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赛欧

地主杂谈


做一个眉宇间写满风调雨顺的人,安静于暖,安然于心,不急不燥,清淡欢颜。
个人资料
康赛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养老看病新视角 中美就医对比与体验

(2024-08-01 20:14:53) 下一个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免不了与医院打交道。而我,作为一个在美国和中国都有就医经历的人,对两国的医疗体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这不仅仅是一段关于治疗疾病的旅程,更是一段关于文化,资源和人性的探索。

我昨天去看了皮肤科医生,回想起来,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这家医院看皮肤科了。第一次是去年,因为想看看脸上和手臂上长的痦子;而这次,则是因为皮肤出现了过敏的症状。

这家医院离我住的地方不远,车程大约只需10分钟。它是一家县级医院,按照现在的专业术语来说,是属于三级乙等医院,简称三乙医院,并不是最高级别的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

我这个皮肤炎症大概是去年回美国后慢慢出现的,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在美国的时候,我没有预约医生,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预约看这种专科医生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所以就想着回国后再去看医生。

记得多年前在美国时,我因为脸上和手臂上长的痦子感觉有些奇怪,就想去看医生。我的家庭医生给我推荐了一家诊所的医生,于是我就打电话去预约。接电话的女士首先问我是否是第一次看这个医生,我回答说是。接着,她又问了一个让我感到有些惊讶的问题:“是不是癌症?”我说我不知道,所以才想去看医生的。她听后平静地告诉我,最早的预约时间是6个月以后。我无可奈何地回应道:“好吧。”

后来我等了整整6个月,可不巧的是,预约的那天我有事无法前往,只好重新预约,结果又是约了6个月以后。再后来,就是经过了几个月的等待后,我收到了一纸通知,告知我这个医生的诊所已经搬家,需要另约他人。

去年我在浙江时,想起了脸上和手臂上的痦子,于是便前往了这家离家不远的三乙医院。这家医院位于县城,没有像北京三甲医院那样设立国际部这种单独机构,也就是说国际部不接受医保和公费医疗,所有费用都需要自费。由于收费高,那里的就医条件相对优越,有专人引导看病,环境也十分舒适。然而,正因为费用高,前来就医的人非常少。再说了国际部给我的感觉是富人的专属之地,这就包括国内外的富人和那些在WXC上退休存款有5个米以的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愿意去购买更好的医疗资源,所以只能忍受一些不愉快的就医体验,比如人多,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等带来的负能量。

我昨天预约的是专家门诊,在前一天晚上就通过网上挂号系统成功挂上了号,并且是第二位就诊的病人。医生早晨7:30就开始接诊了。当我在这个时间点走进医院大厅时,发现已经人来人往,颇为热闹。我乘坐电梯到达四楼皮肤科的等候厅,发现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按照护士的指引,我坐在了走廊就诊室外面的长椅上等待,而那里也已经坐了不少人。皮肤科分为专家号和普通号,我挂的专家号的挂号费是28元。

在五月份,我的皮肤过敏病情在北京变得较为严重,于是选择前往离家较近的一家三乙医院就诊。就诊前一天,我预约了副主任医师的号。到达医院时,发现没几个看病的病人,然而,接诊的女医生态度略显草率,仅仅用了大约五分钟的时间便为我开了药,随后就让我离开了。这次看病花了100多元,挂号费50元,药费30多元,打车费30多元

回家后,我遵循医嘱,使用购买的药物细心涂抹患处,病情也因此有了一定的好转,但当我抵达浙江后,病情却出现了反复。于是我决定再次前往这家医院就诊。这次的就诊体验与上次截然不同,总共耗费了大约40分钟的时间。其中等待时间约为10多分钟,而医生实际为我看病的时间则长达30分钟左右。这位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表现得非常仔细,他刮取了一些皮下组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诊断,因此整个就诊过程花费了较长的时间。至于费用方面,这次就诊我支付了28元的挂号费,86元的诊断费,以及31.87元的药费,总共花费了145.87元。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我都深刻地感受到了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在国内,尽管就医速度相对较快,但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的分配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在美国,尽管医疗体系相对完善,但高昂的费用和复杂的流程却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还有就是许多专科医生约诊难的问题。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是否能够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下,找到一种更为公平,高效的方式来分配医疗资源,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当然我也明白,医疗体系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我们从政策,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就医者,只能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看到更多的改变和进步。

