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两维空间

我喜欢无聊的事情。而且,我只做我喜欢的事情。
个人资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特拉文斯基 (2)

(2023-03-16 17:49:27) 下一个

*

1913年5月《春之祭》在巴黎的上演引发了一场骚乱,斯特拉文斯基一下子成为了现代音乐的中心人物。不过,对于这次骚乱的真实性一直有些异议。但第二年,一战爆发了。佳吉列夫剧团的成员四下离散,他的同性恋人俄罗斯芭蕾舞剧团挑大梁的男舞者尼金斯基被关进了匈牙利的集中营。佳吉列夫陷入困境。而战火一起,斯特拉文斯基就在中立国瑞士定居。不久,佳吉列夫凭借惊人的能力重新组建了剧团。没有剧团他的理想破灭,而且也就没有了经济来源啊。佳吉列夫一直以来都是过着奢华的生活。对于斯特拉文斯基而言,无论如何经历如此一番动荡,现在他又可以为佳吉列夫的剧团继续创作芭蕾舞音乐了。这也可以稍微缓解一下他的经济的窘迫。一战期间,他完成了《狐狸》、《婚礼》、《士兵的故事》和一些其他的小型作品。

《士兵的故事》创作于1917年。这一年是一战最残酷的一年。这一年里从小照料他长大和他关系最为亲近的老保姆贝尔塔去世,他亲爱的弟弟也在战场上阵亡,俄罗斯帝国覆灭,十月革命成功,这些都让斯特拉文斯倍感伤心。革命成功后,他在俄罗斯的财产被没收,而他过去的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也因为革命和战争作废,斯特拉文斯基失去了经济来源,一家人处于困境。幸好在他一生中经济处于困境时,总有富有的艺术爱好者资助。斯特拉文斯基不幸赶上两次世界大战,版权损失惨重,可是他又一生衣食无忧,总是处于上层社会过着贵族般的生活。在1917年,斯特拉文斯基还结识了毕加索。

斯特拉文斯基与毕加索的关系非常有意思。许多人把斯特拉文斯基称为音乐界的毕加索。

毕加索和斯特拉文斯基都是个小个子,两个人的确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眼睛有神,显示出智慧的样子。但他们有着本质的不同。比如,毕加索身体强壮,眼光过于亮,像街头混混;斯特拉文斯基瘦弱,戴着黑框眼镜,目光深邃,像个知识分子。两个人都同样经历过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时期,但毕加索很快就又转向了其他的风格,而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持续了30年。斯特拉文斯基酷爱读书,但没有任何报道说过毕加索爱读书。他自己倒曾说过:“我对艺术理论的了解仅限于在咖啡馆中馆听到的。”斯特拉文斯基能用法语写作,而毕加索的法语说的磕磕绊绊。但毕加索还用法语写诗,而斯特拉文斯基偶尔喜欢随手画画速写涂鸦。斯特拉文斯基长寿,他出生于1882年,去世于1971年,活了89岁;而毕加索更长寿,他出生于1881年,比斯特拉文斯基长一岁,去世于1973年,比斯特拉文斯基晚2年,活了91岁。关于毕加索的诗歌,据他的诗集中文译者余光中介绍,说:毕加索的诗歌创作是突发的,在1935年至1936年间,也就是一年的时间里,(那时毕加索已经54岁了,)几乎天天写诗。后来断断续续,持续到1959年。自此他写了350多首。考虑到一年有365天,那么在1936到1959年的23年里,毕加索写的诗就非常非常少了。这里我们随便读一首毕加索的诗。据余光中的介绍,属于“江河体”,就是没有标点符号,没有分段,没有反复,也没有修改,就是一气呵成,如滔滔江河:

