个个大佬级的打铁人,要么打过十几个大铁,要么十几年前就打过大铁,参加的还是特别有挑战性的铁人比赛,有些赛场甚至已经成为历史。美国每年有近40个半铁赛事,只有8个大铁赛事,而平淡无坡的马里兰大铁几乎就在鄙视链的最下面。吓得我大气不敢出,只能默默看着真正的高手们云淡风轻地“过招”。 我想怎么着也得打个有难度的大铁才好在这个群里混吧?都说离家六个小时的IMLP是美国大铁前三甲之一,打个IMLP咱是不是就可以从铁人的小孩桌挪到(末端的)大人桌? 加上当时IMMD完成的比较轻松,(赛道平得非常初级者友好,只要耐力足够就可以安全完赛),没有PTSD的三叔就有点蠢蠢欲动。研究了一下赛道,游泳在平静清澈的镜湖/Mirror Lake,跑步有1000呎爬升,也不是非常可怕,就是骑行有近7000呎爬升。单独完成112迈/7000呎爬升的骑行我也没问题,但是从游泳算起,要在10个半小时内完成骑行,也就是排除游泳+换项的两个小时,我必须在八个半小时内完成大爬升的骑行,这个是有挑战的,不过,这是力所能及的挑战/it's doable,于是,趁着新晋铁人的兴奋劲,9/30/2024我默默注册了我的第二个大铁。 万一我真的顺利完赛了,那吹牛不就更硬气了?
PS:后来消息在普林铁友圈不胫而走,曾经一起参加过宾州欢乐谷半铁的伍卫和康教授两个大铁先锋脚底板正痒痒呢,看我这个大铁小白居然报了IMLP,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行列。虽然他们也决定参赛了,但是怎么把“又要去大铁”这个消息告诉太太颇是费了些心思。据说,康教授动员了一大群亲朋好友(包括我)劝说太太,最后终于成功让太太松口开恩,同意放虎归山了。 具体咋说的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康教授不久就又升级了一辆铁三车/Tribike。
训练
本来游泳是我的最短板,自打破了每游必抽的魔咒,抽筋很少再现,不过泳速也没提高。2小时完赛肯定没问题的,于是就维持常规的游泳训练,每周到游泳馆游三次,每次2000-2500米。直到天暖和了的六月才又去茶湖训练开水游。经过第一次大铁的洗礼,身体素质果然大有进步,茶湖的开水游,第一次六圈/2400米,第二次八圈/3200米,第三次十圈/4000米/2h,打个大铁够用了(3800米/2小时20分)。
爬坡骑行是我今年的重点训练项目,主要是训练铁腿,防止比赛时腿抽筋罢工(铁臀早已练就)。春天来临后,从三月份起,每个周末,天气好时和路车队群骑;刮风下雨时,只要不是瓢泼大雨(看预报的雨量,几毫米就不碍事),就自己去酸山爬坡。当然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毛毛雨陡变一阵瓢泼大雨的时候也经历过。每次骑行60-70迈/4000-5000呎爬升是常态。从三月到六月底,一共骑了15趟酸山,其中,临近比赛的两次长骑,一次100迈/爬升5900呎/7小时40分,一次100迈/爬升7000呎/8小时20分,让我觉得到赛场打点鸡血,顺利完赛应该不成问题了。 最没想到的是在雨天练就的控车技能,在比赛那天的瓢泼大雨中给了我镇定的勇气,临危不惧,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真理也。
对铁渣渣安全完赛的目标来说,跑步在大铁里最没有压力,六个半小时完成一个马拉松,快走都能完成。 值得说道一下的是,5/31号的Cayuga50公里越野赛,我是把它作为大铁训练的一部分看待的,如果在50公里(30迈,比马拉松多四迈)/8000呎爬升/11小时内结束的过程中,腿不抽筋,那么大铁那天也应该没问题了(铁渣渣的出息 )。结果那天的天气出乎意外的凉爽,我八个半小时轻松跑完。赛后我想如果再严肃一点,七个半小时也是有可能的,这大概可以归功于三个月骑车爬坡练就铁腿的缘故吧。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不已,原来打铁和越野还可以相辅相成,那么三叔以后就可以左右开弓,打铁、越野两不误啦!
