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基磐

我是彭基磐,從小生來一張饞嘴,去過很多地方,嚐過很多美食,但還是覺得家鄉的味道最好。家鄉的味道是一種情感。它包含了家人的愛,家的溫暖,和對家鄉的懷念。正因為有這種深厚的感情,即使我吃遍世界各地的美食,還是覺得家鄉的味道最特別的。
正文

難忘之路 第一部 第十三章 下關遇襲

(2025-10-20 07:21:02) 下一个

第十三章 下關遇襲

卡車隊緩緩駛向下關,狂風從山谷間呼嘯而來,裹挾著細碎的沙塵,如同一隻無形的巨手,推搡著沉重的卡車。天空陰雲翻滾,如同一片沉重的幕布,預示著風暴即將來臨。

車上的紅旗"啪啪"作響,人們紛紛縮起脖子,將帽簷和衣領豎起遮擋耳鼻,蜷縮著身子背對風向,試圖抵抗這刺骨寒風的侵襲。

下關,這座歷史悠久的城鎮,是大理南詔國的兩大關口之一,與上關遙相呼應。自唐代起,它就扮演著南詔國通往外界的重要門戶角色,見證了無數商旅往來,軍隊徵戰。

元代忽必烈南徵時,下關成為重要的軍事要塞。明清時期,下關逐漸發展為滇西地區的商貿中心。它是連接雲南與緬甸、印度的重要茶馬古道節點,成為滇西地區最重要的集散地之一。到了民國年間,下關已發展為滇緬公路的重要樞紐。

一群身著藍色粗布衣的農民從路邊走過,他們臉上帶著疲憊麻木的神情。這些農民大概是從附近的村子來趕集的,腳步沉重,背著竹簍,簍裡裝著一些自家種的蔬菜水果。他們低著頭,在狂風中艱難前行,就像一群被命運推著走的可憐人。

路邊的茶館裡飄出陣陣茶香,混合著炒菜的油煙味。幾個老人蜷縮在牆角,一邊喝著苦澀的濃茶,一邊談論著近來的世事。他們的聲音被風聲淹沒,只能看見他們不時搖頭嘆息的樣子。

下關這座古城承載著太多的歷史記憶,每一塊青石板,每一面斑駁的牆壁,似乎都在訴說著它的滄桑。然而此刻,在這呼嘯的狂風中,這些記憶都顯得那麼遙遠而模糊。

這裡的人們常說大理有「四景」:下關的風、上關的花、蒼山的雪、洱海的月。這不僅描繪了大理的自然美景,也揭示了當地獨特的地理氣候特徵。

其中,下關的風尤其引人注目。終年不息,冬春尤甚,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標誌性特色之一。

下關位於蒼山和哀牢山之間長長的山谷出口,這獨特地理位置是造成強風的主因。兩山之間形成了一個天然風道:入口狹窄,中間呈槽形。風吹入這個通道後,產生上下翻騰的複雜氣流,有時還形成漩渦,捲起飛沙走石,呈現出既壯觀又令人生畏的景象。

下關城中建築多為低矮平房,屋頂覆蓋厚重的青瓦,以抵禦狂風侵襲。街道兩旁的樹木長年向一個方向傾斜,訴說著這裡常年不息的勁風。

卡車隊逆風前行,宛如一群迷失的旅人在大自然的考驗中艱難跋涉。每一陣狂風都像是無形的巨手,推擠著沉重的車身。司機們握緊方向盤,全神貫注地與大風搏鬥,生怕一個不慎就讓車輛失控。終於,在與風的角力中,車隊緩緩駛入了下關市區這個相對避風港的港灣。

眼前的下關市區卻是一幅蕭條淒涼的景象。街道兩旁的商店大多緊閉著門戶,彷彿在躲避什麼無形的威脅。文革期間的武斗在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傷痕,褪色的標語隨風飄搖:"打倒趙建民特務集團!""打倒滇西挺進隊!"這些斑駁的文字像是時代的烙印,訴說著那個動盪年代的故事。

在這座飽經風霜的城市裡,過往的政治風暴似乎仍在空氣中迴盪。街道兩旁斑駁的牆上,那些褪色的口號彷彿在訴說著一個個不為人知的故事。然而,此時此刻,更為緊迫的危機正在眼前上演。

卡車隊剛剛停穩,一陣突如其來的槍聲便劃破了下關的寧靜。密集的子彈如同暴雨般傾瀉而下,在狂風中發出刺耳的呼嘯。這突如其來的襲擊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車上的人們頓時陷入恐慌,紛紛跳車逃命。轉眼之間,整個街道陷入一片混亂。驚叫聲、槍聲和呼嘯的風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令人心驚的末日景象。

