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凌在发展组主管人事,采取“普列汉诺夫原则”,“适当”排斥女性,以社稷为重,美色只作点缀,虽然组内单身汉多,离婚率也较高——改革从家庭开始。人大学生中有个说法,男生都为陈一谘倾倒,女生都为王小强倾倒。谘先生嘛,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多情而专一。王小强87年5月跟芭蕾舞演员郭培慧结婚,身边一直美女如云。
人大法律系78级马小琳跟王小强、维凌、温元凯关系都好,她曾陪维凌到合肥回访温元凯、到苏州看望谘先生。马小琳后来到体改所做了谘先生秘书,据说六四后也被抓。【《手稿》pp.164, 168 & 283】2016年人大研究生雷洋遭殴打致死,人大校友联名发声,其中有马小琳的名字。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没丧失理想信念,头发因为愤怒而伸直。
六十岁左右的马小琳(2018)

人大法律系78级,里面哪一位是二十岁左右的马小琳呢?
维凌说,“我一贯认为,对于一个全神贯注高度紧张致力于人类事业的人,如果需要小憩,如果需要放松片刻,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一位可爱的女孩在一起。更何况我始终奉行的信条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干的是什么?一、为人类做贡献;二、为女人做贡献。”【《手稿》p.307】86年12月在美国华盛顿,吴方城在场,维凌对李榕说,男女不上床,就不能算真正的好朋友!当时李榕在西弗吉尼亚大学读硕士,她爸是教育参赞。人到中年后,李榕承认维凌说的是实话。

吴方城(c.1944-2013),北大化学系62级,86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获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到肯塔基大学做博士后。85年初加入中国民主团结联盟,86年秋在肯塔基大学公开民联身份,88年当选该校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未公开的民联成员任松林当选主席),1994-2000担任中国民联主席。为支持民主事业,他在肯塔基经营多家赛百味(Subway)快餐店,收留了落魄的数学家张益唐。
维凌是散仙,坐过牢,基本没坐过班。88年他才去公司(中美联络处)盯班,学潮期间事儿多,只晚上去一下。86年李湘鲁对他说,你是全中国最自由的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出国就出国。那个时候是这样,但学潮里他是最早失去自由的人之一,朋辈里他最早失去生命。
维凌家宽敞,足够同时接待五拨客人。他在不同类型客人之间来回穿梭,讨论不同问题,大家惊叹他并行处理的能力。罗小朋说他比总理都忙。维凌说,忙是忙,没总理干的事大。他老是找朴方要干大事。总理在干什么呢?赵紫阳刚到北京的时候,金观涛问李湘鲁,总理每天晚上干什么?李湘鲁说,看电视。
维凌结交广,把不同的人汇聚在一起,互通有无,有时真能办成事,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来,找他的人就更多了,他的路子越来越广。他的家成了事务所,他成了掮客。后来他穿梭大洋两岸,办理国际事务,赵紫阳政治秘书鲍彤建议他成立“何维凌事务所”。
84年底开作协四大,作家林红把一帮作家和一拨改革家两路人拉到一起,到罗瑞卿旧宅、罗点点家。其中作家包括刘宾雁、张贤亮、张洁、张抗抗、陈愉庆、陶斯亮、罗点点等,改革家包括谘先生、维凌、王小强等。陈愉庆和谘先生都是北大中文系的,老熟人。陈愉庆问,我写的东西怎么样?谘先生答,你那些东西无病呻吟,只能算不入流的狗屁!大家普遍觉得作家脱离改革实际,写改革的作品隔膜肤浅,一致认为这样的聚会有意义。刘宾雁提议办个沙龙,维凌马上应承下来。谘先生给拦住了,“你还嫌不够招风?马上又得给盯住!”这件事谘先生说是85年11月,那时维凌经常出国,不大可能应承办沙龙。【《手稿》pp.310-11,《谘》p.335】
维凌家常客当中,有几位特色人物。江北辰,北京经济学院学生,父亲是《人民日报》的领导。发展组早期,江北辰特别积极。他算命,“早年干事事不成,枉费心机一场空。”实际生活中,正是这样,后来得罪了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象,只好走人。
张遏平,汪东兴外甥。当过兵,在电视台当编辑。自学英语,美式口音。82-83年间,中美关系遇到障碍,美国派助理国务卿何志立(John H. Holdridge)来斡旋。张遏平到维凌家,神神叨叨,硬说是他写信给喊来的。还交给维凌一大摞材料,他写的全球战略。临走说,他要马上去见美国大使,“千万别传出去!”维凌还是安排他跟胡德平见面,德平也说,“大家注意保密。”
