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砖新开发银行前副行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组织的痛点所在。
就在同一会场,印度总理莫迪正满面春风地与沙特王储握手。
三天前,他刚威胁要退出金砖;三天后,他却在峰会合影中抢占C位。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派,连巴西媒体都忍不住嘲讽:“变脸速度比热带暴雨还快”。
巴蒂斯塔没说出口的话很明白:印度正享受着金砖红利,却干着拆台的事。
两面下注的印度,在金砖十年中多次拆台
我们去看印度在金砖组织的收支记录,能看到一组刺眼的对比:
过去三年,印度从金砖新开发银行获得累计350亿美元贷款,用于高速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期却与美国签下1420亿美元军购合同,深度参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
这种“拿金砖的钱,买美国的枪”的操作,连印度媒体都看不下去。《印度快报》曾质疑:“我们的外交政策是否已沦为军火商的提线木偶?”
更让金砖伙伴寒心的是印度的立场摇摆。在2024年喀山峰会上,当各国讨论减少美元依赖时,印度代表公然宣称“美元最可靠”,导致关键议程搁浅。
今年4月金砖外长会议,印度单方面删除“去美元化”条款,让19年来首次联合公报流产。
巴蒂斯塔在此次采访中一针见血:金砖最大的困境不是外部压力,而是内部有人身在曹营心在汉。
印度的阻挠远不止于口头表态。2023年南非峰会前,莫迪以各种理由拖延出席,生怕被西方视为“站队中国”。2024年喀山峰会,印度又搬出“技术不成熟”的理由,反对提升本币结算比例。
讽刺的是,同一时期印度却极力推动俄罗斯在化肥贸易中接受卢比结算。这种双重标准暴露了真实意图:不是反对本币结算,而是担心人民币影响力扩大。
金融领域的拆台更致命。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CRA)至今未能启用,部分原因就是印度的消极态度。而新开发银行项目审批效率远低于亚投行,巴蒂斯塔曾坦言:“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更有成效”。
回看过去十年,印度的“搅局天赋”在金砖发展史上一览无余。
在2015年,新开发银行刚成立时,印度就为总部选址扯皮半年,最后靠抽签定在上海。到了2021年,金砖疫苗合作计划又因印度坚持“自主分配”而流产。再到2023年,金砖峰会就扩容议题进行表决时,印度是唯一投弃权票的成员国。
然后就是今年5月:GDP刚超日本成全球第四,印度就扬言“退出金砖”。更关键的是,这个GDP超日本还存在猫腻。印度是拿IMF预测的今年印度GDP数值和去年的日本实际的GDP数值进行比较。
至于是否真的超过了日本,还是个未知数。
最绝的是印度对金砖的“既要又要”策略。十年间,印度从新开发银行拿到350亿美元贷款修公路建电厂,通过金砖渠道向中国出口800亿美元铁矿石。
可当咱中国提议去美元化时,印度却跳出来反对;当其他国家讨论共同防御机制,印度又搬出“不结盟”当挡箭牌。
难怪巴蒂斯塔痛心疾首指出:印度像“被宠坏的孩子”,只想吃糖不想干活。
美印翻车,印度同意此次金砖峰会决议的原因
印度敢如此肆无忌惮,底气来自美国的撑腰。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让美印塑料友情现了原形:
6月29日,美国共和党参议院格雷厄姆放话:若印度继续买俄油,就加征500%惩罚性关税!这也获得了特朗普的支持。这对35%原油靠俄罗斯的印度简直是灭顶之灾。
更狠的是谈判桌上的两条红线:美国要求印度农业零关税开放,同时对印度汽车、钢铁、纺织业课以重税。印度财长西塔拉曼当场黑脸:“农业和乳制品是不可触碰的底线!”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精:印度制造业占GDP仅14.7%,农业关乎6亿选民选票。这招精准打击直接戳中莫迪命门。
被美国逼到墙角,莫迪突然想起金砖的好了。
7月8日巴西峰会上,他态度180度大转弯,高调宣称金砖是“全球南方希望之光”。要知道两个月前,他还骂这个组织“拖累印度发展”。
莫迪态度急转背后是残酷现实。
新开发银行捏着印度高铁47亿美元贷款,古吉拉特太阳能电站等19亿美元项目待批。1.5万亿外债压顶,离开金砖融资渠道后果不堪设想。
为换这些救命钱,印度代表在峰会现场上演“印度变脸”:对加沙停火协议不抬杠了,对谴责单边关税举手赞成了,连最反感的去美元化议题也闷声装傻,甚至都愿意和巴基斯坦的总统合影了。
巴蒂斯塔看得透彻:金砖要真正发力,必须解决“印度难题”。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市场本应是金砖王牌,现在却成最大短板。
现实数据十分讽刺。金砖按购买力平价GDP达77万亿美元,碾压G7的57万亿,成员国间70%结算用本币,美元占比跌破三成,但因为印度搅局导致应急储备安排(CRA)至今无法启用。
新开发银行的窘境是缩影。成立十年仅十个成员国,首席经济学家职位空悬至今,连内部报告都被批“比世界银行更不透明”。巴蒂斯塔在访谈中直言:银行已偏离初心,急需改革机制。
在莫迪在巴西峰会合影中抢占C位的时候,巴蒂斯塔正对俄媒镜头直言:“金砖国家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印度。”这位白发苍苍的创始元老,替咱中国道出了那句憋了十年的话。
如果金砖真的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喜欢搅局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