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八月二十二日,礼拜二,画家贝鲁德照常来到卢浮宫临摹《蒙娜丽莎》,却发现画不见了。墙上只留下四个铁钉。贝鲁德跑去找保安询问。保安随意答道,昨天就没看见,应该是拿去为商业广告做拍照用了。贝鲁德还不放心,从展区管理员得知《蒙娜丽莎》不在拍照物件单里,这才确认这幅画被偷了。卢浮宫立刻关闭。警察开始询问盘查。法国边境也被封锁,所有出境的轮船车辆都受到严格检查。《蒙娜丽莎》失窃的消息很快传开来。九天后卢浮宫重新开馆时,成千上万的人排上长队,就为看一看墙上没有了《蒙娜丽莎》的空位子。其中有一位来自捷克的保险公司年轻职员卡夫卡。他的《变形记》要等到第二年才写出来,生前默默无闻。
案子没有进展。《巴黎日报》出五万法郎高价悬赏知情人。事发一个来星期后,一位叫皮耶雷的男子拿着一个小雕像来到报社,不无得意地演示从卢浮宫里顺东西出来有多容易。阿波利奈尔在报上看到皮耶雷的名字时不禁大吃一惊。皮耶雷曾经给他做过助理,四年前也是通过他卖给毕加索两件伊比利亚小雕像。这样原始的头像直接体现在《亚威农少女》里。毕加索不会不知道雕像的来源。雕像的底部还印着卢浮宫藏品的字样。毕加索将小雕像一直藏在衣袜橱里。
阿波利奈尔赶紧找毕加索商量。两人首先想到逃离巴黎,又觉得不妥。阿波利奈尔大毕加索一岁,生在罗马。母亲是波兰贵族,而父亲是个谜,从未出现在他的生活里。阿波利奈尔会五种语言,少年时一直在南欧辗转,成年后搬到巴黎,在银行谋生,也开始诗歌文学创作。1904年阿波利奈尔认识毕加索,在以后的多年里往来于画廊立体主义画家和沙龙立体主义画家之间,并作为他们的代言人。这时阿波利奈尔和毕加索的生活都相对稳定下来。接着两人又想到销毁赃物,将小雕像装进皮箱,沉入塞纳河。但等到午夜,河边依然四周张目。也许是于心不忍,两人只得灰溜溜回去。最后两人决定由阿波利奈尔以匿名方式将小雕像交给《巴黎日报》。只是曾经呼号烧掉卢浮宫的阿波利奈尔的嫌疑颇大。他在九月七日当晚就被拘捕。皮耶雷神人般不见踪影。阿波利奈尔很快就供出毕加索。在审查官面前,沮丧的阿波利奈尔有问必答,但害怕又激动的毕加索甚至否认认识阿波利奈尔。最后两人因证据不足被释放。这件事影响了阿波利奈尔的个人生活。相处五年的画家女友罗兰珊离开了他,但他和毕加索的友情却依然照旧。
《蒙娜丽莎》失窃案两年多后告破。原来一个叫佩鲁贾的意大利人在卢浮宫里做临时工,为名贵绘画修建玻璃框。1911年八月二十日闭馆前,佩鲁贾穿着工作用的白罩衫从容地走进画廊,取下《蒙娜丽莎》,在没人的楼梯口卸掉画框取出画,趁人不注意时躲进一个储藏室。第二天一早,佩鲁贾撇出储藏室,白衫卷起来藏着画,若无其事地下到一楼。门却锁着。幸好一名叫索维特的水管工帮忙打开了门。佩鲁贾出得卢浮宫。事后索维特是唯一的证人。
佩鲁贾将《蒙娜丽莎》藏在家里的箱子两年。期间有至少六件伪作被当作真迹在私人市场交易。1913年十二月佩鲁贾化名联系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在转卖时受诱被捕。佩鲁贾宣称他的初衷只是将《蒙娜丽莎》归还意大利,在监狱里只呆了七个来月。《蒙娜丽莎》回到卢浮宫的两天里就迎来十万人观看。这个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让《蒙娜丽莎》成为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今天这位跨越五百年的女子透过防弹玻璃罩,看着眼前的人头攒动,脸上的微笑更加神秘。这个世纪盗窃事件的当事人都已故去,只有她才知道佩鲁贾是独自作案,还是另有同伙。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