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Lin
2018年6月,当我懵懵懂懂跟着好友Alex报名费城Escape系列三项比赛的时候,对triathlon这项运动毫无概念。觉得在费城四姑河里游800米、在大街上骑13英里,以及最终跑下3.1英里对已经跑过半马的我应该不会太难。自以为在泳池里练习蛙泳,无间断游下1000米,就肯定能在河里完成800米。从未去公开水域游过,也从没穿胶衣练习过,平生第一次穿wetsuit就是比赛当天,极度违反“比赛时不要尝试任何新东西”的规则。其结果,就是开赛10分钟后被救生艇捞上船,取消比赛资格,DNF。这是迄今为止各种比赛我获得的唯一一次DNF。后来才知道,蛙泳不能穿胶衣,胶衣是为自由泳配套的,让人的全身尤其两腿自动浮于水面,在保暖之余还显著加快速度。可我当年不知道啊,无知者无畏。
2017年跑了第一个半马,2018年试水三项未果,继续训练跑步,年底完成第一个全马。继而第二年在跑群大神们的帮助下成功BQ,得到2021年跑波士顿马拉松的资格。正高兴能跑波马呢,新冠病毒突如其来改变了世界…
令人难忘的2020年,我们每个人都龟缩在家里,一个人跑步变得越来越无聊,于是跟着老公学习骑车。我不是不会骑车,但什么才是骑行运动,老公是我的启蒙老师。那时运动app Zwift借大流行一下子火遍全球,商店里一车难求,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开始骑车这项运动。我才知道室内骑行,智能骑行台,FTP,watts/kg,Cadence等骑行数据和概念。刚接触骑行时,我的输出功率勉强过100watts,cadence踏频也不过70上下,原以为在国内习惯骑车上下班的人怎么也算“熟手”,这才知道原来我是个妥妥的菜鸟,只会那个平衡动作、能把车骑上开跑而已。Zwift上参加任何group ride,随机人群中我总是名列后三分之一。
游泳更是我的短板,只会一点蛙泳,但那次DNF的经历却有意外收获:我似乎不怕开水(open water,开放水域),因为此前从未在野外游过泳,比赛时说跳就跳下去了
2021年在秋天的波马前,不死心地又报了一个sprint三项,依旧是游泳800米,骑行13迈,跑步3.1迈。吸取之前的教训不穿胶衣,但依旧没有去开水训练过。这次比赛是当地的Steelman年度赛事,分sprint小铁和olympic标铁两个距离。八月的宾州,气候十分温暖,我跳下后湖水温柔地包住我,比泳池更温暖。我一点都没害怕,用蛙泳游完全程,并顺利完成整个比赛,从摔倒的地方爬了起来
完赛小铁后,一直考虑是否要学自由泳,因为我不太甘心完成sprint短距离就歇了,三项还是很好玩的,锻炼全身肌肉,是跑步很好的交叉运动。
2022年初,我观看了大量自由泳视频、拥有了很多理论知识,终于下决心在YMCA报名参加成人group lesson,那些日子充满挫折,一看视频似乎很明白,但一下水就废,所以必须鼓起勇气给自己打气,还写了三篇学自由泳日记:
这时候,我接触到了岚山跑群的ironman康教授,拜读了他的六集长篇“大铁之路”,从文章里又认识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加州糖尿病专科医生韩文。韩医生是文学城健身坛版主,康教授打铁的师姐,俩人均师从杨高兴教练的铁人俱乐部。我的日常阅读从康教授的故事开始,接上了韩医生的博客,然后再知道了岚山和蚱蜢越野队更多的铁人,尤其是岚山几次组队参加最难大铁赛事之一的Lake Placid,让我的打铁生涯顿时充满了鸡血。
2023年7月,报名新泽西州铁三,首次冲击标铁距离。不料好事多磨,因为雷雨天气赛程减半,我花了30分钟用自由泳完成了750米游泳,意识到自己的水平很难在60分钟内完成1500米,于是继续花功夫练游泳
2024年8月,我用自由泳44分钟游完Steelman标铁的1500米游泳部分,继而第一次穿锁鞋比赛、骑行22英里,最后跑十公里顺利完赛。至此,我觉得已经很圆满了,直到Alex像个手拿小鞭子的学监,忽悠我们参赛半铁70.3。顺便说,最常见的triathlon赛事分四个等级:
1)sprint 小铁
2)olympic标铁
3)ironman70.3 半铁
4)ironman 大铁
常见赛程说明