符國祥和苗松林被突如其來的槍擊嚇得魂不附體。他們來不及思考發生了什麼,隨著驚慌失措的人群在狂風中盲目奔逃。耳邊充斥著刺耳的槍聲、呼嘯的風聲和此起彼伏的尖叫聲,他們唯一的念頭就是盡快逃離這個危險之地。

生死攸關時刻,他們往一條通往山間的小路跑去。這條羊腸小徑蜿蜒向上,雜草叢生,或許能為他們提供暫時的庇護。他們踉踉蹌蹌地向山上攀爬,腳下的碎石和枯枝在慌亂的腳步下發出令人心悸的"咯吱咯吱"聲響。

他倆氣喘吁籲地爬到山頭,筋疲力盡地坐下喘息。山風呼嘯而過,吹散了他們額頭的汗珠。放眼望去,下關市區籠罩在一片混亂之中。十幾輛大卡車在槍擊中燃起熊熊烈火,橙紅色的火舌如同飢餓的野獸,貪婪地吞噬車身。濃烈的黑煙在狂風中翻騰而起,在天際蔓延開來,宛如不祥的烏雲。

苗松林癱坐在地上,臉色蒼白,聲音顫抖:"剛才太可怕了,我看見好幾個人被打倒在地。有人中彈倒下,有人被火燒傷,但在那種情況下,誰也不敢停下來救人。 "他抬起滿是淚光的眼睛,望著山下的火海,"那些車都燒成骨架了,我們能活下來真是萬幸。又回到了剛才那驚心動魄的時刻。

符國祥聽罷,試圖用調侃的語氣緩和緊張氣氛:"小苗,這回沒把你嚇著吧?你瞧,人生就像賭博,手裡捏著副爛牌,只能瞎碰亂撞。不是天降奇蹟,就是災難橫生。
他的話雖帶著開玩笑,但眼中的凝重卻洩漏出內心的不安。

苗松林沒有接話,只是默默地掃視著周圍的環境。這個年輕人雖然瘦小,卻生性機警。突然,他的目光被遠處的異樣吸引。他指著山的另一側,壓低聲音說道:"你看那邊!樹林深處好像有一條小路,我還看見有人在那兒生了火。要不要過去看看?總比在這兒幹等著強。

符國祥順著苗松林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遠處閃爍的火光。他心中一陣猶豫,這荒山野嶺的,貿然前往是否太過冒險?但轉念一想,此地確實不是久留之所,還是得想辦法脫困。他沉吟片刻,點了點頭:"好主意。我們小心些,先過去看看情況。"

兩人彎著腰,躡手躡腳地向火光處靠近。山間的風呼嘯而過,不時帶來樹葉的沙沙聲,讓人心驚膽戰。每走幾步,他們就要停下來仔細觀察四周,確保安全。

漸漸接近火堆,他們躲在一塊巨石後面窺探。只見火光映照下,十幾個狼狽不堪的人圍坐在那裡。這些人衣衫襤褸,臉上、身上都沾滿灰塵,有的還帶著煙燻火燎的痕跡。幾個受傷的人靠在樹幹上低聲呻吟。符國祥和苗松林仔細打量,認出這些都是剛才在卡車上逃脫的倖存者。

火光中,他們看到了成為反派隊長的身影。這位平日里趾高氣揚的領導此刻也是一副狼糲的食物中找尋一絲生的力量。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了引擎的轟鳴聲。一輛接一輛的卡車沿著蜿蜒的山路緩緩駛來。隊長立刻警覺起來,迅速收起手中的玉米,低聲下令所有人隱蔽。倖存者們紛紛躲進路邊的灌木叢中,屏息靜氣地觀察著車隊。

當車隊駛近時,他們發現這些卡車裝載著大量物資,車上還有武裝人員把守。隊長仔細觀察後,終於認出這是友軍的補給隊。他鬆了一口氣,示意大家可以現身。

符國祥目睹這一切,內心卻越不安。他轉向苗松林,壓低聲音說道:"這夥人太危險了,我們最好不要跟他們攪在一起。與其冒險,不如另尋出路。"

苗松林深以為然地點點頭。兩人趁著其他人忙著與車隊交涉的時候,悄悄退到更遠的灌木叢後,默默地等待天亮。夜風呼嘯,營火漸漸熄滅,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說話聲和搬運物資的聲響。

