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生说:用精诚之心去听懂神明

(2023-01-26 02:22:21) 下一个

上学的时候,在课堂上。老师先教给我们知识,让我们去领悟,然后才会交给我们一份答卷。去找出具体的答案。而在生活中,在人间这个大课堂是倒过来的。上天先给我们一份考卷,先布置作业、领任务,再去领悟天道,渐悟天道。我们如何做好这份答卷?这份答卷是在考我们的精诚之心。你是不是对自己很诚实,这个答案在哪里?

庄子说“自知则知之,自彼则不知”。只有回到我们自身去找答案。在我们自身又如何去找到答案?“自适其适而不适之适,是之谓调达而福持”只有我们调适自我,放松下来的时候,才能够找到那个唯一的标准答案,才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调适自我,我们听起来都比较容易,其实我们大部分任都是在为难我们自己的。比如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又有几个人真正能够做到呢?

明明是饿得发慌,确是为了苗条,为了让别人看起来更好看,而刻意的忍受,刻意的忍耐。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些悲剧,都是我们自己一手种下的苦果。明明我们不饿,但是看到美食仍然是停不下来。你没有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的胃是不是饱了,没有去领会身体发出的那种指令。还有的任一味的强调勤奋努力,明明是累了,大脑已经处于自动关机的状态了,仍然要去喝一些浓茶喝咖啡,让自己的大脑兴奋起来,继续工作。继续学习。

明明是睡眠不够,身体非常疲倦,仍然把闹钟调的非常早,连唤醒身体的时间都没有,突然而起。不能够做到“其卧徐徐,其觉于于”。这不就是折腾自己吗?这不就是“适任之适”吗?当我们调适自我的时候,我们自然会领到一份考卷,自然知道要去做什么样的任务,而且这个任务的标准答案是唯一的。

庄子说“劳神明为亦而不知其同也”。我们不能够自由调适自我,我们会有无限的答案。而且这些答案都是错的。所以庄子说“既以谓之一也,且得有言乎?既以谓之一也,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既然是神明交给我们的考卷,那我们就用我们自己的神明来回答它。

自彼则不知。如果我们从别人的评判别人的眼光里面去找答案,那就多了。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离开了本质的东西,离开了那个“一”,那么错误的答案就可以一路错下去,无穷无尽。

“圣人者,原天下之没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这个任务这一份考卷,要从神明的手中接过来,然后再去做任务,做考卷。做任务,做考卷仍然是在神明的作用下,才能够“观于天地”。能够观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庄子在这里又再一次特意地教我们,什么叫做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按照神明的指引去做事就是无为。

“精神明至精,与彼百化”。只有神明能够交付出一份精准的答案。德成至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为之完。德成之谓立,这个“成”也是我们“诚心”的“诚”,天道和神明交给我们的考卷,就是考我们那种诚心,你有没有这颗精诚之心,能不能真正地善待自我,真正听得懂自身发出的那种指令,然后才能够循于道,才能够完备。

不以物挫志谓之完。不要被外在的评判,外在的恩怨牵着走了。人间本身就是个大熔炉,大炼狱,众生皆苦。而且苦海无边。悲悯苍生都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有时间在乎别人的看法,哪里值得去计较那些恩怨是非。交给神明,交给天道。“若然者,藏珠于渊,藏金于山”。如此,我们的自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这不就是本自具足吗?调适自我,领会神明,足以应付这世道万般的沧桑。

抄录郭伟胜先生视频全文2023年1月25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蓬荜生辉的友人 回复 悄悄话 南怀瑾对于打坐姿势详解