Jason毫不犹豫地跳坑报名,我其实不想报,因为懒,因为每次三项比赛前游泳都带给我巨大的压力。Steelman标铁赛前,我紧张得不行,脑子一空下来就想着游泳,这辈子让我这么紧张的事情还真没几件。
纠结了好久,没能抵抗住和他们一起训练比赛的诱惑,报了名。
说起来,我和这两位兄弟挺有缘分的,2023年一起跑芝加哥马拉松,2024年又一起去骑了一个爬升5000英尺的Gran Fondo 100 公里。Alex是我们的leader,游骑跑三项都很出众没有短板,已完成过两次70.3半铁。Jason是个极其低调的人,但骑车历史悠久,早就完成过标铁,还是个出色的swimmer。和他们一起备赛,其实我受益良多。
2023芝加哥马拉松。很巧我们仨占的位置正好是个正三角
2024 参加Delaware Gran Fondo
2025一起打铁
2025年一月,我开始了20周的半铁训练。由于之前近两个月的脚伤,其实体能下降很多。训练开始的base 阶段就很痛苦,体力跟不上,一周中经常有一天二练,游泳和跑步搭配。一月的时候我在泳池连续游100米都勉强,根本不能游长距离。中午游泳下午下班后跑步也达不到强度,只能打酱油。唯有Zwift上骑车,因为找到“build me up”的interval训练,大概是进步最早最快的一项。只是,骑行台上练interval极为痛苦,我这才体会到韩医生在博客里说的“大汗淋漓,大声呻吟,人像从水里捞起来”的感受。她因为繁重的工作,总是清晨4点起床或游泳或骑车,然后上班。我做不到早起,只能利用晚上骑车,这也是Zwift适合上班族的最大优点。
Zwift的Interval训练之一:Orange Unicorn。图的左面列出了interval的细节,那些6次6次的功率重复让人生无可恋
随着base阶段进到buildup阶段,基本每天都累得不行,除了上班吃饭下班训练就想睡觉。什么更年期失眠,不存在的,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一觉睡到大天亮,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而且吃啥都香,吃啥都有胃口
进入春天后,周末出现越来越多的搬砖训练和长距离骑行。搬砖就是要先骑车后跑步,根本搭不上我们跑群周末群跑的时间。铁三本就是这样孤独的运动,只能自己一个人干。很多次我情绪低落,因为无论节日还是周末,别人可以旅游吃饭开party,至少可以群跑和伙伴们说说笑笑。而我的生活里只有训练,而且是天天如此。无数次为了游泳进入瓶颈烦恼,无数次问自己这样枯燥的生活真是我想要的吗,还有无数次单纯就是不想训练。
这种时候,在老公安慰我之余,我就去网上反复看康教授和韩医生的打铁记录。他们的游泳也是一路挣扎过来,而且他们的目标是大铁,是我的一倍。读着他们的辛苦,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五月份到了peak阶段,每周10-11小时训练,有两个周末我都按计划完成了标铁的距离,一次完成了半铁的56迈骑行。去年备战标铁时觉得高不可攀的强度,居然现在轻松搞定。
游泳总是我最担心的,1900米要在70分钟内完成,在泳池是没问题的,可是开水?尤其我们的比赛在海水淡水混杂的Choptank河里,经常风浪很大,和我习惯的平静的lake游泳很不一样。Choptank的名字里就有chop这个词,总有原因的吧
我特别加强了游泳,这是我的最短版,也是最刻苦训练的一项。可惜今年春天天气特别,雨水多温度低,local的开水训练不是因为水流current太大就是水温太低而取消。只有一个周末,总算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按期举行。我们仨都抓住这个机会到场穿胶衣试水。我上次穿胶衣游开水还是2018年那场DNF的比赛,这次穿着依旧很合身,但没想到无袖胶衣抵挡不住华氏59度的低温,下水只游了700米就受不了上岸了。但这宝贵的700米让我测试了开水穿胶衣游自由泳,相信马里兰的水温应该高得多,我会没事的。
taper前一周,游泳突然开了挂,长游2000米-2500米终于不是问题了,stroke/length从21提高到23次,每次游泳水感也越来越好,没有刚下水时呼吸急促的问题。我就像接近大考的中学生,心里总算多了几分自信。