“再现那个姑娘脑袋样子的绘画去除了所有线条周围飘飘荡荡地显现白色的芳香阵阵打击落在天空的肩膀白色的骄傲奶酪大丽花白葡萄酒油炸在白色吹短笛者的泥鸽射击场鞭子的黄色叫喊被一只燕子的飞翔反射在紫色乳汁的眼睛上荨麻飞马在黄里带白的泡沫的尽头紫色长矛的胸衣铅笔跳山羊的线条白色的星星紫里透黄躺在月亮的刀锋上紫色小粒菜豆菜弓弦绷张在黄中透蓝的鸢尾花钴蓝靛蓝在留有透蓝白羽毛的黄色石板瓦的紫色网中绳索套上带鸽子黄的浅紫脖子蓝色的奶子砍去了脑袋还咬着泛黄的湖水紫色的手白色的嘴唇蓝色的假领老鼠啃吃紫色黄色蓝色的麦穗紫色黄色蓝色蓝色蓝色蓝色线条缠绕它的螺旋大桥拉长气喘吁吁地第一个到达靶子的中心”。

这样的诗真的太难读了,我这里挑出一段分一下行吧:

蓝色的奶子
砍去了脑袋
还咬着泛黄的湖水
紫色的手、白色的嘴唇、蓝色的假领
老鼠啃吃
紫色黄色蓝色的麦穗
紫色黄色蓝色蓝色蓝色蓝色
线条缠绕
它的螺旋
大桥拉长气喘吁吁地
第一个到达靶子的中心

据毕加索诗集中文译者余光中介绍:毕加索的母亲曾对她的这个光芒四射的儿子说:“有人告诉我说,你在写作。你嘛,我知道是什么都能做得出来的。假如有一天有人对我说你在主持弥撒,我也会相信的。”

总之,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在斯特拉文斯基的身上。但它们的确发生在了毕加索的身上。

 

*

战火中,佳吉列夫仍然在欧洲勇敢的巡演。斯特拉文斯基曾跟随剧团在日内瓦、巴黎等几个城市演出。过去俄罗斯芭蕾剧团开场前总要先演唱俄国国歌《上帝保佑沙皇》,但是,人们对于上帝的期盼最终总被证明或者是天真或者是贪心。上帝如果有想法显然是与我们不同的。谁也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人类到底怎么做才能够免于受他的惩罚?现在上帝保佑的沙皇已经灭亡。佳吉列夫只好灵机一动改唱俄国著名的民歌《伏尔加河船夫之歌》。斯特拉文斯基为他连夜赶写了配器。后来,当佳基列夫要冒险率团赴美时,斯特拉文斯基不想冒险,没有随团前往。

即使在一战期间,斯特拉文斯基仍然保持了多产,《婚礼》和《士兵的故事》都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其他的小型音乐。事实上,斯特拉文斯基是最多产的现代音乐家之一。斯特拉文斯基一生极为勤奋。他晚年长期的对话者克拉夫特说,斯特拉文斯基在75岁高龄时每天仍然要工作十个小时。现代音乐家的作品数量远不能和巴洛克时代的相比,像维瓦尔第、巴赫、海顿……海顿在午休的时候就可能写出一部交响曲,以一种用嘴哼着旋律脚打拍子的方式,演奏可能20分钟,也可能5分钟。而马勒的许多交响曲都将近一个小时.现在作曲家的交响乐有时的确太长了,像是一个不断发出呼唤的睡眠的深渊。海顿一生创作了几百首四重奏,巴托克倾一生之力写了四首。

在瑞士居住时,斯特拉文斯基通过指挥家安塞尔梅结识了一批当地的著名画家,诗人,建立起了自己的艺术的小圈子。在一次小型聚会上,人们谈到战时公众业余生活的贫瘠。日内瓦的剧院都关了,所有的音乐活动也随之停止。这时有人提出建立逐组建一个流动剧团。这个提议立即受到热烈响应,而且,一位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慷慨赞助。于是,斯特拉文斯基与诗人拉姆茨合作完成了一部奇异的朗诵,表演和舞蹈并重的舞台剧《士兵的故事》。