一、双足跏趺(俗称双盘),如果不能跏趺坐,就采用金刚坐(右脚放在左腿上),或者采用如意坐(左脚放在右腿上)。

二、两手结三昧印(把右手掌仰放在左手掌上,两个大拇指轻轻相抵住)。

三、背脊自然直立,像一串铜钱(身体不健康的人,最初不能直立,不妨听其自然,练习日久后,就会不知不觉自然地直立了)。

四、两肩保持平稳(不可歪斜,也不要故意用压力)。

五、头正颚收(后脑略向后收,下颚向内收,轻轻靠住颈部左右两大动脉)。

六、舌抵上颚(舌尖轻轻抵住上门牙根唾腺中点)。

七、两眼半敛(即两眼半开半闭,如开眼容易定就开眼,但不可全开,要带收敛的意味,如闭眼容易定的话,可以闭眼,但不可昏睡)。

注意事项

一、打坐时应将裤带、领带等一切束缚身体的物件,一律松开,使身体松弛,完全休息。

二、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及后颈包裹暖和,否则,在打坐时风寒侵入身体,没有药物可以医治,这一点须特别小心注意。

三、最初修习打坐的人,应该注意调节空气和光线,光太强容易散乱,光太暗容易昏沉。座前三尺,空气要能对流。

四、初习定的人,吃太饱时不可打坐,如觉得昏昏欲睡,也不可勉强坐,应该睡够了再坐,才容易静定下来。

五、无论初习或久习,坐处必须使臀部垫高二、三寸,初习打坐的人,两腿生硬,可以垫高四、五寸,日久可以渐渐减低(如臀部不垫高,身体重心必定后仰,使气脉阻塞,劳而无功)。

六、下座时,用两手揉搓面部及两脚,使气血活动,然后再离座,并且应当作适度的运动。

七、坐时要面带微笑,使面部的神经松弛,慈容可掬,心情自然也放松了。千万不可以使面部表情生硬枯槁,变成峻冷,内心就会僵硬紧张起来。

八、最初习坐时,应该采取每次时间少,但次数加多的方式。如果勉强久坐下去,则会心生厌烦,不如每次时间短一日多坐几次才好。

在开始修习禅坐时,应该特别注意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养成习惯,就无法改正了。而且对心理和生理都有影响,并且容易成病。七支坐法的规定,有很深的涵义,非常符合生理及心理的自然法则,应该切实遵守。

人的生命要依赖精神的充沛,所以要培养精神,才能达到健康的生命。培养精神的方法,首先要使心中常常没有妄念,身体安宁;心中一空,生理机能才会生生不绝。能够不绝的生,另一方面再减少消耗,自然会达到精神充沛超过平时的状态。

人的精神是随着气血的衰旺,而呈现充沛或亏损的现象。如果思虑过度疲劳,气血就浙呈亏损衰弱的现象。所以安身可以立命,绝虑弃欲可以养神,也就是说,身体保持安定状态,生命就有了根,丢掉了思虑。摒弃了欲望,精神就得到了培养。

古代医学认为人的生机是藉着气化而充实的,气的运行是循着脉的路线,这里所说的脉,并不是血管或神经,而是体内气机运行的一个有规则的线路。这个气脉理论是相当微妙的,一般人不太容易了解。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奇经八脉,是从古代道家的说法脱胎出来的。道家认为:人体中“任”“督”“冲”三脉,对于养生修仙是最重要的。西藏密宗的观念,认为人体中的三脉四轮,也是即身成佛的关键。

在密宗法本中有一部《甚深内义根本颂》,在这本颂中所讨论的气脉学说,比较《内经》及《黄庭经》等书,各有独到的地方。

藏密和道家,虽然都主张修三脉,不过道家是以前后位置的任督二脉为主,藏密则以左右二脉为主。修法虽然不同,但两家都是以中脉(冲脉)为枢纽关键的。

至于禅宗坐禅的姿势,采取毗卢遮那七支坐法,虽然没有明白说出来注重气脉,可是,坐禅的功效,实际上已经包含气脉问题了。

两足跏趺坐不但可以使气不浮,并且可以使气沉丹田,气息安宁。这样心才能静下来,气也不会乱冲乱跑,而渐渐循着各气脉流动,反归中脉。等到气脉可以回归流于中脉,达到脉解心开时,才可以妄念不生,身心两忘。这时才能进入大定的境界。如果说一个人的气脉还没有安宁静止下来,而说能够入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普通人的身体在健康正常时,心中感觉愉快,脑中的思虑也就较少,在生病的时候就刚好相反,又如修定的人,在最初得到定境,开始见到心空时,一定会感到身体轻松愉快,那种神清气爽的味道,真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可见心理和生理两种是互相影响的,是一体两面的。