唯一的一次赛前开水训练,右二是康教授
比赛前得知,这个Eagleman赛事同样是9月份马里兰大铁的地点,所有赛道都相同,只是加倍而已。另外,9月河里会有大量jellyfish,但幸运的是一般6月初的半铁不会有。我听了很庆幸,我一向害怕这种软绵绵的小东西,更害怕被它们叮。只是没想到比赛那天给我带来最大困难、也是我表现最出色的,恰恰是游泳。
随着五月飞快过去,我的紧张照例严重起来,永远担心游泳被关门。奇怪的是,我从不为骑车和跑步担心,如果比赛不用游泳就好了 其实这也是阻止许多跑者加入打铁行列的原因,几乎没有人不怕开水游泳的,毕竟老中里面如Alex和Jason这样的游泳高手不多见。
准备比赛的程序对我照例很stressful,写了list,带了一大堆东西。
除了自行车之外的几乎所有装备
坐立不安地迎来比赛日,我定了3点的闹钟,但2点半就醒了,脑子懵懵的不习惯这么早起床,然后吃饭换衣服检查要带的东西,鼓鼓囊囊两个大包外加一个袋子装胶衣。后来果然不出所料当天是wetsuit legal,这将是我第一次穿胶衣在比赛中游自由泳
今年Eagleman迎来很多大牌pro,包括大名鼎鼎的英国铁三女神Lucy Charles- Barclay,美国名将Sam Long和Chelsea Sodaro。Lucy和Sam最后分别夺得男女冠军,Chelsea得了女子亚军。
Lucy Charles-Barclay赛前吃胶
在换项区放好所有装备,给单车装上车表,放好两个水瓶,系好一个装着gel和bar的补给包和一个装着小型打气机的包,我的车用tubeless轮胎,希望一路顺利用不着打气机。
我们排长队走向游泳出发,开始的100米水很浅,那些在我们之前出发的pro们都站在水里等待发令的炮声。当时不到6点,Choptank河里已经波浪翻滚,坐在小艇上的救生员们随着水波上下起伏,一字排开。我遥望着去程的几个黄色大浮标,看到了最远处的红色特大浮标,那是左转的标记,然后继续跟着黄色浮标到第二个红色浮标再左转,再跟着橘色浮标返程,直至第三个红色浮标表示终点到了。一直无比紧张的情绪这时反而平静下来,有点横竖横破釜沉舟的意思 其实是因为遇到Jason和他并肩前行一路聊天才放松不少
排队等待游泳出发
救生员们各就各位
pro们等待出发。正中那个绿帽子是Lucy
长长的队伍逐渐缩短,我终于来到黑色的游泳出发拱门前。我在脑海中曾经无数次想象过这个时刻,每次都会紧张到颤栗。现在真的要出发了,我反而没那么慌张。和Jason几乎同时入水,跟着前面的人趟水大约走出50米。水温很舒服,多一分嫌热,少一分嫌冷,穿着胶衣简直完美。随后我把脑袋埋入水中,开始了我的游泳。
Jason没划几下水就消失在视野中,羡慕他的同时我感受到强烈的波浪,我仿佛成了一只小船在水中上下左右晃动,身体根本无法engage,只能随波逐流不和浪头对抗,同时双手不停划水,增加望风频率 - 在泳池训练时专门练习过每个lap望风两次,身体已经习惯了,才不会被水流带偏、离黄色的浮标太远。一个一个的浮标被甩在身后,逐渐的,身体适应了波浪的冲击,每次入水都有的恐惧也慢慢褪去。水里人很多,不时有人从背上、身边碾过穿过,或者手脚打到我的肩膀或腿,这些都不再会让我惊慌,毕竟以前的比赛早让我习惯了这些身体接触,即使因此喝了几口水,却惊喜发现这里的水比真正的海水好喝太多转过第二个红色浮标后抬头望风,就见前面一溜儿的橘色浮标,我已经开始返程了!
这里的河水叫做brackish water,就是混合了海水和淡水
心情很激动,完成游泳几乎就可以保证完成比赛,我小心地维持体力,依旧保持自己的节奏前进,直到看见最后一个红色浮标,继而也望见了终点,有穿粉色上衣的义工们站在水里拉起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们帮他们上岸。起水后我按下手表,55分钟,非常高兴超过自己的预期,尽管后来知道多游了100米。但这样颠簸的水浪,几乎每人都会多游距离。让我意外的是,以前比赛我总会半途拉着救生员小艇喘口气歇一下再继续游,这次却一气呵成当中没有停。啊,刻苦训练终究得到了回报。
刚起水的我
左一戴粉帽的是我
游泳是这次比赛我最骄傲的一项,游得极其专注以至于在水里时根本没注意jellyfish。直到骑行开始被小风吹着,才觉得嘴唇周围麻麻的有点刺痛。开始还奇怪怎么回事,然后才木知木觉地醒悟:难道我遭遇了传说中的水母?????!
