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新症(Neophobia)也叫新异性事物恐惧症,是指人类对于新进展和变化事物的恐惧。恐新症会对未知的(超出认知之外的)、新生的、无形的事物表现出莫名的恐惧,而对于过去的、已存的、司空见惯的事物却过度地相信、崇尚和信奉。
恐新症发作往往伴有负面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在个人常表现为忧虑、恐惧和抑郁,在群体通常更容易表现为歇斯底里。
什么是恐新症?
几岁的孩子有时会抗拒吃饭,尤其是拒绝一些从来没吃过、没见过的蔬果,多数人把这种现象归于挑食。但是,如果他不仅表现出拒绝吃,而且无缘无故大发脾气,甚至把饭碗拨到地上,这就不是挑食可以解释的了。极大可能,你的孩子患有食物恐新症。
恐新症(Neophobia)也叫新异性事物恐惧症,是指人类对于新进展和变化事物的恐惧。恐新症会对未知的(超出认知之外的)、新生的、无形的事物表现出莫名的恐惧,而对于过去的、已存的、司空见惯的事物却过度地相信、崇尚和信奉。
恐新症发作往往伴有负面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在个人常表现为忧虑、恐惧和抑郁,在群体通常更容易表现为歇斯底里。
人为什么会恐惧新事物?
对新事物的恐惧是人类的生存本能之一。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命是极其脆弱的,而饥饿和食物中毒对生命构成的威胁是最原始和最主要的。人因此而进化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是脑奖赏中心把富含营养、尤其是最为急需的食物“定义”为美味(甜味、低度的咸味和鲜味,分别代表着能量、内环境稳定所需的钠离子和生命功能性物质蛋白质及氨基酸),美味刺激产生多巴胺赋予人积极的欣快感。
措施之二是把引起人们不良感觉甚至中毒的食物“定义”为恶味(主要是苦味和酸味,分别代表毒性和腐败食物),恶味刺激脑内的“惩戒系统”产生不良感受,此时人往往伴有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
人们对于已经熟悉的食物品种的“良”与“恶”了然于胸,而对于新奇品种的性能则一无所知。出于好奇、探索,或者为了果腹摄入未知食物,免不了会给人带来不良感受、伤害乃至死亡。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二毒”就是这种状况的写照。
由于未知的事物可能对身体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所以人类对于新奇食物乃至所有新奇事物产生恐惧,并写入基因传于后代,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人类进化中恐新逻辑的客观基础。不过,当这种恐惧伴有严重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时,就成为了一种病态,这就是恐新症。
恐新症的类型
人们已经认识和定义了很多类型的恐惧症,其中多数属于针对特定对象的恐新症,比如社交恐惧症和广场恐惧症。这类恐惧症至少部分因素是出于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恐惧。而对于非特定新事物对象的病态恐惧,我们统称之为一般性恐新症。
一般性恐新症
一般性恐新症泛指对于未知、新生事物的恐惧。一般来说,人们对于现存的和过去的事物过度信赖,从而倾向于维持现状。除了小孩那种对食物的恐新之外,成人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尤其是新科技的恐惧,也是一般性恐新症的主要表现形式。
历史上的恐新症
当商鞅提出“废井田、世禄、重农桑、奖军功、立郡县”为核心的新法制度,从上到下不知有多少人怒火中烧竭力反对;即便新法使秦国逐步走向了强盛,但在商鞅被车裂时,更多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群体性歇斯底里的欢呼、喝彩、雀跃与鼓噪。当赵武灵王欲胡服骑射,并清醒认识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但他在那个“家听于亲,国听于君”的时代所面临的,同样是“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的困局。
2400年前的欧洲,当写作开始普及,“先天下之忧”的国王就曾经慨叹:“智慧和真理亡矣”。15世纪印刷术普及,又惹出某些智者“危及人类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担忧。图文并茂的报章杂志出现,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把一些灾难、暴力、色情资讯迅速传遍世界,这岂不是要毁掉人类社会的节奏?电脑的出现彻底毁掉人脑的记忆功能?键盘甚至语音输入使得书写能力逐渐退化?爵士乐、摇滚乐、暴力色情动漫和游戏“毁掉”了一代又一代儿童少年?
