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说三道四之七 一叶知秋

(2018-11-02 04:11:29) 下一个

说三道四之七     一叶知秋

深秋时节,公寓楼门前小花园的红叶渐渐红起来了。小路上随处可见散落的树叶,不禁想到成语“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这个成语,意思直白,就是说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查其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众所周知,春夏秋冬是指地球一年的四个季节,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这是科学发展到今天的常识,但是古人对大自然的认知,却大多凭的是直觉来感知。“一叶知秋”是如此,还有对天气的认知,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等,古人通过观察天文地理、气象物候,来感知自然变化,见微知著,莫不如此。从中既可以窥探出古人如何以人之理性追问自然现象之规律,又展示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既然如此,秋天来了,天气转凉,顺应自然规律,就必须穿秋裤了。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也能做到“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例如,中小学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然后,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呢。

先请看一段初中语文《孔乙己》的课堂教学实录:

学生在老师讲完课之后。举手要求发言。

学生(1):文章最后一段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老师:对!她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班肯定有同学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2):“大约”是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而“的确”只是修饰“死了”这一个词,它们修饰的范围不同,所以说它们并不矛盾。

学生(1):既然孔乙己的确死了,为什么还要用“大约”来修饰呢?

学生(2):我们在《写作》书中学过,一个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语法错误,还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习惯。任何人一听这句话,都觉得是通顺的。(学生笑)

学生(1):鲁迅是一个大文豪,他也懂语法,为什么他要明知故犯呢?(学生大笑)

老师: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

学生(1):他不会故意说错的。(哄堂大笑)

学生(3):我觉得这一句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约”是因为孔乙己死了那么多年,没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孔乙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也很穷,所以他死了就没有人知道得那么确切了,只能用“大约”这个词说明。

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学生(3)正确回答了学生(1)提出的问题。值得研究的是,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老师必须立即判断“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要迅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老师长期坚持“用心”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发现关键所在,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由“一叶知秋”到“见微知著”,只有“用心”才行。不论是“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还是“一叶知秋”,都是古人长期观察、用心研究大自然之后,发现的自然规律。不论我们做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去做,持之以恒,是完全可以做到“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