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21)

(2022-02-27 06:20:16) 下一个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21)

 

两位专家亲临课堂,试教学生踊跃发言

1984年暑假在兰州会议期间,去拜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副总编刘国正先生,《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张定远先生时,国正先生听完我这两年试教的汇报后,笑着对定远先生说:“我们是不是要找个时间去培永那里,看看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呀?”定远先生说:“好的,我来安排吧!”当时,国正先生是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的会长,定远先生是秘书长。

1985年5月25日,武汉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徐国英老师告诉我,国正先生和定远先生应武汉市中学语文研究会的邀请,明天到武汉,住新华饭店。定远先生请你29日晚上到饭店去见面。

一见面,国正先生就笑着说:“培永,定远与武汉市教研室商定的日程,我和他6月3日上午去你们学校,看看那些参加实验的孩子们,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下午去你们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与主编刘兴策教授见面。”国正先生对我们实验班的课堂教学改革、作文教学的成果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让我好好从这两方面进行总结。准备参加青岛初中实验教材总结大会。当时就要走了王江作文选的校样和李慧的那篇《语文实验教学花絮》,说看完后还给我。定远先生跟我商定了3日的行程及具体安排,重点谈了王江作文选的序言怎么写。

回校后,向李校长和主管教学的万副校长汇报了,人教社的两位专家将于3日上午8点半到我们实验班,参加学生语文教材改革座谈会。

座谈会准时开始,这天实验班教室一改司空见惯的课堂教学形式,课桌椅摆成了“回”字圆形圈,坐在任何一个位置上的学生发言,都可以与大家互动,大家还可以看到发言同学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座谈会由语文课代表孙燕主持,当国正先生和定远先生在省市教研室主任、我们学校领导的陪同下,走进教室时,全班学生的热烈鼓掌欢迎,孙燕向两位专家、各位领导和嘉宾致欢迎辞后,请他们在“回”形外圈就坐。

孙燕说:“尊敬的刘老师、张老师,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热烈欢迎你们来我们实验班参加教改总结座谈会!

我们实验班已经在5月20、21日两天参加了全年级统一的毕业考试,据指导我们进行了近三年改革实验的汪老师说,语文人均成绩略高于学习《语文》课本的普通班。

5月26日早自习时,李老师告诉我们,负责实验教材编审的刘老师和《阅读》课本的责任编辑张老师,将于6月3日上午来参加我们班的三年教改座谈会。要求我们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还要求我们对教材修改提意见,请大家认真准备。今天请发言的同学就在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讲就可以了。今天各人只讲自己的看法,不讨论别人的说法。我们按举手的先后开始。”

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

赵劲松同学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叫赵劲松。

转眼间,三年的初中学习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了。三年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语文学习方面,无论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还是学习能力,都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

刚上中学的时候,我不但对语文学习没有一点兴趣,而且连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只知道跟着老师转,老师讲什么,我就记什么,自己不动脑筋思考。结果一个学习阶段过去了,我感到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与李老师的教学方法太不适应了。我上中学以后遇到的这个语文老师有些与众不同,他在课堂上很少向我们灌输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自己讨论、争论,使同学们在讨论中取得进步,在争论中提高能力。这就逼着我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去组织语言说服或反驳对方。在与同学的争论中,不仅提高了说话能力,而且提高了边听边思考的能力。这是三年来我在能力方面最大的收获!

在写作方面,老师采取了同学互相评改作文的方法。刚开始时,我非常怀疑这种方法,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评改方法对我们有益无害,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写作能力,而且锻炼了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以前,我最怕写作文,一拿起笔就感到无话可说;现在,我虽然不敢说提笔成文,但至少对作文已经没有害怕心理了。

我对语文学习兴趣由淡变浓的主要原因,还是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我们实验班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就免不了发生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争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使同学们上了一节还想上下一节。李老师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他总是鼓励学生向他提问,指出他讲课中出现的错误,还鼓励大家大胆地对编入课本的名家名篇质疑。这就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培养了我们的创造能力。

卢山同学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

尊敬的刘老师、张老师、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我叫卢山,姓卢的卢,不是江西的那个庐山。

在小学,我们的语文课本每册只有十几篇课文,当然这与我们那时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有很大关系。到中学后,我被分到了语文实验班,一册语文书就有40篇课文,这与小学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开始,我对这项实验是持怀疑态度的,唯恐自己做了实验的“牺牲品”,可是通过三年实验证明,我们收获了许多许多,我为自己能在实验班学习感到非常骄傲!