人体中的神经脉络,是由中枢神经向左右两方发展分布,而且是相反交叉的,所以,在打坐时,两手大拇指轻轻抵住,成一圆相,身体内左右两边气血,就有交流的作用了。

人体内的腑脏器官,都是挂附于脊椎的,如果在打坐时,背脊弯曲不正,五脏不能保持自然舒畅,就容易造成病痛,所以一定要竖直脊梁,使腑脏的气脉舒泰。如果肋骨压垂,也会影响肺部收缩.所以要保持肩平和胸部舒展,使肺活量可以充分自由扩张。

我们的后脑是思虑记忆的机枢,颈部两边是动脉的路线,由于动脉的活动,能运输血液到脑部,增加脑神经活动。在打坐时,后脑稍后收,下颚略压两边的动脉,使气血的运行暖和,可以减少思虑,容易定静下来。

两齿根唾腺间,产生津液,可以帮助肠胃的消化,所以要用舌去接唾腺,以顺其自然。

心和眼是起心动念的关键,一个人看见色就会心动(听到声音也会心思散乱起来),这是先经过眼睛的机能而生的影响。如果心乱的话,眼睛会转动不停,一个人如骄傲而又心思散乱的话,他的两眼常向上视;一个阴沉多思想的人,两眼常向下看,邪恶阴险的人,则常向左右两侧斜视,在打坐的时候,采取两眼敛视半闭的状态,可以使散乱的心思凝止。

打坐时松解衣物的束缚,可以使身体安适;常常面带笑容,可使精神愉快,这些条件对于打坐修定是很重要的。

所以,禅坐的姿势,对于气脉很有关系,虽然禅坐没有专门讲究调和气脉,但是,这个调和气脉的问题,已经包含在内了。如果专门注意修气脉的话,很容易发生“身见”,更会增强一个人的我执,这个我执和身见,就是证得正觉的大障碍。

静坐的姿势,十分量要,如不把姿势调整好的话,弄得曲背弯腰,常久下去,一定会生病。许多练习静坐的人,有的得了气壅病,有的吐血,使身体害了禅病,说起来都是因为打坐姿势不正确引起的,所以修习静坐的人一定要十分小心注意姿势才是。

如果依照正确的方法和姿势修习,身体本能活动发生作用,身体内的气机自然流行,机能也自然活泼起来,就会有大乐的感受,这是心身动静交互磨擦激荡而产生的现象。

对于这种现象,一概不可以认真或执著,因为现象就是现象,不久会消失而成为过去,如果对现象执著的话,就进入了魔境,就是向外驰求了。

如果修定方法正确的活,自己的心身必会得到利益。譬如说头脑清醒、耳聪目明、呼吸深沉可入丹田、四肢柔畅,连粗茶淡饭也会和山珍海味一样的好吃;如果原来有病的人,也会不药而愈,精力也觉充沛。修定到了这一步,应该注意减少消耗,如果犯行淫欲,就会造成气脉闭塞,心身都会得病了

有的人双腿粗壮或者筋骨太硬双盘反而是痛苦的事情,建议自然盘,南师也说过静坐的重点在于静不在于坐,双盘只不过是练习静的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姿势,在双盘吧等地方见到网友以双盘莲花座为功夫高低之分实在是舍本取末,习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比较好,心情不容易平静的人还是以站桩为主吧,静坐关键的在于对所学法门的掌握程度高低!站桩达到一定的程度再静坐会效果更好,就比如小学基础打好了去上初中一样的。
蓬荜生辉的友人 回复 悄悄话 https://new.qq.com/rain/a/20220414A077RP00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