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生说:贯穿一生8个选择题

(2022-12-31 03:55:26) 下一个

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我们都在求解脱之道,然而真正能够做到身心解脱的少之又少。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按照心中所想的方式去生活,就是因为我们被太多的外界因素所推动,甚至被外界的因素所绑架,动弹不得。

庄子《至乐》篇。开篇连续提出了8个问题: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去奚就?奚乐奚恶?这8个问题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该去做什么?不该去做什么?我们该远离舍那没?该就近什么?该取什么?该舍什么?什么是好的?这8个问题也是8个选择题。这8个选择题贯穿着我们的一生。从始至终我们都是在做选择题,而这8个问题的标准答案,都是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的结果。

比如说上学考满分是好的,不考满分是不好的。有名利地位是好的,没有名利地位是不好的等等。这些好恶、好坏的观点,直接引出了诸多的是是非非,所有的恩怨是非其实都是一种选择,都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答案,我们的心里没有答案。

“扇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我们在众多的选择题中,按照别人给我们的标准答案,去学习那些世俗的学问,最后就迷失了自我,丢掉了自我,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别人给我们的这种标准答案。另一方面又想去明心见性。庄子把这一类人毫不客气地归结为“蔽蒙之民”。是被蒙蔽了心窍的人,是颠倒了本末的人。

而庄子主张是“以恬养知”“知与恬交相养也”只有以身心为根本,把身心调整到舒适和愉悦的状态下,才可以去使用我们的感官认知,去使用我们的头脑聪明。我们的感官认知,我们头脑中的聪明,它仅仅是一种临时使用的工具,前提是我们的身心要处于这种合一,放松的状态。认识不到这一点,注定是后悔都来不及,这世上没有后悔的药。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是在用隋唐之珠弹千仞之雀。在透支我们的身体。在透支我们的精力。去换得一些外在的利益。

等到我们负面的情绪填满了身体,溃然而道尽。身体也会随之垮掉,那时候再想回头,就是回天无力了。庄子《盗跖》篇讲到一个叫子张的人问满苟得。说:人哪有不兴名就利的?追逐到名利地位以后。我想修心。那不是随时可以做到的吗?随时可以放下的吗?庄子说“士之为行,其抱天乎?”人在欲望的牵引下,只会被束缚得越来越紧。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就很难。那时候你真想回头,那比登天还难,这叫“其抱天乎”。

在欲望得牵引下,我们是停不下来的,始终想去填满自己的欲望,一个欲望接着一个欲望,一个欲望比一个欲望更大,最后一定会被欲望的黑洞吞噬为止。其祸长也滋萃,其反也缘功。自己把身搞乱了,这是很容易的事情。当你想回过头来重新调整的时候,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因此要治之于未乱。

庄子说“病而求医,秃而施髢?”这都是乱而后之与。这都是把自己先搞乱了,然后又回过头来去补救。你用一天的时间搞乱自己的身心,那么你可能需要10天甚至100天的时间来调整你的身心。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这个成本是巨大的,我们是耗不起的,因此我们要尊重内心的需求,一切伤害我们身心的事情,都不值得我们去考虑,都不值得我们去追求。

庄子《至乐》篇指出了最美好的时代,至一的时代。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然而由于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逮德下衰,故顺而不一。随着我们天性德丧失,人们只是顺而不一。所谓的顺而不一,就是顺从外界的选择,而不是遵照我们的身心合一和身心放松为前提的。

德又下衰,是故安而不顺,随着我们的迷途越走越远,我们只能做到安而不顺。安,指的是外在不动的东西,这些物质的东西。认为这些东西能让人心安定。但是庄子说“安而不顺”。“不顺”就是乱,即便追求到这些东西,反而让自己的身心越来越乱。“行乎无名,惟庸有光”

庄子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行乎无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应该受到外在的影响,人人心中都有一盏明灯,只要你保持平常心的状态下,这盏明灯一定会引领着你向善向好的方向去发展。

抄录郭伟胜先生视频全文2022年12月30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