在初中三年语文实验中,我最大的收获是能力提高了,其显著标志是增强了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和完整性。

由于在小学听惯了老师“满堂灌”的教学,一进中学,对老师的开放式教学很不适应,总是期待着老师在下课前把课后练习题的答案公布出来。须不知,我们这套教材有许多练习题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的,最正确的答案莫过于同学们自己思考、讨论后得出的答案了。因此,我被“逼上梁山”,不得不经常自己动脑筋揣摩、斟酌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但是,在开始实验的一段时期,这种独立思考往往是被动的,只不过是为了应付老师上课时的提问,所以,虽然也做到了独立思考,但这是一种消极的思考。因而不论是预习,还是上课,自己提出的问题往往与课文没有多大关系,有的问题甚至是与课文风马牛不相及。这种难堪的局面维持了一、两个学期,看到同学们学语文的劲头越来越足,我的确是有点儿不甘落后,于是,我开始留心别的同学学习语文的方法。我常常有事无事和同学聊天,在闲聊时,我总是反复问我的同学,你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同学们见我那迫切的样子,都忍俊不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告诉我许多学语文的好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其关键是上课要积极思维,争取发言机会。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一点儿不假。我虽然曾多次鼓足了勇气,想在课堂上发言,但每回都在节骨眼上退缩了,我还是不敢当着大家的面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久,我的这种心思就被细心的李老师看出来了。他看到我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但又不敢举手的样子,就在课堂上经常点我回答问题。刚开始,我只能说一句话,尔后,说两句,再后来说三句了,慢慢的我回答问题逐渐有条理,而且比较严密了。我在课堂上也越来越爱发言了,以至于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了。那情形,如同不说就像要把自己憋死了一样。

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中,我认为,如果在“说”的方面有了突破,那么其他三种能力的突破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因为大作家老舍曾经说过,如果把说了的话好好整理一下,便成了一篇好散文。三年来,我着重抓了自己的说话训练,不仅说话能力提高了,而且也促进了其他三种能力的提高。

在近三年的学习中,我对这套教材的认识也日臻全面。总的说来,我比较喜欢自读课文后设计的练习,当然,这并不是说讲读课文设计的练习不好,只不过两者相比较,总有一个比另一个要更好些。这些自读练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创造性强,留给同学们发挥的余地大。这在当今这个时代,这种练习对同学们未来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我希望今后讲读课文的练习设计也该向自读练习设计看齐。

我觉得,我们这套教材似乎对听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我想,编辑部应录制一些教学磁带,如课本中的一些名篇。让同学们听完录音后做练习,或口头回答问题,培养同学们的听力,使大家在听他人表述时,能抓住对方说话的要点,而不至于人家讲了半天,你还不知东南西北。随着社会的发展,等我们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社交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了,而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没有善于揣摩他人讲话意图的本领和雄辩的口才是不行的。

此外,我还想向编辑同志提一个建议,能不能把教材改为16开的,以便同学们得心应手地在书上圈点勾画。

我想说的,讲完了。不知我的意见和建议对不对,请两位专家老师指正。

张定远先生立即表示说:“卢山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很好,我已经记下来了。欢迎同学们继续发言,给我们提意见啊!”

主持人孙燕在大多数同学发言之后,最后请两位专家讲话。张定远先生的发言热情洋溢,最后鼓励学生:“你们很会说话,说得很得体,有的同学还有点风度。希望你们继续练好说话,要练到像卢山、赵劲松,还有那几个同学一样,即席讲话,出口成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