探路
7/18周五早晨四点起床整理行李。八点去上了半天班,下午一点出发,晚上差不多八点才到330英里外的纽约上州宁静湖/Lake Placid的旅馆。太累了,胡乱在附近餐馆吃了些意大利面,不到九点就回旅馆睡觉了。
7/19周六早晨五点醒来,天已亮了。拿着骑行装备下楼,骑车巡路去也。早晨气温才50F多度,手指冻得生疼。一个多迈骑到了镜湖边的比赛起点,沿跑步路线骑了一遍。(跑步和骑车的路线比赛时需要再重复一遍。)跑步路线有点像E型,到每个支叉口,都要拿出手机地图确认一下方向,一个半小时骑完路线,心中有数了。回到旅馆停车场,又开车沿骑行路线走了一遍,除了前10迈有点坡,第10-30迈的20迈几乎一路下坡,坡度有点陡,让人爽得要飞起。而后近30迈就开始起起伏伏一路爬升,尤其最后15迈,是没有停顿的爬升。3000呎的爬升平滩在30迈里,感觉坡虽然没有酸山的大坡陡,但从没骑过这么长的坡,也许这里会是明天的一个挑战。
巡路完毕,刚好九点,到会务中心报到取bib. 恰W2在群里吆喝吃午饭,就约了一起大吃特吃了一餐油腻的墨西哥大餐。席间交流,才知道每个大铁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式,这里下午三点之前需把自行车和装备袋送到转换区。
饭毕,匆匆回到旅馆整理装备袋/gear bags,赶在三点关门前送到指定地点。
然后又到湖边试水。这是每赛必做之事。可以预知水温,味道,浑浊度,波浪大小,做好心理准备。
以前听人说镜湖湖水清澈,湖底有缆绳,可以不抬头一直往前游。下午试了一下水,发现就那么一条缆绳(栓浮标的金属缆线),还得靠近了才能看见。把我的美好想象全打破了,原以为湖底好几条泳道,湖水清澈,埋头游泳就行呢。以前的人咋传的?/or 我咋想象的?我想得太美了。事实是湖水虽比茶湖清澈多了但还是浑浊不见底,如果不想被踢,离缆绳远了,看不见,那么依然需要鳄鱼眼看方向。幸亏下午下水试了一下。
水下缆绳(网络借图)
傍晚,在旅馆吃安妮做的西红柿鸡蛋面。是的,这次大女儿即当司机又当厨师还当摄影师,是我的强力后援团!以前妹妹Sophia和我一起跑过两个普林半马,安妮从来没有参与过我的任何户外运动,这次叫她来,就是想让她见识一下铁人三项的魅力,看看形形色色的运动员为同一个目标努力拼搏的场景,这些所见所闻势必会对她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好高兴,她真的来了。
今天阳光灿烂,明天天气预报降温、下雨,从上午十点一直到下午四点。山区的气候真是说变就变,只要不打雷,赛事正常举行,那它就是最好的天气。
一切就交给主了,愿我安全完赛。
比赛
早晨四点起床,吃了两个硬面包圈/bagel,喝了一罐蛋白水,洗漱整装完毕,差不多五点,叫醒了安妮。安妮虽然疲惫但还是默默起床迅速洗漱完毕。五点半开车来到了起点附近街边停车。
到转换区,把两瓶饮料和康教授送我的大力丸装到自行车上(恰好碰到摄影师),又检查了轮胎气压,一切无误,出转换区,放了两瓶可乐到骑行中点补给站。
这时已经六点了,人群已经汇集在了湖边的出发区。不过我不急,职业/精英选手6:20出发,我的配速区(1:41-1:50)大概7:00才能下水。 于是又排了20分钟队,释放了一些紧张产生的毒素。 这时精英已经出发了,我开始不慌不忙地换胶衣,安妮帮我拉好拉链,又照了好多出发前的照片。6:58,终于轮到我下水了。
湖里真拥挤,这时第一圈和第二圈的人流已经叠加在一起,没有选择和犹豫,俯身投入了滚滚洪流,向着前方的黄浮标游去。女儿在岸边拍到了几张我刚出发时游泳的照片,我问,“你怎么知道那人是我?”,她说,“你的眼镜戴在帽子里耳朵露在帽子外。”哈哈,真是。大多数人的游泳帽盖住了耳朵,难道是怕耳朵进水?我不能盖起耳朵,那样我会觉得耳朵堵了,周围的声音嗡嗡的,很快让我晕头转向;耳朵露在帽子外面,呼吸声和水流声像隆隆战鼓声,让我清楚感知周围的状况,越游越笃定。 本来我一直是戴在帽子外面的,今天人多拥挤,怕出意外,就听了建议,戴在帽子里面了,这样即便碰撞怕打撕扯都不易弄掉泳镜。排队时看见不少人也这样戴。
