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梵蒂冈新旧教皇轮替,一时世人瞩目。不禁想起去年读过的盐野七生的一本书《神的代理人》,写了四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教皇。为了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自己查了些背景资料,一查之下,发现13位教皇”裙带关系”甚浓,古今中外,这”关系”可实在太重要了。
先从第207任教皇尤金四世说起,Eugene IV (1431-1447在位,下同),他是其后第211任教皇的叔叔。
第208任教皇尼古拉斯五世,Nicolaus V (1447-1455) ,在位期间见证了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和中世纪的终结。
第209任教皇加理多三世,Calista’s III (1455-1458),是其后第214任教皇的舅舅。加理多三世任内曾为圣女贞德平反。两人来自西班牙贵族波吉亚家族,是迄今为止史上唯二西班牙人教皇。
第210任教皇庇护二世 ,Pius II (1458-1464),是其后第215任教皇的舅舅。他的当选,跟其后第214任教皇的操弄有很大关系。庇护二世在任期间,拖着病体,一心想再来一次十字军东征,罔顾离过去持续200年的8次十字军东征已经又过去了150年。在他眼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不能容忍的,可惜事与愿违,出师未成身先死。他出生长大的小城,在他成为教皇之后被改名为教皇城Pienza,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都市生活的试金石”,今日已是热门旅游景点。
第211任教皇保禄二世,Paulus II (1464-1471),是207任教皇的侄子。也是第214任教皇的好友,后者后来能当选教皇,跟这一时期一直保持较高地位有关。
第212任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Sixtus IV (1471-1484),是其后第216任教皇的叔叔。他出资建造了西斯廷教堂。
第213任教皇英诺森八世,Innocentius VIII(1484-1492),是第212和216任教皇的同乡,他的当选,一直被认为是有贿选的因素。他生活奢侈,儿女重多,有时甚至典当教堂的宝藏来周转钱财。
第214任教皇亚历山大六世,Alexander VI (1492-1503),是第209任教皇的外甥。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争议性的教皇,也是第一位公开承认自己与情妇有子嗣的教皇,连带他情妇的哥哥,都被他委以重任。
第215任教皇庇护三世,Pius III (1503-1503),是第210任教皇的外甥。本来家乡已经修好了供教皇回乡省亲时住的华丽丽的宫殿,他却无缘享用,因为只在位26天就过世了。是史上任期第九短的教皇。
第216任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也译儒略二世),Lucius II (1503-1513),是第212任教皇的侄子,加冕仪式时由于过于激动而晕倒。他任教皇期间,为了压制各小公国而引外国军队进驻意大利,为之后”罗马之劫”埋下伏笔。他是历史上第一位亲上战场打仗的教皇,组建了瑞士雇佣军近卫队。500年后的今天,去梵蒂冈参观的游客还能看到值守教堂、穿着花里胡哨的瑞士警卫。
第217任教皇利奥十世,Leo X (1513-1521),来自美第奇家族,是第219任教皇的堂哥。他37岁即当选教皇,是史上第二年轻的。当时的教皇争夺战激烈,而他过于肥胖的外型让各方都有种错觉,反正他也活不了多久,就算过渡一下吧。
第218任教皇哈德良六世,Hadrianus VI (1522-1523),历史上唯一来自荷兰(当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教皇。没有强大背景,他心目中的宗教改革措施都遭反对和漠视。墓志铭上刻着:“这里躺着哈德良六世,他一生最大的不幸是被封为教皇”。
第219任教皇克莱孟七世,Clemens VII (1523-1534),是第217任教皇的堂弟,也来自美第奇家族,是朱利亚诺被刺后出生的遗腹子。在他的任上,发生了1527年的”罗马之劫”,标志着文艺复兴的结束。
美第奇家族后来还出了另一个有远方血缘关系的教皇庇护四世,Pius IV (1559-1565)。佛罗伦萨出身的另一个教皇利奥十一世,Leo XI (1605年)也自称是美第奇家族的人,美第奇家族也认可了,实际上没有血缘关系。果真是树大了,自然有人来乘凉。
在大搞裙带关系的同时,数位教皇和艺术大师成为朋友,倾力资助,推动文艺复兴达到顶峰。
在1458年选举教皇的时候,需要18位枢机主教中的12张选票即可当选。2025年,则需要133位中的至少89张选票。这个三分之二的规则从来没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