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从我老爸老妈身上受益最大的是四件事:孝顺,勤奋,豁达,怎样交友做人。
我老爸老妈都是很孝顺的人,年轻时都赡养自己的父母和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这给我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懂得了要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
很多时候交朋友,都是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才能走到一起,当然首先三观要一致,同时三观要正。老爸对很多事看得开,总是[
阅读全文]

最近看到巴菲特的一张照片,一脸慈祥,眉眼间透着对世界的理解与感恩。这种从容当然与财富自由有关,但我更愿意相信,真正让人散发温暖气息的,是内心的富足。这种富足,往往来自岁月的沉淀,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托底。
WarrenEdwardBuffett
想起前年回国时,我曾去了一趟西琉璃厂和东琉璃厂,北京西城区那条闻名遐迩的古玩街。在我的记忆中,在[
阅读全文]
我今天早上看到一篇题为《反驳“网络之外的中国:人间烟火最动人”》的文章。我就是那篇的作者,看到有人写长文来反驳我,没有愤怒,只是感到遗憾。
对方文风激烈、立场明确,几乎用尽情绪和概念,试图将我描述的回国所见归结为“替权力粉饰”“为压制自由辩护”。但我要说明的是:我讨论的是中国,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现实;对方却非要把它压[
阅读全文]

前些天,我老妈在中国建设银行的一笔一年期定存到期了,银行给出的续存一年的利率只有1.1%。我一年前设置了自动转存,可一看这利率,心里直嘀咕:这钱,是不是在“被动缩水”?
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现在CPI一年差不多涨2%,你说存款利率才1.1%,那这点儿利息,根本赶不上物价。
我认为不止我老妈,身边很多家庭也差不多——钱放银行,图个安心。以[
阅读全文]

我在疫情期间和疫情后两次回国,加起来住的时间不算短。这期间,我还得跟美国这边保持联系,比如接收邮件、登录银行账户付账单,有时也会上上YouTube放松一下。
这时候,VPN就成了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北京家中,我使用的是中国联通的Wi-Fi,网速表现不错,VPN连接稳定,没有中断过。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我几乎感受不到任何障碍。
目前国内主流的通信公司是中国移动[
阅读全文]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些关于AA制、工资上交、婚姻独立的争论。现在的年轻人出去吃饭,很多都会AA,听说有些夫妻也是这样。我看过一个调查,说90后夫妻中有三成多是财务完全独立的,愿意把钱放在一起管的稍微多些。我想这背后,也是一代人对婚姻理解方式的变化吧。
回到我成长的不富裕的年代,那时的人是怎么看钱和看待婚姻的?
我不是想评判哪个好或不好,只是想[
阅读全文]

从去年9月开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在美国金融机构的账户,买了些A股和港股的ETF。那时候谈不上对这个市场有多了解,更谈不上有着十足的信心。只是觉得中国股市的整体估值偏低,加上中国制造业的基础实在太强,总觉得经济终归会往上走。就凭着这样一种朴素的判断,我决定小试一把。
一晃8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里有涨有跌,也让我对A股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阅读全文]

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看着像哲学问题,但仔细想来,其实它每天都在我们心里绕着转。年少时拼命想考好成绩,毕业后忙着找工作,追一份看起来安稳的生活。后来呢?追的可能就是一种别太焦虑的状态。回头看过往,那些阶段我们“拼命想要”的,好像也没给我们真正的踏实感。
人还是不停地往前跑,不知道是怕落后,还是[
阅读全文]

前些日子,家里发生了一件事,说起来不算惊天动地,只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有些中年人活得太难了。
住在杭州一家养老院里的伯母,今年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了,身体一直硬朗,鹤发童颜。有天,她执意要出门买点儿东西,护理员劝不住,只得陪她一起出去。可没走多远,伯母就不慎摔了一跤,导致盆骨骨折。高龄加骨折,对许多人来说,意味着不可承受的风险。伯母是[
阅读全文]

去年刚回国时,我以为“预制菜”只是超市熟食的一种,直到在几家中档餐馆遭遇异常的上菜速度和诡异的菜品温度时,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认知误区。
为了搞清楚区别,我查了些资料,这才知道预制菜和熟食并不一样。熟食通常是当天制作、可即食的成品(如卤味、凉菜),保质期短,强调“现做现卖”;而预制菜则是工业化产品,按加工深度分为即食、即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