游了100米到了第一个浮标位置,忽然看见水下的缆绳,心中一喜,既然游在这个位置了,那就顺着缆绳往前游呗,反正泳镜戴在帽子里,我不怕挨打。于是在第九个浮标转弯前再也没有抬头看方向。埋头苦干,只感觉周围人流涌动,有人拍我,有人抓我,有人踢我,好在稍有接触就又离我而去,每个人都能见缝插针往前游,我也能看见前面摆动的双脚,他们该是游第二圈的快鱼。 游到第一圈最后一个浮标时,我踩水立身看方向,忽然左大腿开始筋挛,我立刻恢复爬泳状,心里异常平静,过去几年水里抽筋对我是家常便饭,我经验丰富。我想最后一百米,就是拖着两条腿我也能游到岸边,(IMLP的泳道第一圈结束要出水跑几米再次入水),两条腿停止打水,靠划水前行,心里默念放松放松,渐渐感觉筋挛部位松弛下来,我轻轻摆动一下大腿,可以了。呵呵,咱可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折戟镜湖啊。很快出水了,喝了一杯志愿者递过来的水,停下来靠边做了几下腿部拉伸,看手表用时47分钟,比我预计的快多了,心中一喜,看样子顺着缆绳不抬头游就是快啊。又一头扎进水里,开始第二圈。这次我一开始就顺着缆绳游,这时人流少多了,偶尔有零星的碰撞,就这样心无旁骛地一个浮标一个浮标往前游,顺利完成游泳任务。用时一小时43分,是我开水游以来最快的一次。 事后分析,不抬头是原因之一,但第一圈比第二圈快了九分钟,就应该是赛前大牛们说的跟游/drafting效应。看来近朱者赤近强者快,和强者为伍,我也变强了。
出水了,欢迎我们的是扒衣大队,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6hi4AdTxK/?mibextid=wwXIfr我太喜欢这个环节了,平时自己脱胶衣需要两到三分钟,有时候脱裤腿还能让自己抽筋,在扒衣大队的帮助下,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几十秒时间,就可以背起胶衣往前跑了。 惊喜地听见安妮在栅栏外喊我的名字,还在给我录像,顿时喜笑颜开,姑娘没有回旅馆补觉,表现不错。
和往常一样,换项我从来都是从容不迫,擦脚,穿袜子,穿鞋,再穿骑行服,擦防晒霜,再戴头盔,穿手套,穿戴完毕,还要喝一罐蛋白水,才起身去推车。 越是大赛,越不能丢三落四,八个多小时的骑行,不补充点能量,不擦防晒霜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出得拱门,Katherine在栅栏外打招呼拍照,停顿了一下,笑了笑,骑车扬长而去。
路上骑行的还不少,在平路上零零散散的,一到上坡,前面的慢下来,我就能一一超越。Again,此时此刻,“我是渣渣中的佼佼者”。 一心想着到后面的大下坡爽一把,前面十迈起起伏伏的坡路就不知不觉骑过去了。好巧不巧,快到下坡了,天开始下雨了,起初的蒙蒙细雨越下越大,加上骑行产生的风,用“凄雨冷风”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本来想爽得飞起的大下坡,也不敢直冲了,从一开始就捏起了双闸,让车速时刻控制在我手里。期间,精英骑第二圈的飞车在雨中嗖嗖地超我而去,艺高人胆大,信矣。不过毕竟是长长的下坡,骑得挺爽。 过了下坡,雨也停了,记得40多迈的时候,远处的天空还出现了一片蓝天。到这里用时不到三个小时,我心里盘算,这样不到四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第一圈,八小时骑完没问题啊。不料这最后的十五迈确实有点费劲了,有些貌似平路其实是缓上坡,不使劲踩速度起不来。骑了一阵,里程没增加多少,时间却大块大块流失,我有点急了,一路咒骂一路使劲,这漫漫长坡真是折磨人啊! 直到最后两迈,才爬完第一圈的大坡。 OMG,差不多四个小时了,下一圈我得打起精神,不可掉以轻心,否则真有可能DNF。骑到起点处,安妮在大声喊我,边录像边挥手,我笑了笑继续前进。
第二圈,但凡能争取时间的地方我一刻不敢放松,下坡能加速我还是狂踩。没想到刚才天将放晴的天空,到了大下坡又下起大雨,…..,老天真给力!这回的雨一直下到快骑完才结束,是真正的凄雨冷风,在雨中艰难爬坡的时候,对面行驶的车辆不停鸣笛致敬。我心想也就铁人了,否则谁在大雨天骑爬坡呀。最终8小时16分结束骑行,总用时10小时12分。比我的DNF关门时间提早18分钟! 乌拉! 这个大铁稳了!