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两国医疗文化中的不同。在中国,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比较紧密,有些医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活习惯,能给予患者较为全面和细致的关怀。而在美国,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则相对平等和务实,他们更注重患者的隐私和自主权,给予患者更多的选择和决策的空间。

这种文化的差异也让我更加珍惜在两国就医的经历,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医疗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过程,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和关怀传递的过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我都遇到了那些用心倾听,用爱关怀的医生。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为我点亮了前行的道路。这段跨越国界的医疗之旅,让我更加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医疗资源的珍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7)
评论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鲸芸' 的评论 : 问好!是啊,在国内看牙对海外的人来说确实不贵。我上个月做了一个牙齿保护套,花费700元,还免费照全口腔的x-ray,不过是国产材料,进口材料就贵了。
蓝鲸芸 回复 悄悄话 国内看病人多是可以想见的,我有次冬天回国,想去医院检查一下我的耳朵,随机去了家附近一间比较有规模的中医院,进了大厅把我吓坏了,人山人海的感觉,太不习惯了遂放弃。回家后发现手忙脚乱中还弄丢了一条围巾。

今年暑假回家自家老姐在社区医院看牙,根管治疗才花了人民币600+,除去医保自费才100+,价格太太太美好了,而且人还不多,无需预约不需要等候,我爸妈做的假牙也在社区医院做的,有医保,自负额也不多,给我羡慕得!因为队友的牙齿花钱花时间太多太多,有时遇到出差还要各种调整预约时间来配合烦人得很。我经常调侃他你挣钱都交给了牙医。:):)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问好!有些专科很难约,不过也看地方。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看皮肤病得预约六个月?也太吓人了:),我印象中预约医生一般都是在一个月内,也许各地不太一样吧.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问好,谢谢补充说明,七月的经历再次证明了美国有些专科看病难的事实。我在美所在的城市,这些年医生流失比较严重,其中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对他们的"克扣“。我的家庭医生曾经跟我吐槽保险公司的不好,他的太太还是在保险公司工作的呢。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问好,谢谢分享经历!国内的医生经验应该比较丰富,因为每天要看那么多的病人,不过,良莠不齐比美国严重。北京的三甲医院人总是那么多,估计是外地慕名而来的人多,相比之下,三乙医院人就少很多。
PeonyInJuly 回复 悄悄话 噢再说明白一点,我们小镇以前有三位皮肤科医生,现在只剩下一位了。无论你用哪家保险公司,等候时间都一样。
PeonyInJuly 回复 悄悄话 康康好分享!这几年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小镇的皮肤科医生也短缺。我前些年看的那位皮科医生退休,打电话给新的医生,人家告诉我说,除非是癌症,所有新病人都要排到一年以后了。着急?那就自己飞去大城市吧。
估计有的网友没有需要看皮肤科医生,所以难以相信我们的经历吧。
暖冬cool夏 回复 悄悄话 我今年二月回家过年也去看了皮肤科医生,因为是大年初一(还是初二),医院(就在我家对门)基本没人,所以我很快看到了,医生看一眼就诊断说,是湿疹,开了药,下楼买药,总共花费八十多块人民币,药就六七十块,关键是,手上才抹了两天就好了。
真是又快又好,国内医生临床经验丰富。在美国说不定还要化验一下。
康康周末快乐!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朝阳门' 的评论 : 问好!是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医院乱糟糟的,除非去三甲医院里的国际部,那里没啥人。以前是特权阶级享受好的公共资源,现在花钱买也同样能享受好的公共资源,是一种进步。
朝阳门 回复 悄悄话 中肯。
一般来说,中国就诊效率更高,甚至可以看医生,开化验单,B超,CT,然后拿着单子去做相应检查甚至一天内都搞定。美国根据保险不同和就诊医院诊所不同,可能需要先看primary physician,约专科医生,开特殊检查比如超声,CT,MRI,检查做完了没准还要等读片医生读片,需要更多时间。加麻大就更惨一点,搞你几个月下来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美国的优点是就诊环境好,医生一般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中国人太多,医院乱糟糟。问题是中国哪人不多呢?医院爆满,餐馆爆满,旅游点爆满,高铁爆满。。。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京妞说的是,我就没想到,如果皮肤科收入那么好,是会很多人趋之若鹜的。不是有网友说,美国不少皮肤科的医生去做美容科的医生了。我前天在我这里的医院里看到美容科了,人真不少啊。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医学院毕业生争抢皮肤科专科的原因”, 这在逻辑上也是不通的。 如果很多人抢这个专业, 这个专业就不应该缺人, 容易预约。 现在的事实是很难约, 就说明了医生少, 很少人选这专业。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我个人是以比较客观的态度在阐述事实,这不仅是我表达观点的原则,也是我做人的底线之一。我深知美国作为言论自由的典范,其自由精神的精髓在于理性与尊重,但是,在这广阔的言论自由的空间里,也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我始终欢迎并尊重多种声音和多种观点/见解,只要这些言论不逾越底线,不涉及捏造事实,不恶意中伤,不谩骂乱扣帽子等等卑劣行径。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友好的交流方式,我们能够共同促进一个开放,理性与和谐的网络环境。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1. “皮肤问题大多不是生命攸关问题,医生相对轻松少值班收入高”:
我认为:虽然皮肤问题通常不是生命攸关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皮肤科医生的工作就轻松或收入就高。医生的工作负担和收入可能因地区,医院类型(比如公立医院或私立医院),医生的专业经验等多种因素而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皮肤科医生就相对轻松且收入高。