在瑞士的时间里,斯特拉文斯基与拉姆茨进行了一系列美好的合作。斯特拉文斯基也是通过安塞尔梅结识拉姆茨的。一天,安塞尔梅开车把斯特拉文斯基带到了拉姆茨的家中。事后,拉姆茨用诗人的文笔描述了他与斯特拉文斯基的友谊。“我们之间是面对事物和通过事物而相互认识的,我根本回忆不起来我们谈了些什么”,随后,拉姆茨用诗人的方式解释,我在这里把它们分分行变成真正的诗歌,当然,是现代或者后现代的诗歌啦:

本地的面包和本地的酒,
为此提供了机缘。例如
我可以立刻看见你——斯特拉文斯基
完全就像我一样最喜欢面包,
只要它好,
酒也是一样喜欢,
只要它好,
面包和酒都好,
这一样是为了另一样,
这一样是通过另一样。
这里存在你个人原因,
而且在这里你的艺术也有了出路,即
你的整个自我;
我找到了借助一切最外在和最世俗的东西,
通往这种所谓内在认识的途径。

《士兵的故事》是一个浮士德式的故事。一个士兵在回家路上休息时,拉起小提琴。魔鬼出现,提议要用自己的魔法书换士兵的小提琴。士兵同意并在魔鬼的屋子里住了三天。回到家中时,他发现时间已过去了三年,自己的未婚妻已和别人结婚。于是,心灰意冷的他用魔法变成了富翁。但成为富翁后,他仍然感不到幸福。于是,他决定出门冒险。当他来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公主正患重病。士兵爱上了公主,想为她治病。这时魔鬼又出现了,告诉士兵,只有用士兵当初的小提琴才能治好公主的病,但现在小提琴属于魔鬼了。士兵为了赎回小提琴和魔鬼打了一把扑克。结果士兵赢回了小提琴。他用小提琴为公主治好病。然后,他又想带着公主回到老家过幸福生活。但这时魔鬼给士兵下了一个诅咒。诅咒士兵永远不能离开公主的国家。然而,士兵因为渴望回家,带着公主试图逃出王国回家。最后,他被魔鬼抓走了。在剧中朗诵者最后朗读:”一个幸福是幸福的全部。两个幸福就等于没有幸福。”

 

*

《士兵的故事》是一部七拼八凑聚集起来的杂拌作品。用拉姆茨的话说就是:“垃圾、梦、破布构成的音乐杰作”。剧中有两个演员,两个舞者和一个朗诵者,朗诵者讲述故事,也间或评论或直接参与演出。整部作品多层面被离间隔裂,但同时也是串联并置在一个舞台上。除了表演,舞蹈,乐队和朗诵者也同时置于舞台之上。乐队的组成也非常新颖。它由七个人组成,指挥的左侧是一支长号,一把低音提琴,一把小提琴,右侧是一组打击乐器,一支单簧管和一支短号,对面是一支大管。音乐混杂着不同民族的音乐:美国的长号旋律的进行曲,一首西班牙“一步舞”的皇家进行曲,阿根廷的探戈,法国的舞曲,维也纳的华尔兹,德国新教婚礼的合唱,美国的拉格泰姆舞曲。当时的斯特拉文斯基并没有听过爵士乐,而是读到了安塞尔梅从美国带来的一本爵士乐谱。但我想很可能安塞尔梅曾给斯特拉文斯基讲述时,用嘴甚至在钢琴上示范过爵士乐。这些凌乱庞杂的音乐材料最终被斯特拉文斯基令人惊讶的统一在一起,与整部剧作形成和谐的整体。