雨中补给,吃了一颗大力丸
既然稳了,换项的时候我就更加不慌不忙了,本来就是换双鞋的事,我坐下来换了鞋,又继续好吃好喝一阵。我问义工,外面出太阳了吗?他说是,我就戴上了墨镜。成功在握,何必在乎那分分秒秒。最后花了差不多15分钟才跑出帐篷。
又看见安妮举着手机在出口等我,喊我,姑娘脸上也泛着激动的光泽,看样子铁三的魅力终于感染了她。我们本来的约定就是看完我下水她就可以自由活动,可以逛街,可以回旅馆睡觉,只要看我快结束到终点接我回旅馆即可,现在看来,她一直都在追踪我的动态,关心着爸爸的行程。第一圈跑回来时她还在这里给我呐喊加油,然后就去终点等我了。好样的,爸爸的小棉袄。
这时候的跑道很热闹,第一圈和第二圈的人群混在一起,耳边不是传来冲线的响声。开赛10小时到14小时是大多数铁人结束的时候,也是赛场最热闹的时段,这时候,雨过天晴,夕阳正好,观众也迎来赛事的高潮,呐喊和欢呼声不断。
前两迈是个大下坡,我跑得有点晕晕乎乎,深一脚浅一脚的,总觉得身体哪里不对劲,像中暑可又不应该呀。回想骑行这180公里,只喝了不到两瓶饮料,难道是脱水了? 也许是吧,虽然是下雨天,毕竟骑行了180公里,我都能闻到头发里出汗的臭味了。如果不是脱水,我还真不知道怎么会晕乎乎的。于是在两迈的水站,停下来,往头上浇了一杯水,又连续狂饮了三杯水,一杯可乐,上了一趟厕所才又继续前行。 果然,晕晕的症状消失了,大脑也清晰起来,路也“变平了”。 这样一直跑,一路喝可乐,跑过五迈的转弯处,跑到六迈时,状态越来越好,说不定不用六个小时,五个小时就能跑完。刚想到这好事,就遇到坡了,爱惜力气的我,立马改跑为走,反正已经是渣渣了,再渣还是渣。就这样,下坡就跑,上坡就走,跑跑走走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40分钟,“跑”完了第一圈,这时候晚上八点一刻,太阳快要落山了,暮气正浓,看着跑完第二圈的人右转去冲线,而我还要左转继续下一个半马,心里好生羡慕啊。 路边的啦啦们依然热情洋溢地给我们这些慢腿加油,心里又好生感动。
从第二圈起,左脚趾起泡了,我能感到火辣辣的疼,唯一的原因是我穿了双没有跑过马拉松的鞋。赛前还在犹豫是穿黄色Saucony还是蓝色Hoka,往年都是Saucony,但新鞋是黄色,好像不配衣服,Hoka颜色挺好,只跑过半马距离。后来犹豫了一下,反正是慢跑,跑过半马就没啥问题吧? 就选了Ironman官方合作品牌的蓝色Hoka。不幸的是,我的违背原则的侥幸选择果然导致了悲催结果。那还能怎么办呢?忍着呗,反正都到这地步了,走也要把最后13迈走完。 事实上,这时候赛道上大多数是走路的人,心理和我一样,反正走也能走完,急啥? 天黑了,转弯处有临时路灯,义工给黑暗里行走的运动员每人一个荧光脖圈,免得我们相撞(?)。 我还是下坡就跑,上坡就走,是跑道上不多几个还在跑的人。 跑到20迈的地方,天空突降一阵暴雨,大概下了15分钟,把人浇了个透湿。不过我倒没觉得冷,因为我一直在跑动中。跑上前往25迈转弯处的道路似乎特别漫长,希望和失望交替闪现,知道这是最后的一个支道了,但那转弯处好像比第一次远多了,就在不停的咒骂中,转弯出现了。我小跑起来,一路超人,看手表还有五分钟到用时16小时,离终点还有0.5迈,出现一个小坡,要不要咬牙坚持跑上去争取16小时以内完赛? 思想还在斗争,身体已经不自觉地走起来了。本来预计16个半小时完赛,你还急个啥? 有啥区别吗? 要争这几分钟,转换区你咋不急呢? 唉,渣渣就是渣渣,渣渣但凡有点拼搏精神,那他就不是渣渣了。 但渣渣是尊重规则的,10个半小时骑完就提前骑完了,17个小时跑完,咱也提前跑完了。17以内皆大铁,哪管你14,15和16。
