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美国的第一个夏天,帮忙照看过邻居的孩子,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女孩。二十个月的孩子说的多是单词,她拿起芭比娃娃说, “ballerina” ,准确清楚,让我一下就记住了这个词的意思和发音。她说 “bicyle”,自信而清晰;我只听一次就牢牢记住了 “i” 的长音。在中国学英文的时候老把长音和短音弄混,记不住也说不准。
后来,我自己做了妈妈,就更是名正言顺(无时无刻)地跟孩子一起学英文了。小时候跟着看电影看电视自不必说;大一点了跟着一起读书。陪太子不止陪读书,还陪玩陪聊陪吃陪喝。。。全陪!
说到陪玩,小孩子的 playdate 也是我学英文的机会。上幼儿园时,哥哥最好的朋友是一个法国小男孩,比哥哥大一岁,非常聪明伶俐。我还记得他绘声绘色地讲海豚的 “echolocation” (回声定位),哥哥一脸崇拜地听。听完了,哥哥也搜肠刮肚地分享,卷起袖子给朋友看:“Look at my mosquito bites.” 那么小的孩子也会投桃报李,有趣!也许 “来而不往非礼也” 是人的天性?!
哥哥上幼儿园了,自然要把学校里听到的话照搬套用到家里,鹦鹉学舌嘛。有一次忘了弟弟怎么惹到他了,哥哥气势汹汹地警告弟弟:“You are in big trouble!” (这是听老师说的吧?)弟弟因为听不懂,所以叫得比哥哥还要大声:“I’m not big! I’m not trouble!”
另外一次 playdate,哥哥的新朋友来家里玩,哥哥很兴奋,弟弟不甘示弱也要抢风头。如果哥哥说他有十辆玩具车,弟弟马上就要说自己有十一辆,总之要压过哥哥一头。结果,小客人慢吞吞地发话了:“Don’t brag.” 厉害!不知道弟弟听懂了这个词没有,但是他稍微按捺了一点儿。以后的父母生涯中,无数实践证明 “Don’t brag.” 是很有用也很好用的一句话。
哥俩上小学了,学校里也有中文课。我很好奇,“老师都教什么了?” 两人的回答如出一辙,“Something I aleady know.” 我只能再搬出老话:“Don’t brag.”
弟弟上三年级了。第一天放学了回到家,我问:“你们班里都有谁啊?” 弟弟闷闷不乐地回答了一个词,“People.” (后来知道弟弟很失落,因为没有和好朋友分到一个班!)
我还不死心,“那今天学了什么呀?”
“Stuff.” 又得到一个单词。嗯嗯,隐隐约约可以听到青春叛逆期的雷声了。
弟弟上五年级了。一天放学,我随口问:“今天怎么样?” 弟弟无精打采地回答:“Another repetitive day!” 我马上肃然起敬,弟弟已经把青春厌世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了。
很惭愧地承认,我说了这么多年的英文,口语里还是常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比方说,名词单复数的正确使用。这不,前几天动员大扫除的时候,我要求孩子们把用不着的书和玩具找出来捐掉,因为家里的 junks 太多了。弟弟提醒我 “junk” 不用加 “s”。我嘴硬,“ 在咱们家就得说 junks,因为 junk 太多了!” 哼哼,英语说得不地道一样可以强词夺理。
时不时地,弟弟 “自创” 的英语也会挑战我的心理承受强度。听见我又在为掉发问题自怜自叹,弟弟献计:“Maybe you should get something for anti-balding.” 什么? Anti-balding?我不气倒,也要笑倒。我的头发还没到秃的惨境,这辈子估计也不会。不过,是亲儿子没错了!是直男没错了!哈哈!
每天遛狗的时候,哥俩一般都会跟我去。娘俩,或娘三个,慢悠悠地牵着狗,散步聊天谈心,是金不换的亲子时间。有时候他们贪玩游戏不肯跟我出门,我穿鞋子的时候会再努力一把:“真的不去吗?” 哥哥很忍耐地看着我:“You are just trying to guilt me into going with you.” 听见这话,我虽然嘴上否认,但是心里咯噔一下:哎呀呀,苦情戏要破产了 ------ 哥哥不但一眼看穿,而且一语道破了我的内疚攻心计!
不得不面对现实:跟孩子对话对策要与时共进,是时候改弦更张了。
也许,这标志着我跟孩子学英文的过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说到底,跟着孩子一起学的不单是英文,还有成长路上的各种挑战和回报。以此自勉,是为记。
贴两张图。我们喜欢的 trail,两个星期没去有了新变化。
沿着林中小径,每隔几步就按次序树立了一本图画故事书的单页插图。小孩子跟家人散步的时候,可以停下来读几页故事。(看看,跟着孩子学英文的机会无处不在,lol!)
问好老皮卡!
哈哈哈,太有意思了,好有趣味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