斯特拉文斯基和拉姆茨想要吸引社会的所有大众,连贫困的农乡村地区也不放过。所以,剧作以朗诵为主体,音乐只是间插期间。《士兵的故事》1918年7月28日,在洛桑剧院首演取得成功。这是斯特拉文斯基难得的几部自己满意的作品之一。后来的演出所到之处都引起轰动。剧组人员精神大振准备搞一辆拖拉机拉着四轮大车到乡间去演出。但就在这时西班牙流感席卷瑞士,剧团成员纷纷染病,斯特拉文斯基也病倒了。最终那辆拖拉机永远没有能够拉着四轮大车满载着斯特拉文斯基和他的朋友们在瑞士的乡间大路上行驶。病中,斯特拉登斯基又完成了一部爵士乐风格的由11件乐器演奏的拉格泰姆。1918年11月11日上午乐谱完成。到11点钟时,一战结束了。

 

*

1919年战后的第一个春天,斯特拉文斯基来到巴黎做了一次短暂旅行。他拜访了已经一年多没有见面的佳吉列夫。战后重逢,两人见面时一定心情激动。虽然只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但佳吉列夫对于斯特拉文斯基意味的太多了。交谈时,斯特拉文斯基迫不及待向他讲述了《士兵的故事》在瑞士演出获得的成功,显然他想在巴黎里上演这部作品。但佳吉列夫反应冷淡。佳西列夫是伟大的,但他也是一个大独裁者,为人专横独断,不仅对剧目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指手画脚(尽管他的意见常常相当精辟),甚至会不事先征询作者的意见就自己动手修改那些艺术家的作品。尤其糟糕的是,他的嫉妒心极强,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他不喜欢自己手下的艺术家与其他人合作。即便有人要资助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时,他都会不高兴。听斯特拉文斯基讲完,佳吉列夫抛出了自己的橄榄枝。他建议将《夜莺》改编为芭蕾舞剧。《夜莺》是斯特拉文斯基早期的一部管弦乐。佳吉列夫还表示,准备请马蒂斯负责舞台美工,托马西尼担任编导。这是极强的组合,相当有吸引力。然而,斯特拉文斯基没有接受这一建议,因为他一直认为《夜莺》不适合改编成芭蕾舞。对于斯特拉文斯基的拒绝,佳加吉列夫没有生气,他随手交给斯特拉文斯基一些乐谱,建议他以此为基础写一部意大利风格的芭蕾舞剧。乐谱是一位叫佩戈莱西的音乐家的手稿的复印件。不久前,佳吉列夫在伦敦的图书馆中发现了这些不为世人所知的手稿。佩戈莱西是意大利18世纪初的一位颇为传奇的音乐家,他的两个兄弟和一个姐妹都在出生后不久夭折,他的母亲和一个兄弟在他10岁时死于肺结核,他本人也患有结核,髋骨的结核使他一条腿残疾。这与斯特拉文斯基倒有些相像。斯特拉文斯基一直被结核困扰。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都死于肺结核。15年岁时,佩戈莱西的父亲也去世了,而佩戈莱西一生只活了26岁。但他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学派的重要的音乐家,在死后逐渐受到重视。

斯特拉文斯基读过乐谱,立刻回到瑞士,迅速完成了芭蕾舞剧《普尔琴内拉》。如果我们连续聆听或观看《火鸟》、《春之祭》、《士兵的故事》、《狐狸》、《婚礼》,然后再听《普尔琴内拉》,就会立刻感觉到风格上巨大的差异。音乐由狂野、诙谐、怪诞、抽象突然变成典雅、精致、优美、和谐,简直就是巴洛克音乐,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甚至会认为斯特拉文斯基的《普尔琴内拉》是山寨了佩戈莱西。这部芭蕾舞音乐标志着斯特拉文斯基第一音乐时期的结束和第二时期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开始。二百多年前,佩戈莱西在稿纸上留下的乐符在二百年后斯特拉文斯基读到后就厌倦了自己过去创作的狂放不羁的原始的音乐,从而皈依了佩戈莱西皈依了古典的悠久的传统。这一次又是佳吉列夫几乎毫不经意间点化了已经成为大师的斯特拉文斯基,使他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变成了另一个斯特拉文斯基。