终于,来到冲刺的最后一段红毯了,我回望了一眼在后面十米开外走路的哥们,心想傻小子别跑啊,又看着前面的身影说,快跑快跑千万别停, 我可不想和你们扎堆,折腾了这一整天,不就是为了在这最后一刻清清楚楚地听广播员喊出我的名字吗? 前方焰火闪烁,我迈着笃定的步伐向终点冲去。 耳边忽然听到安妮的呼唤,我来不及回头,就在闪耀的焰火中冲过了终点。耳畔响起广播员(沙哑而动听)的声音,“Zhinong Gao,Princeton New Jersey, you are an Ironman!”
赛后
拿了奖牌,帽子和套头衫,在摄影师面前摆了一个姿势,照了完赛者留影。看见先我完赛的伍卫在一旁吃东西,拉来一起合影,才知道康教授早在一个半小时前就完事了,估计已经在旅馆洗完澡睡觉了。到现在为止我们三个铁人还没有聚在一起过呢。我们三人分别来Lake Placid,住在不同的旅馆,又按各种的方式做赛前准备。我知道赛前,康教授是不参合任何集体吃喝活动的,永远吃自己烹饪的食物。除了今天在赛道上和教授打了两个照面,这次的大铁比赛我们仨还没有一张合影。 我们约定在明天的颁奖仪式上见。
安妮来帮我推自行车,我拎着两包装备包回到了街趴的车上。安妮说Katherine阿姨做好西红柿鸡蛋汤等我们去喝呢。 大铁之后,一点胃口都没有,一听有热乎的西红柿鸡蛋汤,我说,那就去喝一碗。 喝完汤,肚里舒服多了,回旅馆冲了热水澡,就困的不行,知道微信群里热闹非凡,但眼皮睁不开了。
第二天早晨五点就醒了,补看从昨天早晨开始就错过的微信消息。 对朋友们的祝贺回复说“谢谢,我的结论,再也不玩大铁了”。朋友说,“我截屏等你打脸”。哈哈。
八点半,我们来到阳光灿烂的颁奖现场,三个普林铁人终于聚在一起了,合影留念。顺便和本次破赛道纪录的全场冠军康教授曾经的学生、现在的职业选手Matthew 合影。 他的完赛时间七小时50分钟,比我的一半时间还少,Holy Cow,这才是天才少年呀! 又和其他在场的华人朋友一起合影。听说这次的华人选手(无论国籍)表现不错,100%完赛,尤其是几个女生,巾帼不让须眉,成绩好得让我汗颜。
赛前有人对我说,在大铁的漫漫赛道上,也许会思考很多人生大事吧! 其实在漫漫赛道上,不是顾着算计时间,不要被关门,就是在诅咒绝望的大坡,鲜少去思考人生大事。反倒是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得到过许多智慧的启迪:
人生是孤独的,就和参加一场大铁一样,你一个人训练,你一个人比赛,但只要你内心真正的喜欢,所有在别人看来的苦,都是你心甘情愿的代价。当人群都已远去,你还能在黑暗寂静的赛道上笃定地心无旁骛地一个人向终点跑去,冲过终点时的那种顶级的大铁人的宁静和喜悦,只有你自己知道!
追求顶级的平静和喜悦,这难道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吗?
鸣谢
给我VIP待遇的小棉袄安妮
大赛之后递上一碗热腾腾西红柿鸡蛋汤的Katherine
赛前送我大力丸的康教授
2025宁静湖大铁群相互鼓励的铁友们
普林跑群、路车群、铁三群里为我们呐喊助威的跑友、骑友、铁友们
远在天涯海角仍关注着我的亲朋好友
你们是我打铁之路上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