还好游泳时太专注,如果当时感觉被叮,不知道会不会吓晕赛后看到FB上面哀声一片,大家纷纷抱怨六月份反常出现的大批水母。幸好穿了胶衣,水母只能叮我脸了。隐约记得划水时的确好几次碰到异物,像是水草,这时知道那就是jellyfish。好嘛这次真见世面长见识了 Jason后来说他没穿胶衣,被水母叮狠了,拼命加快速度,倒是要感谢水母让他取得好成绩
FB上的人们描述自己遭遇jellyfish的经历
义工救生员对今年游泳的评论
游泳赛道,逆时针游一圈
我的游泳纪录。这个速度很慢,年龄组倒数第四,但已经是我的开水游泳PR了。只能说老美普通人的游泳都太强了
进入骑行后就很顺利了,只是著名的headwind顶头逆风厉害,尤其最后10迈,速度下降很多。我一路按计划持续吃吃喝喝,两瓶运动饮料,再加每小时一个gel一条energy bar。平时训练无论室内室外都用同一套计划,如何单手控车,另一手吃胶吃bar很熟练了。唯一可算个问题的是上厕所两次,trisuit是一件头的衣服,包在身上很紧,运动出汗加上涂了防晒霜,脱和穿极其困难耽误很多时间,后悔没有买两件套的衣服。赛道平坦,风景优美,没有任何意外没有爆胎,安全返回大本营,义工大妈对每个车手都说welcome back,好温馨
车表的骑行记录,这是移动速度,算上停下的两次时间,我的官方平均速度是16.3mph
最后跑步,心情已经很轻松了,完全有把握完赛,咱是跑者出身,也许跑不快,但跑完还是没问题的,哈哈。身体在几小时激烈运动后也累了,此时太阳高悬越来越热,决定保守些慢慢跑
赛道6迈一圈,跑两圈。我带了三个胶,每过一个水站就停下走,一边喝水一边把冰水浇到手臂上降温,小心不把跑鞋弄湿,也是以前比赛得到的经验。
我很有耐心一迈一迈地跑,保持10-10:30的配速。旁边走路的人很多,也有人停下拉伸,我牢记铁人朋友三叔说的一句话:Ironman don’t walk. 咱虽然不是ironman,过水站可以走,其它还是要对自己严格要求的
终于,接近了终点前最后的几十米,那个令我梦寐以求的终点拱门出现在前方,和我之间只隔了那段著名的“红毯”,那是多次在我训练最疲劳的时候内心深处鼓励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整理号码腰带,拉好拉链,我高举双手聚集剩余的力气向我的高光时刻跑去。“红毯”两边的观众欢呼的声浪震耳欲聋,我清楚地听到大喇叭里喊出我的名字:”JiaLin, from xxx, Pennsylvania!”
过了终点,义工为我挂上奖牌,并递上有finisher字样的完赛帽,啊,这顶有着铁人logo的帽子和早先Expo拿到的背包曾是多年来我最想得到的礼物。可它们不是能用钱买到的,我必须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去挣。今天,我无比自豪地得到了
完赛成绩
完赛后合影
最后,在多年的梦想成真后,我要感谢很多人一路的支持和陪伴。
1)第一位,当然是我家领导。从知道我想打铁的第一天,他就默默地无条件支持我,失败时安慰,成功时骄傲,我紧张沮丧的时候鼓励,我比赛的时候负责所有后勤工作,我在赛场上挑战自己,他在看台上拍照摄影,为我留下每个比赛的宝贵记忆,这次又在终点迎接我为我抹去激动的眼泪。每一次搬砖,每一次长骑,他都是我身边最妥帖的依靠,无论我骑多久,他都在,无论我骑什么速度,他都跟。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他的陪伴我会如何完成那些孤单枯燥的骑行训练。如果没有他丰富的骑行经验和知识,我又如何成长为比昨天更棒的车手。我的奖牌,他至少应该有一半
2)康教授和韩医生,激发了我打铁的理想,用他们无比的勇气和毅力验证了ironman的口号:Anything is possible!
3)岚山队的众铁人们:感谢胡总把厚脸皮搭讪的我拉进铁三群;感谢三叔和我分享他的打铁故事并用他的智慧和努力激励我训练游泳;感谢军长以Eagleman的完赛经验传授我鼓励我比赛;感谢Lanny哥用他的幽默关心我的训练。还有那些完赛Ironman Lake Placid的勇士们,你们的坚韧和勇敢一直是我的榜样。
4)我的非正式游泳教练PXH,Ironman、超马跑者、前清华大学游泳队队员。在搬去欧洲定居之前不厌其烦回答我的疑问,还特地在繁忙的日程中抽时间为我在泳池上了一次课。他丰富的游泳经验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5)我的两位打铁兄弟,Alex和Jason,感谢你们这半年来在Strava上的陪伴,赛前一起游开水一起搬砖,和顺利完赛后的欢笑。
最后的最后,我们跑群的小伙伴们,感谢你们在Strava上的每一个kudo,每一条留言。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你们的支持关注给了我很多鼓励。接下来我要重归周末群跑,又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地跑步了,Yeah!
人生短暂,我将再次调整目标,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