 

*

用“山寨”一词描述新古典主义是适合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前30年,也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音乐在20世纪开始流行并持续到今天。它的影响既深刻又广泛。不过,实际上新古典主义本身是一种早已存在的美学流派。至少18世纪即已经出现。它的主要特点是推崇理性主义,主张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和感情,服从于严格的理性、规律和规范,追求秩序,和谐以及端庄典雅的古典美。虽然,新古典主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新古典主义并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结合了现代最新的先进工艺、技术、材料、观念和时尚,用以重新表现古典的精神内涵。这一点或许绘画更为直观。像马奈1863年完成的《奥林匹亚》,就是依据提香的古典名作《乌比诺的维纳斯》和《达妮》而进行的再创作,而毕加索的《海滩上奔跑的两个女人》是当年他为佳吉列夫的芭蕾舞剧《蓝色列车》创作的布景,也是新古典主义的名作。从这些绘画也可以看出,新古典主义绝不是古典主义。

 

*

完成《普尔琴内拉》后,斯特拉文斯基立即于1920年带着他最新的作品告别瑞士,来到巴黎。人们对于他的巴黎首演充满期待。这时的他已经成为像毕加索一样为公众仰慕的巨星,人们期盼着听到他的再一次的野兽般的新音乐,又一次掀起巴黎艺术之都的狂潮。然而,当听到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最新作品后,所有的人都大失所望。

战后,新音乐兴起。众多新音乐流派纷纷涌现。新锐先锋音乐家们都在努力把音乐写的难听。难听,乏味,怪诞和混乱,是现代音乐的重要标志。所以,很多现代音乐家都对斯特拉文斯基发出了嘲讽和批判。比如,普罗科菲耶夫称他的新古典主义的作品是“虚假的巴赫主义”。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音乐学家阿多诺对斯特拉文斯基也多有挖苦,称他是“音乐修复专家”。意大利著名音乐家布索尼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斯特拉文斯基这个人已经不再令人激动了;只不过他给予那些没有头脑的观众和没有判断力的评论界以一种错误的印象:在音乐中这可能是一种进步。”伏尔科的《证言》中的肖斯塔科维奇说:“在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结构就像一个脚手架那样与众不同。没有自然的和流畅的过渡。这使我感到迷惑。但另一方面这种清晰性又令听者容易理解。这可能也是斯特拉文斯基通俗性的秘密之所在。……对宣传的喜爱和兴趣——我认为这阻碍斯特拉文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成为真正的俄罗斯作曲家。这里存在某种灵魂的扭曲,重要的道德地位被放弃了。斯特拉文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这两个人从西方的学说中掌握了那些也许并不值得记取的东西。他们在获得大众欢心的同时,也失去了另一些并非无关紧要的东西。(……)斯特拉文斯基也许是20世纪天才的作曲家。但他始终只是自言自语,只能自言自语。”

当然,最辛辣的要数勋伯格。勋伯格是和斯特拉文斯基齐名的现代音乐的两位大神。他还是一位画家,是名副其实的画家,曾有评论家评论他的绘画说:“勋伯格的音乐和勋伯格的画,它们会令你的耳朵和眼睛一起崩溃”。所以,是一位现代派的画家。勋伯格还写诗:

到底谁在这里敲鼓?
这是那个小现代斯基?
让人剪掉那根小流氓的辫子,
看起来多么漂亮!
地道的假发!
就像一个头套!
完全(就像小现代司机所想象的那样),
简直就是巴赫老爹。

 

*

所以,斯特拉文斯基用《普尔琴内拉》做为他的1920年回归巴黎的宣言,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这是对自己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功的一次否定。不过,此时斯特拉文斯基毕竟已经成为和毕加索齐名的音乐大师和公众明星。因此,他可以淡定的对待人们的失望和反对。他坚持新古典主义的音乐创作30年,渐渐又获得了一大批坚定的崇拜者和追随者,使新古典主义成为战后至今最重要的音乐流派之一。