2.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医学院毕业生争抢皮肤科专科的原因”:
我认为:医学院毕业生选择专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个人兴趣,职业前景,工作压力,收入潜力等等。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争抢皮肤科专科的原因归结为工作轻松和收入高。

3. “而且许多皮肤科治疗,个人掏腰包的比例很大”:
我认为:这一点会因地区和医疗体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某些地区,皮肤科治疗可能确实需要患者自付较大比例的费用,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地区都是这样。此外,即使个人掏腰包的比例大,也不能作为评价医疗体系优劣的唯一标准。

4. “所以医生获取病人更下功夫,有病人上门,肯定得努力加快速度治疗”:
我认为: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和工作效率不应该仅仅取决于个人掏腰包的比例。医生的职业操守要求他们对待所有病人都应该尽心尽力,无论病人是自费还是通过医疗保险支付。因此,将医生获取病人和加快治疗速度的原因归结为个人掏腰包的比例大是不恰当的。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仅仅用皮肤问题治疗来比较中美医疗。皮肤问题大多不是生命攸关问题,医生相对轻松少值班收入高,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医学院毕业生争抢皮肤科专科的原因。而且许多皮肤科治疗,个人掏腰包的比例很大。所以医生获取病人更下功夫,有病人上门,肯定得努力加快速度治疗。
----------------------------------------------------------------------------
我逐条驳斥你以上的言论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如果是严重内脏问题,我相信大部分美籍人士肯定选择回到美国来确诊治疗。
------------------------------------------------------------------------------
我认为,这一说法严重忽略了患者选择的多样性。实际上,很多患者在考虑治疗地点时,也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病情,治疗费用,个人偏好等等。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我吃维生素D3,看来不够,还得吃多种维他命。谢谢关心!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京妞所言极是,在我这里留言挑刺/挑事的,都是没有博文的马甲。