鲁斯(Henry Luce)基金会负有盛名,邀请张遏平访美。单位硬是不批,维凌帮忙找德平,最后还是泡汤。这时维凌家来了位客人,《中国妇女》美国专家林金凤(Kim Lem)。维凌撮合他们,不到一年张遏平就随林金凤到了美国。85年秋天维凌到哥伦比亚大学演讲,黎安友(Andrew Nathan)教授提起张遏平,在他那里拿了硕士后不知去向。一年后在百老汇见到他们夫妇,张遏平显然已经脚踏实地、判若两人。他们夫妇长住纽约。
李凡,广播事业局副局长李连庆的公子。当过兵,在北师大白寿彝门下研究康梁变法,81年研究生毕业后分到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他称严家其所长“小子”,关系很不好。李凡喜欢闹腾,也能闹腾出些名堂。他在美国帮助维凌跟台湾知识精英建立联系,维凌非常满意。李凡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政治学硕士。89年回国后,在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从事研究。93年创办民间机构世界与中国研究所,自任所长。
发展组外反对谘先生的人不少,咬牙切齿,李凡是其中之一,姜洪也是。维凌夹在中间,太极打得游刃有余。根本原因在于,维凌做事,为的是国家社会,主要不是为自己。所以两边的人都说他好。维凌身后,谘先生写回忆录,就是这样说的。【《谘》p.370】
发展组的哥们儿在维凌家完全随意,睡他屋里都行。逢过节,他会将发展组的单身汉和家不在北京的请到家里,一起痛快吃顿饭。一次买3-40斤羊肉是常事,数邓英淘和白南风的战斗力最强。饭后杯盘狼藉,亏了他家小熊收拾。
八十年代,一次买3-40斤羊肉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他是常买。他是北大老师,而当时北大名教授都穷。他有钱花,因为他信用好、够哥们,朋友对他基本有求必应。84年他编社会学丛书,找谘先生要2000块钱,谘先生给了他5000。【《谘》p.285】
对外开放:飘洋过海
85年维凌通过舞蹈家郁蕾娣,打通了公安部一位副部长。郁蕾娣是周希汉将军大儿媳,时任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当年6月,维凌以访问学者名义到了美国。此后22号楼5门21号门庭冷落,退出了历史舞台。年底回国时,维凌为在美活动方便,找谘先生要了个“所长代表”的名义,对外称体改所驻美代表。【《谘》p.336】
85-87年间维凌在美国,先后访问了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渡大学、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在普林斯顿,他看到中国留学生一个个朝气蓬勃、不可一世,想起了当年的自己,艳羡之余,倍感欣慰——自己的苦没白吃。维凌和朱嘉明86年5月在波士顿参加了中国留美同学经济学会第二届讨论会,6月在休斯顿出席了中国留美同学国际政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讨论会。朱嘉明85年9月到的美国,由福特基金会资助。
维凌在美国过得节俭,住地下室。他访美的资金从何而来呢?《手稿》里没有交代。他访美是由梁恒牵的线,而梁恒是索罗斯的代表。【《手稿》pp.204-05】维凌在美国不停催问谘先生是否打算去匈牙利考察,索罗斯很关心,匈牙利是他的故国。86年4-5月间,考察团访问匈牙利,索罗斯赶过去了,请谘先生和王小强两位副团长吃饭,又请团长高尚全吃饭。高尚全和谘先生赞成索罗斯在中国成立基金会的动议。【《谘》pp.348-51】
梁恒(1954- ),湖南长沙人,难怪杨小凯认识他。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跟外语系美籍教师夏竹丽(Judith Shapiro, 1955- )相恋,79年经邓小平批准,二人得以赴美成婚。婚后二人返校,80年梁恒竞选区人大代表,主张民主社会主义。81年梁恒大学毕业,随妻移民美国。83年夫妻合著《革命之子》出版,索罗斯读后主动跟他联系,请他当他的中国事务顾问。84 年梁恒在纽约创办中文季刊《知识份子》,担任总编。91年梁恒离婚。2005年他结束了跟索罗斯的工作关系。
86年10月10日,中国改革开放基金会(索罗斯基金会)成立,中方主席、代表分别是陈一谘、李湘鲁,美方为索罗斯、梁恒,委员3名:梁从诫(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索罗斯提名)、何维凌和朱嘉明(陈一谘提名)。11日,鲍彤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索罗斯。【《谘》pp.367-68】基金会成立时维凌建议,把钱放一半在香港。谘先生没同意,还是维凌有先见之明。【《谘》p.370】
86年10月,维凌创办中美联络处,找谘先生要启动资金。谘先生从朋友资助的所长基金里给了他两万元。【《谘》p.371】
87年中,维凌回国,谘先生找他。谘先生收到七八封信,来自全国人大、外交部、中组部、中纪委、体改委等处,都是告维凌的,说他狂妄自大、有政治野心、生活腐化等等。维凌就有这大闹天宫的本事,让各大机关同时告他。谘先生感到责任难当,骂他,让他跟体改所脱钩。他抱着谘先生,哭了,“别人不理解我,你也不理解我吗?”