80岁时,斯特拉文斯基回顾自己的音乐道路,说出了他音乐理念:“一个艺术家真正的事业就是‘修补破船’。他能按照自己方式重复的,只有他过去所说过的一切。”斯特拉文斯基坚信:“真正的传统并不是遥远过去的遗迹,而是一种使精神充沛和形成现代的活生生的力量。”

 

*

1906年,与表姐卡特琳娜·诺森科结婚后,斯特拉文斯基在乌斯提鲁克建造了一处庄园。庄园是他自己设计的。从乌斯提鲁克到圣彼得堡有两天半的雪橇路程。1910年《火鸟》演出成功后,斯特拉文斯基便迁居到瑞士克拉伦斯。此后的很多年里,一家人夏天在俄罗斯的乌斯提鲁克,冬天在瑞士度过。直到1914年一战爆发,斯特拉文斯基由于身体原因被免除兵役,他迅速从瑞士回到俄罗斯乌斯提鲁克的家中,取出个人物品,然后在国境线关闭前回到瑞士。从此他永远离开了俄罗斯。

一战结束,1920年,斯特拉文斯基又离开瑞士来到法国,在法国定居下来。第二年,他遇到了维拉·德波塞特。这时德波塞特还叫苏德金娜,是佳吉列夫剧团的舞美画家苏德金的妻子。维拉本人也是一位画家,当时正从事化妆师的工作。两人很快坠入情网。维拉不久后与苏德金离婚,成为斯特拉文斯基的情人。而斯特拉文斯基过起了双重生活。平时在家与妻子儿女生活,外出旅行演出带着维拉。斯特拉文斯基的妻子接受了这种生活,成为“宽恕、痛苦和爱怜的混合体”。

而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还促成了毕加索的第一次婚姻。1917年毕加索为芭蕾舞团设计服装和布景。这一年他遇到了斯特拉文斯基和佳吉列夫芭蕾舞团的女舞者奥尔加。斯特拉文斯基成为毕加索的好友,奥尔加则离开了剧团随毕加索回到西班牙。两人结婚前,毕加索的妈妈告诉奥尔加:“我的儿子生来就只会为自己,而从不会为别人,没有女人和他在一起会得到幸福的。”而毕加索的朋友也不看好他们的婚姻。不过,毕加索当时确实一心一意想和奥尔加白头偕老。第一次嘛。他为奥尔加画过许多肖像都是毕加索最杰出的作品。在他们的结婚契约上签署着:“所有夫妻双方的财产是共同的,包括所有的画。”这也表明了当时毕加索对于奥尔加的爱的冲动,后当来奥尔加要和毕加索离婚时,毕加索因为舍不得他的画,而拒绝离婚,一直拖到奥尔加病逝。

1921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母亲离开俄罗斯来到法国,与斯特拉文斯基一家人生活。最后,这家人都得了结核。

1924年,库塞维茨基请斯特拉文斯基为自己的音乐会创作一部新作品,这时他已经成为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坚定支持者。斯特拉文斯基于是写了一部钢琴协奏曲。而库塞维茨基又说服斯特拉文斯基亲自演奏他的作品。这样,斯特拉文斯基在42岁时终于首次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表演,从此开始了钢琴家表演的生涯,几乎每年都在欧美旅行演出,一直到1939年。不过,斯特拉文斯基对登台表演有一种恐惧和痛苦。在第一次表演时他就忘记了开始的音乐,库赛维茨基发现后不得不给他提示了开始的几个音节,然后一边指挥一边焦急的看他,幸好斯特拉文斯基记忆恢复,终于开始了演奏。但类似的情况之后仍有发生。