xyz66 回复 悄悄话 此文以偏概全,仅仅用皮肤问题治疗来比较中美医疗。皮肤问题大多不是生命攸关问题,医生相对轻松少值班收入高,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医学院毕业生争抢皮肤科专科的原因。而且许多皮肤科治疗,个人掏腰包的比例很大。所以医生获取病人更下功夫,有病人上门,肯定得努力加快速度治疗。如果是严重内脏问题,我相信大部分美籍人士肯定选择回到美国来确诊治疗。仅仅用皮肤科就诊速度来比较,一叶障目。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维生素D确实需要补充。 特别是对不喜欢晒太阳的。 我的就低,平时吃复合维生素。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为你点赞。 造谣的人反正除了造谣, 一篇文也写不出。 呵呵呵。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北美_原乡人' 的评论 : 问好!是的,我以后要多晒太阳,以前老是怕皮肤被晒出斑来。看您说的那么专业,估计是学医的,谢谢关心与指教。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eanie66' 的评论 : 你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我对你们这些人的莫须有已经习惯了,从造谣我倒卖口罩开始,就知道你们做人无底线,因为在这里造谣生事没成本。我对你们的伎俩太清楚了,你就别废话了,我以前这么写,以后还会这么写。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闲聊几句' 的评论 : 我也是在保险公司提供的网络里找的医生,然而,我那里属于中等城市,皮肤科大夫可以选择的就那么几个,有的还不接收新病人,就更没得什么选了,后来我回国了看望病重的父亲。
北美_原乡人 回复 悄悄话 上了一定年级都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湿疹及其它皮肤疾病,尤其是在冬春季节阳光严重不足的月份。可以去测一下血液中维他命D的水平,十有八九是偏低了。平时应该注意补充维D和C,夏秋两季每天都要尽量的晒10分钟以上太阳,一星期出几次汗更能除湿排毒。如果皮肤毛病到了夏秋两季就减轻,甚至好了,更证明是VD和晒太阳的原因。外用的含激素的软膏,美国和国内都差不多,效果也还可以,但不能长期使用。
seanie66 回复 悄悄话 这么说吧,你要么用了AI(不一定是Chatgpt)来帮助你写博客,要么你的文字水平还停留在中学水平。 :-)
闲聊几句 回复 悄悄话 最近刚刚因为一个warts看了皮肤科医生,现实在家庭医生所在的medical group里找皮肤科医生,都要两个多月以后才有时间,因为是PPO,就直接在保险公司的网络内找,结果发现两天后就有,所以什么样的医保很重要。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eanie66' 的评论 : 你要知道,在中国大陆和香港,是不能使用ChatGPT 的,就是用vpn也不行,不信你就试试。
seanie66 回复 悄悄话 "然而。。。,当然。。。,同时。。。,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读起来像是Chatgpt写的文字。 :-)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扭曲时代' 的评论 : 你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发生过。世界如此广阔,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再者,我所分享的是关于看病的经历与感受,并未涉及医学专业知识。请在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我的表述之后再发表意见。
扭曲时代 回复 悄悄话 我怎从来没有在美国看病预约等很久的事情。我曾有两个手术,与医生见面讨论决定后,马上做术前检查,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手术。

医疗费是保险公司的事情,平时总有医保,无论大病小病从来不考虑费用问题。

不懂医的人,比较中美医疗差距,说客气一点,就是盲目人摸象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angTian' 的评论 : 问好,说的是这么个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桔子熟了' 的评论 : 问好,说得真好!
WangTian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我的感觉,小病包括体检绝对是中国医院方便,便宜,快。大病手术,美国医生比较让人信赖。
桔子熟了 回复 悄悄话 这次回去没有去体检中心,去了医院做了几项觉得必要的体检。挂号方便,检查很快,除了人多拥挤,其他感觉都很好。饮食+运动+心态,争取有个好健康少上医院。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问好!由于不想写的太长,有些就没写。国内洗牙技术还行,已经在国内洗了两次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号蚂蚁' 的评论 : 你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也需澄清。美国医疗资源相对平均,但仍存差异。中国也在努力实现医疗资源公平分配,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投入,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资源分配是复杂问题,需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JustWorld' 的评论 : 哪里都有好赖医生,只不过是比例问题。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的医疗资源是相对比较平均的,中国的医疗资源,华侨之类的接触到的都是比较顶层的。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我在刚来美国不久的时候在中餐馆打工,老板往放擦桌子的抹布的桶里放了漂白水,每次擦完桌子都要把抹布放在桶里洗,时间一长,把我的手搞得过敏了,手指间长了很多小疙瘩,很痒,就去看皮肤科大夫,记得那时很好约,医生是个中美混血,人很好,是个和蔼的中老年人。手好了以后就没再看过皮肤科,但留下了后遗症,就是不能经常用洗手液洗手,否则又会轻度过敏,谁知道20多年后看皮肤科这么难约。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问好!是的,不生病最好,只是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在美国看过皮肤科, 因为poison ivy 中毒。 皮肤科的大夫确实很难约。 约不上。 后来还是我的家庭医生打电话给他认识的人, 才比较快递看上病。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我过去十年来, 自己只在中国洗过牙, 没有看过医生。 感觉蛮不错的, 和美国的区别不大, 价钱也公道。 中国洗牙的也是医生。 不想美国是技师。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康康的分享, 很多信息。
JustWorld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的医疗体系是可信的,绝大部分医生是合格的。

中国的医疗体系是不可信的,绝大部分医生是不合格的,通过关系混上去的。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看病难在哪儿都一样,真是最好不生病。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