在中国,开矿挖断了龙脉、火车惊扰了祖先、照相摄走了魂灵,布拉吉、喇叭裤、爆炸式发型、邓丽君、电话、手机、电脑、互联网、视频游戏,从20后到00后,甚至10后乃至将来,一代代年轻人已经、正在、将要被恐新症毁掉。不少人希望老祖宗的“精粹”,诸如井田、周礼、八卦、阴阳五行、经络腧穴、草根砭石才是永恒。
科技恐新症
科学技术与恐新症似乎是硬币的两面。
科学不断创造出新奇知识和事物,给人们带来大量引发恐惧的诱因。比如,曾经的蒸汽机、火车、飞机、照相术、疫苗、PX、转基因和核辐射等等。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不断探索,把未知变成已知,不断消除着人们绝大多数的恐新症。
然而,科学上的已知要转化为普通民众的已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对于那些超出其认知能力的科学上的已知,尤其是那些新近被发现、被创造,以及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事物,很难被人认同和接受,因此,科技恐新症成为现代社会恐新症的主要形式。具体体现在未知和超出认知能力(如UFO、非典等)、无形(如辐射、遗传和基因等)、与健康和生命相关(新资源食品、疫苗等)方面的恐新症。
转基因恐惧症
转基因技术和产品集科技恐新症的几种因素于一身,成为当代社会恐新症的集中体现。
其一,无论科学家、科学机构、科普工作者怎么解释,说转基因只是一种技术,技术是中性的,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经过大量科学实验验证和严格审查;但对于多数人而言,这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在他们脑子里仍然是未知的。比如烟民被告吸烟有害健康,也有大量证据证明吸烟可以引起包括癌症等很多致命性疾病,但是他们更相信自己依然还活着。再多的科学研究证据,都远远没有“某某吸烟一辈子,最终活到了96”的眼见为实来得更有说服力。
其二,转基因技术和作物是分子和基因水平层面的改变和操作,对于多数人而言,这跟核辐射和鬼魅一样无影无形,是最有“理由”惧怕的。转基因食品又是一种新型食品(所谓新资源食品),这就触及了人们本能里最原始的食物恐新症。毕竟“民以食为天”、“生命只有一次,是最可宝贵”,因此,再拙劣和荒唐的谣言,人们都有可能宁信其有。加上利益集团、别有用心者和宗教团体的造谣、煽动,还有伪科学泛滥的文艺圈里创造出来的一些艺术形象比如科幻电影里的科学怪人、转基因怪物等的渲染,转基因恐惧不断被发酵成为遍及世界的一种全社会性质的群体性歇斯底里。
如何消除转基因恐惧?
1. 博斯特罗姆和奥德回拨测试
所谓博斯特罗姆和奥德回拨测试简单说,就是让历史告诉现在和未来。如果我们害怕改变未来而极力保持现状,那么,让我们来回顾过去的100年,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的是什么。是灾难和灭亡吗?不是!恰恰相反,是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是平均预期寿命几十年的延长,是人们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智力水平的全面提升。相应的,曾经的那些新科技恐惧症也一个一个灰飞烟灭,化为了历史尘埃。
2.科学思维和知识的普及
普通民众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对于新的技术和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这就需要科学家和专业人士来普及科学思维和方法以及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尽快接受新的进步和发展;政府、相关机构和媒体也应该为科学鼓与呼。而对于那些出于各种动机造谣、传谣来妖魔化转基因新科技的集团和个人,唯一的方法就是毫不留情地打击。
3.推广
照相术恐惧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自从这一技术传入国内,一个世纪内,照相摄魂的传言一直甚嚣尘上绵延不断。后来,这种传言似乎没有经过什么辟谣和特别解释就自行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很简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机和照相成为了一种“泛滥”。人们看到的现实是,即便你一天照相百次,你的三魂七魄一样好好呆在你的身上。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更相信眼见的所谓事实,尽管转基因技术和基因是无形的,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却是实实在在的。既然有人造谣说吃转基因食物可以引起癌症、导致“三代不育”,那么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大吃特吃、经常吃,虽然涉嫌“作秀”,但这种实际行动最有利于消除普通民众的心理恐惧。在政府层面,尽早进行商业化种植,让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常态化,才是消除人们恐惧心理的最佳途径。
关于转基因大米“滥种”
近日,央视有关转基因大米“滥种”的《新闻调查》将转基因话题推向了从未有过的风口浪尖,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诚然,目前一些农户未经批准私自种植违反了现行法规;但是另一方面,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探索未知和创新,而法律所调节的是既有的社会现象关系,滞后于新事物和新现象的发展是常态。
换言之,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冲破既有法规的束缚而发展的。这种已经拿到安全证书却被不作为农业部官员拖了五年的品种被“滥种”,实际上起到了最好的推广作用,也是消除转基因恐惧的最佳途径。
而如果有人一面高擎“挺转”和“科普转基因”大旗,一面称目前国家针对转基因技术和作物的相关“恶法也是法”。这就如同有人一面用牛顿力学理论来支持“日心说”,一面却高叫“布鲁诺应该被烧死”一样滑天下之大稽。
转自《科学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