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崇拜是人类一种普遍的信仰文化。群体社会中的人需要有在亲缘关系之上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标识。这时,人们发现动物或者别的自然物具有人在生存竞争中所需要的特质,比如狮与虎的强猂,狼的坚忍,牛的耐力,以及鹰的锐利。人们因为幻想具有这些能力而产生出一种精神寄托,发明了图腾,即认定这些动物为人的始祖和渊源,人秉承了它们的能力。图腾的产生有其人类社会的内在机制。原始人大都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部落群体的头领往往假托自己是某些动物的子嗣来表达其超出常人的秉赋,从而获得社会群体的威望和权力。大禹的父亲叫鲧。我们不知道他的样子。在传说中他很可能是一条大鱼,可以治水。古罗马人认为他们的两位兄弟祖先靠母狼的哺乳长大,有了超强的能力。图腾是人对自我的认定,又是人类群体的集体精神。它赋予了人类在生存竞争中的力量和意志。图腾也是人的标志,以区别于其它的群体。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图腾。这就好比NBA职业篮球联盟中各个球队的命名,芝加哥公牛队,明尼苏达灰狼队,多伦多猛龙队,以及亚特兰大老鹰队等等。每个球队为自己的名称和荣誉而战。
古埃及人崇拜的神有很多的动物化身。其中最主要的有老鹰,鳄鱼,和蛇。中国传说中夏朝的图腾是蛇,商朝的图腾是玄鸟。印第安人信仰老鹰。旋律悠扬的秘鲁民歌《山鹰飞过》对很多人来说不陌生。老鹰等鸟类和蛇在图腾中又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鸟有羽翅能在空中飞行,蛇无足却能在地上爬行。鸟和蛇都是来去无踪。人类无法理解它们这些特别的人所不及的能力,同时又想像到人的灵魂无影无形,飘浮游动,也应该如此。因此,鸟和蛇就成了灵魂的象征。因为蛇能够伤害到人,蛇也经常认为是灵魂与邪魔的结合体。在圣经的伊甸园。蛇是那个引诱亚当和夏娃堕落的教唆者。
中国人创造了龙,一种想象中的动物。红山文化遗址出现过称为碧玉龙的文物。但是,环状的玉器雕凿简朴而又抽象,与其称之为龙,不如谓之为蛇或者鱼。龙出现在中国文化中最早可能追溯于先秦,在《山海经》和《易经》中都有描写,到汉代已经很确凿了。龙的形象也就变得更具体。龙有蛇身,蛇头和鹰爪,应该是蛇和鹰的混合体,再加上龙须和龙角的装饰。因为龙有四足,所以也有人认为龙的原型就是鳄鱼或者蜥蜴。无论是鹰,蛇,或者鳄鱼,龙的形象来自于爬行动物类。这很可能与古代中国人生活的河谷环境有关,跟古埃及人别无二致。而动态的云气变幻给了人们更多的想象。于是就有了龙这种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超能力动物。传统中的中国人尊崇龙为暴力和权力的象征。皇帝贵为真龙天子。
在上个世纪初中国的再启蒙时代,西方的文化理论传入中国。文化学者闻一多将龙定义为中国人的图腾。传说中的华夏三皇先祖的伏羲就是人首蛇身,蜥腿鹰爪。因此,中国人就有了龙的传人的说法。在当时的动荡年代,龙图腾有利于激励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到了七十年代末,侯德建创作了歌曲《龙的传人》,代表中国人民族主义的又一次崛起。中国人太渴望在现代世界中的认同感。龙成为了中国人的标志。但是,民族主义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极度的民族主义会适得其反,将自己排斥于世界之外,而不是融入于世界。希望这种情况不要发生。
于是,在不断探求对自然和自我认知的同时,人类逐渐构建出丰富的信仰世界。这里有超自然的神灵,物性的精灵,以及祖辈的魂灵。所有这些的信仰对象又可以相互架接起来。信仰是人的意识的产物,而其目的又是为了抚慰人的意识,在生命的终结中寻求永生,在自然界的不确定中寻求安定,在社会的纷乱中寻求秩序。人的意识本身充满了矛盾。人的精神和信仰世界也就越来越纷繁复杂而错乱,本身成了不安和冲突的根源。如同科学探索遵循还原统一的原则一样,人类信仰也经历了一次由泛灵崇拜过渡到只对神的崇拜,由多神崇拜到一神崇拜的统一过程的演化。
—写于2024年3月19日(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