7月在北戴河,谘先生为维凌的事去找朴方。朴方同意:维凌和他的中美联络处脱离体改所,改挂在康华。【《谘》pp.458-59】
88年中美联络处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举办中美中小企业贸易交流会,两国共500多家企业参加。维凌请到了美国前总统福特到会致词。中国这边,谘先生帮他请薄一波题字、请汪道涵和唐克出席。这场交流会,维凌爆发,赚了40万美金。要分一半给谘先生,他没接受,但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在南戴河盖40间房子,当时每间造价不过人民币5000元;二是在上海浦东买两栋小楼,当时一栋也就5万。89年3月,谘先生去看维凌,他说全照办了。维凌身后,这些房子不知花落谁家。
帮维凌出国的那个郁蕾娣(1946-2001),88年10月也来到了塔尔萨,在当地芭蕾舞团体任教。她逾期未归遭单位开除,索性在美国办了绿卡。不幸的是,她95年诊断出乳腺癌。96年周太安正准备到美国照顾她,临行前他们的养子——实际是她妹妹的孩子——遭遇严重车祸。2000年初在周太安的劝说下,郁蕾娣在塔尔萨跟追求她多年的台商林先生成婚。
维凌88年底去过墨西哥,并从那儿回国。他看准了北美自由贸易即将带来的商机,提前在墨西哥谋篇布局。作为商人,他目光锐利、富有远见。
87年7月,公安部长王芳给赵紫阳写信,说索罗斯是反共老手,受美国中央情报局操纵,而在索罗斯基金会任职的何维凌、朱嘉明、梁恒,都长期跟反动分子联系。谘先生派李湘鲁、朱嘉明分别去匈牙利、美国,查明索罗斯相信波普哲学、开放社会,认为斯大林模式不合人性,所以在匈牙利成立基金会,支持改革。他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所以在中国成立基金会。他批评资本主义贫富悬殊,社会不公。10月谘先生根据调查,写成报告,体改委主任李铁映压下,没上报给赵紫阳。11月王芳再告,赵紫阳再次让体改所跟基金会脱钩。
多年来美国保守派对索罗斯开放社会基金会恨之入骨,百般调查,还没发现它跟中央情报局有关联。
人大副委员长彭冲让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接手。88年1月中心副理事长于恩光接任基金会中方主席,彭冲宴请了来访的索罗斯。澳大利亚学者周安澜(Alex Joske)披露,这个于恩光,正是国家安全部副部长于方。赵紫阳可能知道由国安部接手索罗斯基金会的安排。88年8月王芳给邓小平写信,继续告索罗斯基金会,说赵紫阳支持基金会。【《谘》pp.459-60】88年10月26日,赵紫阳在中南海接见索罗斯,谈了两个半钟头。【《李》p.147】
87年7-9月间,鲍彤多次劝说谘先生到即将成立的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当秘书长,前提是跟维凌这样的“损友”断交,他拒绝了。【《谘》p.462】
香港罗德丞向北京靠拢,担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结交李湘鲁、维凌。87年12月初,他开着劳斯莱斯,18号车牌,把谘先生从罗湖接到香港。香港维凌常去,谘先生还是第一次。【《谘》pp.477-80】
88年5月,谘先生顺访洛杉矶。维凌的朋友、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东亚系主任李三宝教授热情接待,带他见了谢淑丽(Susan Shirk)、吴家玮、何炳棣等名流。【《谘》p.509】
维凌87年7月脱离体改所,没有了“所长代表”的名义。但在海外,他怎么不是所长代表?
主要参考文献
《手稿》:《传说中的何维凌手稿》(2015),香港大风出版社。
《谘》:《陈一谘回忆录》(2013),香港新世纪出版及传媒有限公司。
《李》:李鹏《六四日记》(2010),美国西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