1924年对于斯特拉文斯基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在尼斯买了一处房子,玫瑰别墅。尼斯的阳光像丝绸一样光滑,空气清新,有许多古老的绿色橄榄树林,当年马蒂斯来到这里就住下不走一直到去世。不过,斯特拉文斯基没有在这里住一辈子。对于斯特拉文斯基这一年更重要的事件是,他在这里遇到了东正教牧师尼古拉斯基。在尼古拉斯基的帮助下,他重新建立起了与信仰的联系,最终重新皈依俄罗斯东正教。尽管此前斯特拉文斯基一度对法国的天主教礼仪非常感兴趣。据说,在皈依东正教之后,每天作曲前作曲家都要祈祷。到晚年,宗教更成为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重要源泉,并深刻影响到他的创作风格。

1925年秋天,在从威尼斯狂欢节返程途中,斯特拉文斯基走进一家书店闲逛。斯特拉文斯基一生嗜好读书,他的阅读量大,知识广博。在法国期间就喜欢逛书店,至今还留有他在巴黎街头的露天书摊上专注的翻看图书的照片。而在1925年,在斯特拉文斯基走进的这家书店里,他看到了一本描写弗兰茨·冯·阿西西生平的书(阿西西就是圣方济各,出生于富裕家庭。二十几岁时放弃财产和家庭,进行隐修。1208年起开始讲道。据说曾见到耶稣,是第一位身上有圣痕的人)。斯特拉文斯基后来回忆:

“我购买了它并在当夜里就阅读了它。我感谢这本读物清晰的表达了一种思想,我过去经常接触到这种思想,虽然对此有些模糊,从此以后我就变成了一根有本之木了。这种思想就是:一种专为音乐所用的文词可以通过一种将世俗性的语言逆向翻译为宗教性语言而使之具有某种崇高的特点。弗兰茨·冯·阿西西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他使用普罗旺斯高级僧侣的语言——罗纳省文艺复兴时代的诗歌语言——而与他的日常意大利语或后期拉丁语形成对比。在我于热那亚受到启发的那一刻以前,我没有办法解决后来声乐作品中的语言问题。俄语是我心中被放逐了的语言,它在音乐中已变得不能使用: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与我的气质不符。读了弗兰茨的传记之后,我决定使用那种同时也是西方教堂语言的语言,于是此后不久我便选择了原本的净化剧。”

这里说的净化剧就是斯特拉文斯基在1925到1927年间写的的《俄狄浦斯王》。这是一部严格的东正教的宗教作品。

1929年,佳吉列夫去世了。

这为斯特拉文斯基带来巨大的悲哀。佳吉列夫曾经多么辉煌的照耀过这个世界。他像希腊神话中的宙斯,把奥林匹亚的诸神聚集在一起。而斯特拉文斯基就是他所托起的最明亮的一颗星星。当年他的芭蕾俄罗斯芭蕾舞剧团聚集了众多俄罗斯和西欧的艺术大师。著名的芭蕾舞巨星有卡萨维娜、车尔尼切娃务、索科洛娃、尼金斯基、多林和里法尔,舞蹈设计有福金、尼金斯基、马西涅、布罗尼斯拉娃·尼金斯卡(尼金斯基的妹妹),还有在后来在美国享有盛名的巴兰欣;负责服装和布景的画家有俄罗斯最著名的亚历山德尔·贝诺伊斯、雷昂·巴克斯特、米夏依尔·拉里昂诺夫和冈察诺娃;另外,还有几乎所有的西方前卫派人物:毕加索、马蒂斯、格里斯、布拉克、马科斯·恩斯特、基里科、米罗、巴拉;音乐家中斯特拉文斯基有施特劳斯、德彪西、拉威尔、萨蒂、德·法雅、雷斯皮吉、普罗科菲耶夫、米约,等等。可以说,没有佳吉列夫就没有斯特拉文斯基。两人保持了20年的友谊。现在他去世了,传奇而荣光的俄罗斯芭蕾舞剧团也随之解散。