創造反派的拉貨車隊離開路邊的營火,一路往西而去。
正當符國祥和苗松林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辦時,一輛破舊卻結實的小巴士從遠處駛來,在濃重的夜色中,車燈劃破黑暗如同一道希望的曙光。巴士在他們附近緩緩停下,發出輕微的煞車聲。車門伴隨著"吱呀"一聲打開了,從裡面探出一個年輕人的腦袋。那是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臉上帶著純樸的笑容,一雙機靈的眼睛在夜色中閃著光。

「嘿!山裡這麼晚了還有人?」年輕人壓低聲音問道,」看你們這樣子,是遇到什麼麻煩了吧?需要搭車嗎?」他的聲音雖然有些沙啞,卻透著一股暖人的熱情。

苗松林眼前一亮,急忙回答:「順風車?真的嗎?太好了!我們正愁怎麼離開這裡呢。請問你們要去哪裡?」他的語氣中充滿期待和迫切。

那個售票小伙子咧嘴一笑,熱情地說:"我們一路向西,先去保山、龍陵,最後到芒市。我們是專門去芒市參加潑水節的。怎麼樣,想一起去嗎?保證讓你們玩得盡興!

符國祥猶豫了一下,低聲問道:"你確定這是安全的嗎?我們現在的處境..."

小伙子似乎看出了他們的擔憂,壓低聲音說:"放心,我們都是本地人,知道哪些路安全。再說了,現在這種時候,去芒市參加潑水節的人多著呢,跟著大家一起走最安全。

苗松林拉了拉符國祥的衣袖,小聲說:"他說得對,現在這種情況,混在遊客中間反而不引人注意。而且芒市離邊境近,萬一..."他沒把話說完,但符國祥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了。

車上已經坐了七、八個乘客,有說有笑的,看起來確實都是去趕潑水節的遊客。透過車窗,能看到他們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與剛才山上那緊張的氛圍形成鮮明對比。

符國祥和苗松林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眼神,內心都明白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他們快速收拾好隨身的包袱,小心翼翼地走向小巴士。上車時,兩人都不由自主地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山路,彷彿要確認沒有人跟蹤。

車門"喀嚓"一聲關上,引擎的轟鳴聲給了他們一絲安全感。買完車票後,兩人找了個靠後的位置坐下。隨著車輪的轉動,他們緊繃的神經才漸漸放鬆,彷彿終於從那片危機四伏的土地上逃離。

小巴士沿著蜿蜒的滇緬公路向西行駛。山路崎嶇,車身隨著路面起伏輕輕搖晃。透過車窗,他們看到下關特有的狂風漸漸被甩在身後,取而代之的是溫和舒適的山區氣候。

兩人緊鄰車窗而坐,目光被窗外壯麗的景色深深吸引。山巒起伏,蒼翠的森林如同一塊碧玉鑲嵌其間。偶爾能看到幾戶農家,炊煙在山谷間裊裊升起,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動人的山水畫卷。

隨著車子不斷攀升,空氣變得愈發清冽。陽光穿透薄霧,在山間投下斑駁的光影。遠處群山之巔,白雪皚皚的山峰若隱若現,像是在嚮過往的旅人訴說著這片土地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途中小巴士穿過許多村鎮,賣票小伙子沿途不停的拉客,陸續有新的乘客上車。
當地婦女頭戴彩色頭巾,背著竹簍,穿梭在市集的人潮中。街邊的小攤販吆喝著,茶舖裡飄出陣陣茶香,混合著街邊小食檔的煙火氣。每一個上車的乘客都帶著獨特的山地氣息,有的操著濃重的方言,講述著自家的收成;有的則安靜地望著窗外,不知在思索些什麼。

小巴士在顛簸中慢慢駛入保山,城市的輪廓在暮色中漸漸清晰。不同於下關的緊張與肅殺,這裡的空氣中瀰漫著一種質樸的生活氣息。街道兩旁的梧桐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路邊的小販推著餐車,叫賣著當地特色小吃,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香氣。

符國祥和苗松林站好奇的望著保山的街市,感受這座邊陲小城特有的溫度。街邊的茶館裡,幾個老人悠閒地品茶,偶爾傳出幾聲爽朗的笑聲。他們望著這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內心湧動著複雜的情緒。這座城市彷彿一個寧靜的港灣,暫時庇護著這兩個風塵僕僕的旅人,但他們都知道,這只是漫長旅程中的一個短暫驛站。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