1934年,斯特拉文斯基加入法国国籍。

1935年,斯特拉文斯基出版了他的回忆录《我的编年史》。斯特拉文斯基一生出版过大量回忆性文字,但绝大部分都是与他人合作,由他人整理完成的,包括这部《我的编年史》。

1938年,斯特拉文斯基的女儿因肺结核去世。

1939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母亲和妻子也相继因为肺结核去世。斯特拉文斯基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授《音乐诗学》。年初,他本人也因为严重的肺结核住院治疗了5个月。这一年二战开始。

1940年,维拉来到美国。斯特拉文斯基与维拉结婚,并决定留在美国。经过长时间考虑,他决定定居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附近。因为这里有着法国海滨城市一样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对他的肺有好处。后来,他又加入了美国国籍。

 

01. SYMPHONY OF PSALMS(Rev. Version 1948)-Part I

02. SYMPHONY OF PSALMS(Rev. Version 1948)-Part II

03. SYMPHONY OF PSALMS(Rev. Version 1948)-Part III

04. 4 Norwegian Moods - II Song

05. Concerto in D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 III Aria II

06. Concerto for Piano and Wind Instruments - I Largo Allegro - Maestoso

07. Sonata for Piano - III [quarter note] = 112

08. Suite No. 2 for Small Orchestra - III Polka

09. Concerto in E flat for Chamber Orchestra,Dumbarton Oaks - II Allegrettetto

10. The Owl and the Pussycat

 

音乐的说明
 
1. 《诗篇交响曲》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名作。这个修改的版本,非常短。原来的很长。这个短的,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值得反复听得。
10. 这首歌是斯特拉文斯基生命最后的作品,写给他的第二任妻子维拉消遣的。

 

 

 

不谈战争谈音乐——俄罗斯的音乐家随笔
不谈战争谈音乐——《基辅大门》
不谈战争谈音乐——前苏联的大美女
不谈战争谈音乐——鲍罗丁
不谈战争谈音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不谈战争谈音乐——收音机和小提琴
不谈战争谈音乐——巴拉基列夫
不谈战争谈音乐——鲁宾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1)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2)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3)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4)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5)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6)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7)
不谈战争谈音乐——阿连斯基/塔涅耶夫/格拉祖诺夫
不谈战争谈音乐——利亚多夫,梅特纳
不谈战争谈音乐 ——博特凯维奇
不谈战争谈音乐——拉赫玛尼诺夫(1)
不谈战争谈音乐——拉赫玛尼诺夫(2)
不谈战争谈音乐——拉赫玛尼诺夫(3)
不谈战争谈音乐——拉赫玛尼诺夫(4)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克里亚宾(1)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克里亚宾(2)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克里亚宾(3)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克里亚宾(4)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克里亚宾(5)
不谈战争谈音乐——普罗科菲耶夫(1)
不谈战争谈音乐——普罗科菲耶夫(2)
不谈战争谈音乐——普罗科菲耶夫(3)
不谈战争谈音乐——普罗科菲耶夫(4)
不谈战争谈音乐——普罗科菲耶夫(5)
不谈战争谈音乐——米亚斯科夫斯基/哈恰图良/赫连尼科夫/卡巴列夫斯基
不谈战争谈音乐——肖斯塔克维奇 (1)
不谈战争谈音乐——肖斯塔克维奇 (2)
不谈战争谈音乐——施尼特凯
不谈战争谈音乐——苏联爵士乐、可乐和牛仔裤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特拉文斯基 (1)

 


肖斯塔科维奇的优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贝多芬的男情人们-Op.109(2)
静夜钢琴声
那些让人生显得太短的声音
从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到崔健上“中国好声音”
Vocalise:练声曲
阿根廷探戈: 那几乎就是爱情了
岁末漫谈贝多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影云 回复 悄悄话 同是瘟疫与战争,近百年前在乱世里是文学艺术音乐的黄金时代,而现在却是贫瘠的。科技横扫了那些。
登录后才可评论.